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 8.3 平面及其方程
一、曲面方程与空间曲线方程的概念
如果曲面 \(S\) 与三元方程
有下述关系:
(1)曲面 \(S\) 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 \((3-1)\) ;
(2)不在曲面 \(S\) 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方程 \((3-1)\) ,那么,方程 \((3-1)\) 就叫作曲面 \(S\) 的方程,而曲面 \(S\) 就叫作方程 \((3-1)\) 的图形。
空间曲线可以看作是两个曲面 \(S_1, S_2\) 的交线。设
分别是这两个曲面的方程,它们的交线为 \(C\) 。因为曲线 \(C\) 上 的任何点的坐标应同时满足这两个曲面的方程,所以应满足方程组
反过来,如果点 \(M\) 不在曲线 \(C\) 上,那么它不可能同时在两个曲面上,所以它的坐标不满足方程组 \((3-2)\) 。因此,曲线 \(C\) 可以用方程组 \((3-2)\) 来表示。方程组 \((3-2)\) 就叫作 空间曲线 \(C\) 的方程 ,而曲线 \(C\) 叫做 方程组 \((3-2)\) 的图形 。
二、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如果一非零向量垂直于一平面,那么这个向量就叫做该 平面的法向量 。容易知道,平面上任一向量均与该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因为过空间一点可以作而且只能作一平面垂直于一已知直线,所以当平面 \(\Pi\) 上一点 \(M_0 (x_0, y_0, z_0)\) 和它的一个法向量 \(\boldsymbol{n} = (A, B, C)\) 为已知时,平面 \(\Pi\) 的位置就完全确定了。
设 \(M(x, y, z)\) 是平面 \(\Pi\) 上的任一点,则向量 \(\overrightarrow{M_0 M}\) 必与平面 \(\Pi\) 的法向量 \(\boldsymbol{n}\) 垂直,即它们的数量积等于零。
因为 \(\boldsymbol{n} = (A, B, C)\) ,\(\overrightarrow{M_0 M} = (x - x_0, y - y_0, z - z_0)\) ,所以有
这就是平面 \(\Pi\) 上任一点 \(M\) 的坐标 \(x, y, z\) 所满足的方程。
反过来,如果 \(M(x, y, z)\) 不在平面 \(\Pi\) 上,那么向量 \(\overrightarrow{M_0 M}\) 与法向量 \(\boldsymbol{n}\) 不垂直,从而 \(\boldsymbol{n} \cdot \overrightarrow{M_0 M} \neq 0\) ,即不在平面 \(\Pi\) 上的点 \(M\) 的坐标不满足方程 \((3-3)\) 。
由此可知,平面 \(\Pi\) 上的任一点的坐标 \(x, y, z\) 都满足方程 \((3-3)\) ,不在平面 \(\Pi\) 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方程 \((3-3)\) 。这样,方程 \((3-3)\) 就是平面 \(\Pi\) 的方程,而平面 \(\Pi\) 就是方程 \((3-3)\) 的图形。因为方程 \((3-3)\) 是由平面 \(\Pi\) 上的一点 \(M_0 (x_0, y_0, z_0)\) 及它的一个法向量 \(\boldsymbol{n} = (A, B, C)\) 确定的,所以方程 \((3-3)\) 叫做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
例 求过三点 \(M_1 (2, -1, 4), M_2 (-1, 3, -2) 和 M_3 (0, 2, 3)\) 的平面的方程。
解:先找出这平面的法向量 \(\boldsymbol{n}\) 。因为向量 \(\boldsymbol{n}\) 与向量 \(\overrightarrow{M_1 M_2}\) 和 \(\overrightarrow{M_1 M_3}\) 都垂直,而 \(\overrightarrow{M_1 M_2} = (-3, 4, -6)\) ,\(\overrightarrow{M_1 M_3} = (-2, 3, -1)\) ,所以可以取它们的向量积为 \(\boldsymbol{n}\) ,即
根据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3-3)\) ,得所求平面的方程为
即
三、平面的一般方程
