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机顶盒的硬件基本形态

这篇讲讲直播机顶盒的基本硬件组成。

不打算谈拆机看到的东西,那样我们只能看到一堆的电容,电阻。。。。:)。这里要观注的是主要是主芯片和一些重要的外设。

1.tuner,就是高频头。这是一切数据的来源,无论是音视频,还是oc数据广播,或者某些vod实现方式的点播数据。一般来说,一个盒子只有一个,但是,对于某些具有特别功能的机顶盒,也可能会有多个,比如带有pvr(personal video record)。就可能需要有两个tuner。

2.qam,解调器。tuner过来是是经过数字调制的正弦波,还只是模拟信号,需要qam解调,把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cpu才能处理。不同的信道调制方式不同,qam的规格自然也不同,例如,有线调制方式是64qam,地面调制方式是COFDM(基于编码的正交频分复用),卫星信号调制方式是QPSK。不过还好的是软件层面一般不用关心这个。

3.demux,解复用器。经过qam之后,我们终于拿到ts数据,ts各种业务,音视频,图文数据的载体。为了方便传输,我们把这些东西封装在ts里面,但是我们终端在处理时,又需要把他们独立分隔开来,这时demux就需要出现了。把各种复用流,pat,cat,av,pmt等按照需要分隔开来。

4.descrambler,解扰器。运营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音视频数据(注意,只加扰的是音视频数据,业务表是不加扰的)都是加扰过的,我们需要密钥解出清流,这样才能进行一下步的解码工作,然后才能看音视频数据。这个dvb组织规定了通用加扰解扰算法,所以解扰器功能是标准的。

5.decoder,解码器。首先要说的,对于机顶盒,这个外设可能会有多个,有些机顶盒带有“画中画”功能(说白了就是同时解码两路节目),这时需要有两路解码器同时工作。dvb组织是使用mepg-2作为编码器的,不过因为mepg-2的性能问题,对于很多高清节目,用的是h264编码的,可以省40%的带宽。

对于国内的数字电视标准,采用mpeg-2编码,一个频点一般可以载6路节目或者高清3路。不过听说印度那边一个频点上有十几个节目,呵呵,那节目的码率要低到什么程度?不知道他们如此忍受如此差的画质。

光腚总局目前规定机顶盒一定要带avs解码器。。。这个所谓的“国标"。。。

6.avout,这是最终输出要走的路,可能是hdmi,dvi,vga,色差分量输出,具体支持哪几种,要看机顶盒的功能,这在soc里面需要一个模块来管理。

7.cpu,呵呵,这个是废话了,不过有趣的是,arm差不多已经统一了手机芯片,但是机顶盒上还有各种架构都有,mips/arm/superh/x86.....

8.cacard接口,智能卡接口。这里是存放解密密钥的地方,需要一个与cpu通信的接口,这个接口,可能是I2C,也可能是APB (Advanced Peripheral Bus),或者其他总线。

9.上面的是广播流的接口,现在机顶盒一般都有双向功能,所以eth网卡是需要的,以太网卡一般分为两个模块,mac/phy,这里的物理层和osi的七层中的物理层不是一个概念,osi是指传输介质的要求,比如五类线,六类线,同轴电缆等等。这里的phy是指进行数字调制的模块。

mac主要负责把上层传递来的数据,转化成以太网的编码格式。

phy主要负责把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的,方便传输。

10.上述这些,都是关乎主要的业务逻辑的,但是实际上,对于一款soc来说,还远不止这些模块。

其他:

nandflash接口、usb接口、sata硬盘接口、图形加速卡,2d图形加速,wifi,蓝牙,3g,以及实现机卡分离的CAM等等,这些模块,也许是soc组成部分,也许是外围扩展芯片,主要看芯片产商是如何提供方案了。

 

 

posted @ 2012-09-09 01:18  mr_nop  Views(531)  Comments(0Edit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