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3月 18日
GDI对象的使用和防止资源泄露
在windows系列上做编程,gdi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点,有很多程序在运行多次后出现异常,除了众所周知的内存泄露以外,gdi资源泄露也是一个很直接的原因.今天就把我自己在编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给大家分享,欢迎高手补充. 
1.Create出来的gdi对象,一定要用DeleteObject来释放,释放顺序是先Create的后释放,后Create的先释放.
这里的Create指的是以它为开头的gdi函数,比如,CreateDIBitmap,CreateFont等等,最后都要调用DeleteObject来释放.
2.Create出来的dc要用DeleteDC来释放,Get到的要用ReleaseDC释放.
3.确保释放DC的时候DC中的各gdi对象都不是你自己创建的;确保个gdi对象在释放的时候不被任何dc选中使用.
假如我们要使用gdi函数画图,正确的步骤应该如下:
a.创建一个内存兼容dc(CreateCompatibleDC)
b.创建一个内存兼容bitmap(CreateCompatibleBitmap)
c.关联创建的内存兼容dc和bitmap(SelectObject)
d.画图
e.BitBlt到目的dc上
f.断开内存兼容dc和bitmap关联(SelectObject)
g.销毁内存兼容bitmap
h.销毁内存兼容dc
由于SelectObject在选入一个新的gdi对象的时候会返回一个原来的gdi对象(假如成功的话),所以需要在步骤c的时候保存返回值,在步骤f的时候当作入口参数使用.还有,步骤g和步骤h实际上顺序可以随意,因为他们两个此刻已经没有关系了,但是为了结构清晰,我建议按照 "先Create的后释放,后Create的先释放 "的原则进行.
关于步骤f,可能会有争议,因为即使省略这一步,步骤g和步骤h看起来照样可以返回一个成功的值.但实际上可能并没有执行成功,至少boundschecker会报告有错,错误信息大致是说,在释放dc的时候还包含有非默认的gdi对象,在释放gdi对象的时候又说这个gdi对象还被一个dc在使用.所以,我建议保留步骤f.
4.关于98下使用CreateCompatibleBitmap
按照msdn的说法,创建出来的size不能超过16m.实际情况是这样吗?非也~!从我自己做的测试结果来看(win98se-sc),这个值在2044*2043和2044*2044之间,然而,后来在另外一个98系统上这个值也不行,后来我干脆把上限给成了2000*2000.很幸运,到现在还没有出问题,但我不能保证这个数字就是正确的.还有一点,假如宽或高有一个超过32768,哪怕另外一个值是1,也会创建失败,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做个测试.如果要想保证这个函数在98下永远成功,可以试试下面的代码:
float factor = 10.f;
while(!bitmap.CreateCompatibleBitmap(&dc ,nWidth*factor ,nHeight*factor))
{
factor -= 0.01f;
}
这样至少可以保证宽和高是成比例的:)
5.关于在打印机上使用BitBlt
有时候在内存兼容dc里面已经做好图了,但在使用BitBlt的时候却会失败.这个时候,首先确认创建的内存兼容dc和bitmap是不是使用打印机的dc,如果确认无误,还是执行BitBlt失败,那80%可能是内存兼容bitmap太大了,请按如下方法再试试:
创建另外一个内存兼容dc2和一个比较小的内存兼容biimap2,大概是1000*1000吧,我是这样用的:)然后把dc里面的内容分成块(1000*1000),把每一块BitBlt到dc2上面,再从dc2里面BitBlt到打印dc上.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为什么不直接把dc里面的内容分几次BitBlt到打印机上呢?有区别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dc里面的bitmap太大,哪怕你想BitBlt一个10*10的区域到打印机上都会失败.
<完>
1.Create出来的gdi对象,一定要用DeleteObject来释放,释放顺序是先Create的后释放,后Create的先释放.
这里的Create指的是以它为开头的gdi函数,比如,CreateDIBitmap,CreateFont等等,最后都要调用DeleteObject来释放.
2.Create出来的dc要用DeleteDC来释放,Get到的要用ReleaseDC释放.
3.确保释放DC的时候DC中的各gdi对象都不是你自己创建的;确保个gdi对象在释放的时候不被任何dc选中使用.
