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元素隐藏的display和visibility

一、CSS元素隐藏

在CSS中,让元素隐藏(指屏幕范围内肉眼不可见)的方法很多,有的占据空间,有的不占据空间;有的可以响应点击,有的不能响应点击。

{ display: none; /* 不占据空间,无法点击 */ }


{ visibility: hidden; /* 占据空间,无法点击 */ }


{ position: absolute; clip:rect(1px 1px 1px 1px); /* 不占据空间,无法点击 */ }


{ position: absolute; top: -999em; /* 不占据空间,无法点击 */ }


{ position: relative; top: -999em; /* 占据空间,无法点击 */ }


{ position: absolute; visibility: hidden; /* 不占据空间,无法点击 */ }


{ height: 0; overflow: hidden; /* 不占据空间,无法点击 */ }


{ opacity: 0; filter:Alpha(opacity=0); /* 占据空间,可以点击 */ }


{ position: absolute; opacity: 0; filter:Alpha(opacity=0); /* 不占据空间,可以点击 */ }



{ 
    zoom: 0.001;
    -moz-transform: scale(0);
    -webkit-transform: scale(0);
    -o-transform: scale(0);
    transform: scale(0);
    /* IE6/IE7/IE9不占据空间,IE8/FireFox/Chrome/Opera占据空间。都无法点击 */
}



{
    position: absolute;
    zoom: 0.001;
    -moz-transform: scale(0);
    -webkit-transform: scale(0);
    -o-transform: scale(0);
    transform: scale(0); 
    /* 不占据空间,无法点击 */
}

  

欢迎补充!

以上隐藏方法如果针对最小辈的子元素(膝下无子女),例如<img>图片元素,则上面的注释说明都是OK的(若有误,请指正)。

 

二、display:none和visibility:hidden

  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的区别在哪儿?

  目前,我所知道的不同有三点(欢迎补充):

  1. 空间占据
  2. 回流与渲染
  3. 株连性

  第一点,想必都知道;第二点,display:none隐藏产生reflow和repaint(回流与重绘),而visibility:hidden没有这个影响前端性能的问题;第三点估计是不少同行不知道的,就是“株连性”方面的差异。

  何为株连性

  所谓“株连性”,就是如果祖先元素遭遇某祸害,则其子子孙孙无一例外也要遭殃。display:none就是“株连性”明显的声明:一旦父节点元素应用了display:none,父节点及其子孙节点元素全部不可见,而且无论其子孙元素如何不屈地挣扎都无济于事。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用display:none;来隐藏某个需要隐藏的属性,而且乐此不疲,偶尔时候会应用visibility:hidden来隐藏元素以便为其下子元素保留位置,但是应用其会出现隐藏失效的情况。何时隐藏“失效”?很简单,如果子孙元素应用了visibility:visible那么这个子孙元素又会显现出来。visibility就是这样一个funny的属性

对比总结:
`  display:none
是个相当惨无人道的声明,子孙后代全部搞死(株连性),而且连块安葬的地方都不留(不留空间),导致全体民众哗然(渲染与回流)。
  visibility:hidden则具有人道主义关怀,虽然不得已搞死子孙,但是子孙可以通过一定手段避免(伪株连性),而且死后全尸,墓地俱全(占据空间),国内民众比较淡然(无渲染与回流)。

【转】http://www.zhangxinxu.com/wordpress/?p=2191

  可以去上面的连接查看更多关于元素隐藏的妙用.

posted @ 2017-11-14 11:17  lpmou  阅读(34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