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OSI模型?

全称: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
英文名: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如何划分?
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划分为以下七层:
物理层: 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传送的电子信号 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
数据链路层: 决定访问网络介质的方式。
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相当于邮局中的装拆箱工人。
网络层: 使用权数据路由经过大型网络 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
传输层: 提供终端到终端的可靠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
会话层: 允许用户使用简单易记的名称建立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
表示层: 协商数据交换格式 相当公司中简报老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
应用层: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每层都有哪些协议?
物理层:IEEE 802.2等等
数据链路层:PPTP(点对点隧道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RAPR(逆向地址解析协议)等等
网络层:IP/IPv6(互联网协议/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CMP(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GGP(网关到网关协议)等等
传输层: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等等
会话层:SSL(安全套接字层协议),TLS(传输层安全协议),RPC(远程过程调用协议)等等
表示层:LPP(轻量级表示协议),XDP(外部数据表示协议)等等
应用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本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OCKS(安全套接字协议),DNS(域名系统)等等

每层都能实现哪些功能?
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会话层: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应用层: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完成用户希望在网络上完成的各种工作。

每一层传输的数据都是啥?
物理层:bit(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frame(帧)
网络层:packet(包)
传输层:segment(段)
会话层:SPDU(会话层协议数据单元)
表示层:PPDU(表示层协议数据单元)
应用层:APDU(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

posted @ 2022-09-28 22:23  漫途测开  阅读(2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