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

1.   三级模式: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模式描述语言DDL来描述、定义。 
  •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是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由内模式描述语言来描述、定义 
  •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可以利用数据操纵语言DML ,对这些数据记录进行操作。

2.  二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 外模式/模式映像:将总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切换为适合应用程序/用户的局部逻辑结构。 
  • 模式/内模式映像: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描述了数据是如何存储在外存的(物理结构),使用数据,必须先将其关系结构进行梳理,即建立逻辑结构(外模式),该映像的作用就是建立数据物理存储和逻辑存储的联系 。

3. 数据的独立性

  • 逻辑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整体系统数据库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逻辑结构发生变化后,用户程序可以不修改。仅仅需要修改外模式/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像,保证应用程序能够正确执行。 
  • 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内模式发生改变时,数据的的逻辑结构不变。应用程序可见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是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结构改变了,应用程序也不用改变。为了保证应用程序能够正确执行,需要修改概念模式/内模式之间的映像

附图(图片来自另一个bloger):

       

  

  

posted @ 2022-10-10 17:22  nixwl  阅读(121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