假如我们要使用gdi函数画图,正确的步骤应该如下:
a.创建一个内存兼容dc(CreateCompatibleDC)
b.创建一个内存兼容bitmap(CreateCompatibleBitmap)
c.关联创建的内存兼容dc和bitmap(SelectObject)
d.画图
e.BitBlt到目的dc上
f.断开内存兼容dc和bitmap关联(SelectObject)
g.销毁内存兼容bitmap
h.销毁内存兼容dc
由于SelectObject在选入一个新的gdi对象的时候会返回一个原来的gdi对象(假如成功的话),所以需要在步骤c的时候保存返回值,在步骤f的时候当作入口参数使用.还有,步骤g和步骤h实际上顺序可以随意,因为他们两个此刻已经没有关系了,但是为了结构清晰,我建议按照 "先Create的后释放,后Create的先释放 "的原则进行.
关于步骤f,可能会有争议,因为即使省略这一步,步骤g和步骤h看起来照样可以返回一个成功的值.但实际上可能并没有执行成功,至少boundschecker会报告有错,错误信息大致是说,在释放dc的时候还包含有非默认的gdi对象,在释放gdi对象的时候又说这个gdi对象还被一个dc在使用.所以,我建议保留步骤f.
4.关于98下使用CreateCompatibleBitmap
按照msdn的说法,创建出来的size不能超过16m.实际情况是这样吗?非也~!从我自己做的测试结果来看(win98se-sc),这个值在2044*2043和2044*2044之间,然而,后来在另外一个98系统上这个值也不行,后来我干脆把上限给成了2000*2000.很幸运,到现在还没有出问题,但我不能保证这个数字就是正确的.还有一点,假如宽或高有一个超过32768,哪怕另外一个值是1,也会创建失败,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做个测试.如果要想保证这个函数在98下永远成功,可以试试下面的代码:
float factor = 10.f;
while(!bitmap.CreateCompatibleBitmap(&dc ,nWidth*factor ,nHeight*factor))
{
factor -= 0.01f;
}
这样至少可以保证宽和高是成比例的:)
5.关于在打印机上使用BitBlt
有时候在内存兼容dc里面已经做好图了,但在使用BitBlt的时候却会失败.这个时候,首先确认创建的内存兼容dc和bitmap是不是使用打印机的dc,如果确认无误,还是执行BitBlt失败,那80%可能是内存兼容bitmap太大了,请按如下方法再试试:
创建另外一个内存兼容dc2和一个比较小的内存兼容biimap2,大概是1000*1000吧,我是这样用的:)然后把dc里面的内容分成块(1000*1000),把每一块BitBlt到dc2上面,再从dc2里面BitBlt到打印dc上.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为什么不直接把dc里面的内容分几次BitBlt到打印机上呢?有区别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dc里面的bitmap太大,哪怕你想BitBlt一个10*10的区域到打印机上都会失败.
<完>
2009年 3月 18日
调试变态技巧:
     通过注释程序中的部分代码来定位BUG产生的代码段,此时多用goto跳转和return语句;
     主线程、线程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主线程bug会导致程序崩溃,但是其他线程bug不会阻碍主线程的执行。
****************************************************
2009年 3月 17日
1.应用Web服务器:Linux 在稳定性和响应速度上都要优于Windows,所以绝大部分http服务器使用的是Linux系统;
2.友元类和友元函数的学习使用;
3.要记事本*.txt保存为unicode编码,如下
{CStdioFile file;
file.Open(strFilePath, CFile::modeCreate | CFile::modeWrite | CFile::typeBinary);
const char ch[] = {0xFF, 0xFE};//Unicode标识头
file.Write(ch,2);
file.WriteString(SaveText/*.GetBuffer(0)*/);
file.Close();
file.Open(strFilePath, CFile::modeCreate | CFile::modeWrite | CFile::typeBinary);
const char ch[] = {0xFF, 0xFE};//Unicode标识头
file.Write(ch,2);
file.WriteString(SaveText/*.GetBuffer(0)*/);
file.Close();
}
2009 年 4 月 13 日 晚
STL关键词
迭代器 #include<iterator>
容器    #include<string>
算法    #include<algorithm>
deque -- <deque>
list -- <list>
map,multimap -- <map>
queue,priority_queue -- <queue>
set,multiset -- <set>
stack -- <stack>
vector,vector<bool> -- <vector>
名字空间
using namespace std;
