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组
RHEL 7/CentOS 7系统中的用户组有如下3类:
超级用户,UID 0:系统的超级用户。
系统用户,UID 1-999:系统中系统服务由不同用户运行,更加安全,默认被限制不能登录系统。
普通用户,UID1000~60000:即管理员创建的用于日常工作而不能管理系统的普通用户。

groupadd :添加用户组
一般创建用户的时候会自动创建与用户名相同的基本组,而groupadd命令通常单独创建用户组,并且作为部分用户的附加组,便于对这部分用户的权限做集中管理。
    用法
        groupadd [选项] group
        g GID:指定GID;默认是上一个组的GID+1;
        -r: 创建系统组;
    
    groupmod:修改组属性
        roupmod [选项] GROUP

        -g GID:修改GID;
        -n new_name:修改组名;

    groupdel:删除用户组
        groupdel [选项] GROUP

    gpasswd:组(密码/用户)操作
        -a, --add USER                向组 GROUP 中添加用户 USER
        -d, --delete USER             从组 GROUP 中添加或删除用户
        -r, --delete-password         remove the GROUP's password

    newgrp:(临时)登录到指定的组
        newgrp [-] [group]
        -: 会模拟用户重新登录以实现重新初始化其工作环境;

 用户
    useradd:创建用户
    用法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创建用户,默认设定配置文件/etc/login.defs)
        useradd -D:显示创建用户的默认配置;
        useradd -D 选项: 修改默认选项的值;(结果保存于/etc/default/useradd文件中)

        -u, --uid UID:指定UID;
        -g, --gid GROUP:指定基本组ID,此组得事先存在;
        -G, --groups GROUP1[,GROUP2,...[,GROUPN]]]:指明用户所属的附加组,多个组之间用逗号分隔;
        -c, --comment COMMENT:指明注释信息;
        -d, --home HOME_DIR:以指定的路径为用户的家目录;通过复制/etc/skel此目录并重命名实现;指定的家目录路径如果事先存在,则不会为用户复制环境配置文件;
        -s, --shell SHELL:指定用户的默认shell,可用的所有shell列表存储在/etc/shells文件中;
        -r, --system:创建系统用户;

    usermod:修改用户属性
        用法
            usermod [选项] 登录
            
        选项
            -u, --uid UID:修改用户的ID为此处指定的新UID;
            -g, --gid GROUP:修改用户所属的基本组;
            -G, --groups GROUP1[,GROUP2,...[,GROUPN]]]:修改用户所属的附加组;原来的附加组会被覆盖;
            -a, --append:与-G一同使用,用于为用户追加新的附加组;
            -c, --comment COMMENT:修改注释信息;
            -d, --home HOME_DIR:修改用户的家目录;用户原有的文件不会被转移至新位置;
            -m, --move-home:只能与-d选项一同使用,用于将原来的家目录移动为新的家目录;
            -l, --login NEW_LOGIN:修改用户名;
            -s, --shell SHELL:修改用户的默认shell;
            -L, --lock:锁定用户密码;即在用户原来的密码字符串之前添加一个"!";
            -U, --unlock:解锁用户的密码;
            
    user del:删除用户
        用法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选项
            -r:删除用户时一并删除其家目录;
            
    passwd:设置密码属性
        用法
            passwd [-k] [-l] [-u [-f]] [-d] [-e] [-n mindays] [-x maxdays] [-w warndays] [-i inactivedays] [-S] [--stdin] [username]
            (1) passwd:修改用户自己的密码;
            (2) passwd USERNAME:修改指定用户的密码,但仅root有此权限;
        选项
            -l, -u:锁定和解锁用户;
            -d:清除用户密码串;
            -e DATE: 过期期限,日期;
            -i DAYS:非活动期限;
            -n DAYS:密码的最短使用期限;
            -x DAYS:密码的最长使用期限;
            -w DAYS:警告期限;
            --stdin:从标准输入读取密码,如 echo "PASSWORD" | passwd --stdin USERNAME
            
    su:switch user
        用法
            su [options...] [-] [user [args...]]
        说明
            登录式切换:会通过读取目标用户的配置文件来重新初始化
              su - USERNAME
              su -l USERNAME
            非登录式切换:不会读取目标用户的配置文件进行初始化
              su USERNAME

            注意:管理员可无密码切换至其它任何用户;

            -c 'COMMAND':仅以指定用户的身份运行此处指定的命令;




tar命令
         tar可以为文件和目录创建档案。利用tar,用户可以为某一特定文件创建档案(备份文件),也可以在档案中改变文件,或者向档案中加入新的文件。tar 最初被用来在磁带上创建档案,现在,用户可以在任何设备上创建档案,如软盘。利用tar命令,可以把一大堆的文件和目录全部打包成一个文件,这对于备份文 件或将几个文件组合成为一个文件以便于网络传输是非常有用的。Linux上的tar是GNU版本的。
语法:tar [主选项+辅选项] 文件或者目录
使用该命令时,主选项是必须要有的,它告诉tar要做什么事情,辅选项是辅助使用的,可以选用

举例说明一下:
  # tar -cf all.tar *.jpg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个名为all.tar的包。-c是表示产生新的包,-f指定包的文件名。
  # tar -rf all.tar *.gif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gif的文件增加到all.tar的包里面去。-r是表示增加文件的意思。
        # tar -uf all.tar logo.gif
  这条命令是更新原来tar包all.tar中logo.gif文件,-u是表示更新文件的意思。

  # tar -tf all.tar
  这条命令是列出all.tar包中所有文件,-t是列出文件的意思
  # tar -xf all.tar
  这条命令是解出all.tar包中所有文件,-x是解包的意思

posted @ 2018-12-21 18:17  SilentKiller  阅读(18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