【C++】静态多态与动态多态(转载)
多态,指为不同数据类型的实体提供统一的接口。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027171/article/details/111989314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void function() { cout << "I am A" << endl; } }; class B :public A { public: void function() { cout << "I used to be A but now I am B" << endl; } void functionB() { cout << "I am B" << endl; } }; class C :public A { public: void function() { cout << "I used to be A but now I am C" << endl; } void functionC() { cout << "I am C" << endl; } }; template<class T> void print1(T* temp) { temp->function(); } void print2(A* temp) { temp->function(); } int main() { A* b = new B; A* c = new C; print1(b); print1(c); print2(b); print2(c); return 0; }
从上图可以看出,模板和虚函数都能实现多态,那么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模板实现属于静态多态,而虚函数实现属于动态多态,静态多态是在编译时完成的,动态多态是在程序运行时完成的。
静态多态
优点:
1、由于静多态是在编译期完成的,因此效率较高,编译器也可以进行优化;
2、有很强的适配性和松耦合性,比如可以通过偏特化、全特化来处理特殊类型;
3、最重要一点是静态多态通过模板编程为C++带来了泛型设计的概念,比如强大的STL库。
缺点:
由于是模板来实现静态多态,因此模板的不足也就是静多态的劣势,比如调试困难、编译耗时、代码膨胀、编译器支持的兼容性
不能够处理异质对象集合
动态多态
优点:
1、OO设计,对是客观世界的直觉认识;
2、实现与接口分离,可复用
3、处理同一继承体系下异质对象集合的强大威力
缺点:
1、运行期绑定,导致一定程度的运行时开销;
2、编译器无法对虚函数进行优化
3、笨重的类继承体系,对接口的修改影响整个类层次;
相同点:
1、都能够实现多态性,静态多态/编译期多态、动态多态/运行期多态;
2、都能够使接口和实现相分离,一个是模板定义接口,类型参数定义实现,一个是基类虚函数定义接口,继承类负责实现;
不同点:
1、本质不同,静态多态在编译期决定,由模板具现完成,而动态多态在运行期决定,由继承、虚函数实现;
2、动态多态中接口是显式的,以函数签名为中心,多态通过虚函数在运行期实现,静态多台中接口是隐式的,以有效表达式为中心,多态通过模板具现在编译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