///////
iarray[20] = 50;
int* ip = find(iarray, iarray + SIZE, 50);
find()函数接受三个参数。头两个定义了搜索的范围。由于C和C++数组等同于指针,表达式iarray指向数组的第一个元素。而第二个参数iarray + SIZE等同于past-the-end 值,也就是数组中最后一个元素的后面位置。第三个参数是待定位的值,也就是50。find()函数返回和前两个参数相同类型的迭代器,这儿是一个指向整数的指针ip。
////// STL使用模板。因此,STL函数自动根据它们使用的数据类型来构造。 当使用STL函数时,只能测试ip是否和past-the-end 值是否相等。
STL 算法 需要使用的时候再查询吧
C++ 文件读写操作
ifstream -- 读入文件对象
//read成员函数,用来读取数据到指定的buf中
basic_istream& read( char_type *_Str, streamsize _Count );
//get成员函数,用来读取一个或多个字符
int_type get( ); 读取一个字符,不过是作为int类型返回
basic_istream& get( char_type& _Ch ); 读取一个字符
basic_istream& get( char_type *_Str, streamsize _Count ); 读取指定数量的字符
basic_istream& get( char_type *_Str, streamsize _Count, char_type _Delim ); 读取指定数量的字符,但与到与_Delim相同的字符就停止
//getline成员函数,用来读取一行数据
basic_istream& get( char_type& _Ch ); 读取一个字符
basic_istream& get( char_type *_Str, streamsize _Count ); 读取指定数量的字符
basic_istream& get( char_type *_Str, streamsize _Count, char_type _Delim ); 读取指定数量的字符,但与到与_Delim相同的字符就停止
//getline成员函数,用来读取一行数据
basic_istream& getline( char_type *_Str, streamsize _Count );
basic_istream& getline( char_type *_Str, streamsize _Count, char_type _Delim );
basic_istream& getline( char_type *_Str, streamsize _Count, char_type _Delim );
2009 年 4 月 11 日
对象句柄的继承性:跨越进程边界共享内核对象时,另一个进程想要使用另一个进程的内核对象,那么共享的方式是访问该内核对象的句柄,在由父进程创建子进程的时候,若指明该内核对象句柄可继承,那么就实现对象的共享了。对象句柄的继承性只有在生成子进程的时候才能使用。如果父进程准备创建带有可继承句柄的新内核对象,那么已经在运行的子进程将无法继承这些新句柄。
由父进程生成子进程:BOOL     CreateProcess(。。。);
共享跨越边界的对象的方法:
1. 父子进程;
2. 给对象命名,通过命名的对象来实现共享;对象命名使用同一个命名空间,根据名字来操作该内核对象,两个函数:CreateXXX(),OpenXXX().
3. 复制对象句柄。
2009 年 4 月 10 夜
内核对象:(内核:拥有大权限)
    每个内 核对象只是内核分配的一个内存块,并且只能由该内核访问。该内存块是一种数据结构,它的成员负责维护该对象的各种信息。例如,进程对象有一个进程I D 、一个基 本优先级和一个退出代码,而文件对象则拥有一个字节位移、一个共享模式和一个打开模式。
    因为我们的应用程序不能改变内核对象的数据结构,而且MS也不希望这么做,所以MS为我们提供了一组函数来操作这些内核对象。每一个内核对象都有一个表示该对象的句柄,这样操作系统就知道我们想操作的是哪个句柄。内核对象句柄还与进程密切相关,所以使用时谨慎。
    理解进程,内核对象,内核对象使用计数的关系。
区别内核对象和非内核对象的方法:若要确定一个对象是否属于内核对象,最容易的方法是观察创建该对象所用的函数。创建内核对象 的所有函数几乎都有一个参数,你可以用来设定安全属性的信息,这与前面讲到的C r e a t e F i l e M a p p i n g 函数是相同的。
    创建内核对象的一些函数:
    HANDLE    CreateThread(...);
    HANDLE    CreateFile(...);
    HANDLE    CreateFileMapping(...);
    HANDLE    CreateSemaphone(...);用于创建内核对象的所有函数均返回与进程相关的句柄.这些句柄可以被在相同进程中运行的任何或所有线程成功地加以使用。该句柄值实际上是放 入进程的句柄表中的索引,它用于标识内核对象的信息存放的位置。
创建内核对象:CreateXXXX();
关闭内核对象:CloseHandle();当调用C l o s e H a n d l e 函数之后,将不再拥有对内核对象的访问权
2009 年 4 月
回调函数:
COM组件是运行在分布式环境中的,
COM组件是运行在分布式环境中的,
COM回调接口(接收器接口):
文字:
我思故我在;
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