因为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3-3)\) 是 \(x, y 和 z\) 的一次方程,而任一平面都可以用它上面的一点及它的法向量来确定,所以任一平面都可以用三元一次方程来表示。
反过来,设有三元一次方程
我们任取满足该方程的一组数 \(x_0, y_0, z_0\) ,即
把上述两等式相减,得
把它和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3-3)\) 作比较,可以知道方程 \((3-6)\) 是通过点 \(M_0 (x_0, y_0, z_0)\) 且以 \(\boldsymbol{n} = (A, B, C)\) 为法向量的平面方程。方程 \((3-4)\) 与方程 \((3-6)\) 同解,这是因为由 \((3-4)\) 减去 \((3-5)\) 即得 \((3-6)\) ,又由 \((3-6)\) 加上 \((3-5)\) 就得 \((3-4)\) 。由此可知,任一三元一次方程 \((3-4)\) 的图形总是一个平面。方程 \((3-4)\) 称为 平面的一般方程 ,其中 \(x, y, z\) 的系数就是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boldsymbol{n}\) 的坐标,即 \(\boldsymbol{n} = (A, B, C)\) 。
对于一些特殊的三元一次方程,应该熟悉它们的图形的特点。
当 \(D = 0\) 时,方程 \((3-4)\) 成为 \(Ax + By + Cz = 0\) ,他表示一个通过原点的平面。
当 \(A = 0\) 时,方程 \((3-4)\) 成为 \(By + Cz + D = 0\) ,法向量 \(\boldsymbol{n} = (0, B, C)\) 垂直于 \(x\) 轴,方程表示一个平行于(或包含) \(x\) 轴的平面。
同样,方程 \(Ax + Cz + D = 0\) 和 \(Ax + By + D = 0\) 分别表示一个平行于(或包含) \(y\) 轴和 \(z\) 轴的平面。
当 \(A = B = 0\) 时,方程 \((3-4)\) 成为 \(Cz + D = 0\) 或 \(z = - \cfrac{D}{C}\) ,法向量 \(\boldsymbol{n} = (0, 0, C)\) 同时垂直于 \(x\) 轴和 \(y\) 轴,方程表示一个平行于(或重合于) \(xOy\) 面的平面。
同样,方程 \(Ax + D = 0\) 和 \(By + D = 0\) 分别表示一个平行于(或重合于) \(yOz\) 面和 \(zOx\) 面的平面。
四、两平面的夹角
两平面法向量的夹角(通常指锐角或直角)成为两平面的夹角。
设平面 \(\Pi_1\) 和 \(\Pi_2\) 的法向量依次为 \(\boldsymbol{n}_1 = (A_1, B_1, C_1)\) 和 \(\boldsymbol{n}_2 = (A_2, B_2, C_2)\) ,则平面 \(\Pi_1\) 和 \(\Pi_2\) 的夹角 \(\theta\) 应是 \((\widehat{\boldsymbol{n}_1, \boldsymbol{n}_2})\) 和 \((\widehat{-\boldsymbol{n}_1, \boldsymbol{n}_2}) = \pi - (\widehat{\boldsymbol{n}_1, \boldsymbol{n}_2})\) 两者中的锐角或直角,因此 \(\cos \theta = |\cos{(\widehat{\boldsymbol{n}_1, \boldsymbol{n}_2})}|\) 。按两向量夹角余弦的坐标表示式,平面 \(\Pi_1\) 和平面 \(\Pi_2\) 的夹角 \(\theta\) 可由
来确定。
从两向量垂直、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即得下列推论:
两平面 \(\Pi_1\) 和 \(\Pi_2\) 互相垂直相当于 \(A_1 A_2 + B_1 B_2 + C_1 C_2 = 0\) ;
两平面 \(\Pi_1\) 和 \(\Pi_2\) 互相平行或重合相当于 \(\cfrac{A_1}{A_2} = \cfrac{B_1}{B_2} = \cfrac{C_1}{C_2}\) .
作者: 暮颜 —— 衣带渐宽终不悔
出处:https://www.cnblogs.com/mowenpan1995/
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mowenpan1995/p/19040371/gdsx8-3pmjqfc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