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卷
0x01 什么是内卷
大概从17年开始,网络上流行了“内卷”这个概念,实际上内卷并不是什么新生的网络词汇,它可是大有来头的。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1790年)一书中首次使用内卷概念,两位人类学家则将其发扬光大,一位是亚历山大·古登威泽尔,另一位是克利福德·格尔茨,前者使用“内卷化”来描述文化演进模式(1936年),后者则提出了“农业内卷化”概念(1960年)。
我们对于内卷的定义,原本是这样的:
内卷,本义是指某种事物发展到一定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
而当今网络时代,内卷有了新的含义:
某一种社会资源有限,但争夺者众,竞争非常激烈,以至于每个人付出越来越多,但获得却越来越少,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
这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教育资源
0x02 高考内卷
中国高考含有恶性内卷,受于考纲限制,高考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少,命题人只能在考试题目的复杂度上下功夫,将知识点复杂的交织的很怪。学生为了应付高难度的题,只能多刷题,随着考生水平和国家选拔人才标准的日渐提高,命题人不得不继续提高题目难度。这无论对于考生还是命题人都是一种内卷。
从以上可以看出,一味的在考纲限制内提升复杂度,正是有限知识发展水平内进行无意义的精深作业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可以将现代意义上的内卷笼统概括为:
一切收效甚微的精耕细作,都可以称作内卷
或
无休止的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就是内卷
0x03 另类的内卷
军事内卷
众所周知二战结束之后,随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美苏进入了长时间的对峙冷战时期。世界各国纷纷站队,实际上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集团的世界两极格局。在各自的压力下,两大集团穷兵黩武,进行军备竞赛,大量的资源和人力被用在军事国防建设上。同时在苏联赫鲁晓夫执政期间,全盘否定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同时也忘记了肯定他的功绩,导致苏联内部思想不坚定。再加之长时间军事建设,苏联经济日渐式微,最终于1991年解体,这可以称之为军事内卷。
政治内卷
1966-1976年,国内发生了严重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文革小组没有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是无休止的进行“阶级斗争”和“继续革命”,在这种大环境下,大批富有思想的知识的学者被无辜牵连,导致经济倒退,社会受创。尽管在此间我国也取得了诸如原子弹爆炸等成就,但如果没有这次动乱,社会主义建设一定会有更高的成就。
职场内卷
当今的公司实际上保留了部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此也引发的资本主义上的内卷,例如公司高层(资产阶级)通过压榨职员(无产阶级)来换取同行间微弱的优势,同事间通过压榨自身来在职员中取得优势。实际上在此之间还蕴含了一种资产阶级巧妙地转移阶级矛盾手段:资产阶级通过所谓的PUA手段,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的矛盾转化为内部的矛盾。这种手段甚至已经渗透到当今中国各个领域,例如学校中,一个学生说话,老师便要全班学生留下不允许下课。这就巧妙地把老师与学生间的矛盾转化为了学生内部的矛盾,这样的老师可以说是无能的。而在资本主义大工厂生产关系中,也普遍存在这一缓和阶级矛盾的手段。
文化内卷并导致灭亡
特殊的例子,复活节岛上的原住民由于崇拜moai,大量建造石像,岛内相互攻伐,最终导致资源耗尽。感兴趣移步这里
0x04 教育内卷的去向
要想缓和教育内卷,目前没有根本上的手段,但是,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我们从本质上分析一下教育内卷:
- 教育资源不足导致学生挤破头想进入名校。
- 就业难度大导致学生内卷
- 学科比重失衡导致人才比例不合理,整体素养不过关
提出以下建议:
- 增加就业岗位,深挖经济潜力,以国家建设为主。
- 防止阶级固化,使人们意识到发展前景广阔,一旦阶级活跃起来,内卷的问题就会得到缓解。
- 完善高考命题、组织制度,防止恶性内卷。
- 进行文化宣传与渗透,在群众中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减少学生间、学校间的互相比较,分析排名不是提升教育能力的唯一手段。
- 培养更多教育人才等。
0x05 AI时代的人类打破内卷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人类无论是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对整体的把握能力,都与AI无法匹及。根据我的分析,如果有一种可以贡献极大生产力的AI进入社会,会使社会飞速发展
吗?
实际上不会。又或者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较低级的社会形态是不会的,甚至会引起生产力的大后退,人类社会生产关系面临颠覆性挑战。
其中蕴含的原理很好理解。先讲讲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少数的资产阶级掌握着大多数的资本,他们手中持有生产资料,由无产阶级提供生产力,生产产品,提供给无产阶级薪酬后再让无产阶级的购买力消耗产品,但由于生产的特性,无产阶级的劳动力给生产资料上提供了附加价值,到最后还是无产阶级自己支付这个价值,并且还常常不及。无产阶级付出的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少。资产阶级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付出越来越少,到最后贫富分化严重加剧,无产阶级购买力耗尽,导致大量商品无处倾销,从而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这之后资产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一系列手段恢复经济,随后开始新一轮的循环,由此可见,发生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
然而,AI的出现,会导致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直接崩盘:AI强大的生产力,导致大量工人失业,社会购买力严重不足,资产阶级无法自产自销,产生经济危机。并且这种危机是不可解的,因为AI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一旦公布就不可能从社会中除去,它将向毒瘤一样,一步步啃食资本主义大厦,导致其最终倾倒。
列宁同志曾说,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我国之所以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因为我国自半殖半封跳入社会主义,缺少的是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社会的物质基础薄弱,所以才会使用部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都是处在社会主义原则下的。即使这样,AI也会对我国的社会造成巨大冲击,所以我们应当冲破牢笼,锐意改革,发展社会主义。一旦我国建立彻底完善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再强的生产力都只会为社会发展造福,而不是带来颠覆剥削的危机!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