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习笔记2012.0320

从MSC(或从A口)的角度来看,寻呼是一个MS没错。(如08.08中定义的Paging,只带一个MS下来)。
但是你提到的Paging Request是04.08中定义的,是从空口的角度来看的。总的来说,Type1/2/3是用来提高空口资源的效率的。具体解释如下:
首先,寻呼要通过PCH信道发送。PCH与AGCH共享CCCH的9个Block(9个,是指BCCH与SDCCH非combination得情况。如果是combine的,是3个)。对于GSM的51复帧结构来说, 9个block的长度约为235ms。假设其中为AGCH预留2个block,那么用于发送寻呼的block为9-2=7个block。即在小区配置一个CCCH的情况下,每秒有(1000/235*7)=29次机会发送寻呼消息。假设MSC以每秒100个的速度寻呼手机,以Type1的方式,空口是无法完成的。为了提高空口效率,我们就希望一个消息能尽可能多地寻呼手机。
GSM每时隙信息比特数为114bits,每个PCH block由4个时隙组成,即可发送57byte的数据,因此规范定义了
type1, 2个IMSI(或TMSI)
type2, 3个TMSI(或2个TMSI+1个IMSI)
type3, 4个TMSI的寻呼发送方式。这样空口就提高了寻呼发送的效率。例如type3的方式下可每秒寻呼>110个手机。(当然如果MSC侧以更高的速率发送Paging,需要增加CCCH的数量,或者减小LAC区的范围了)。

这里我也有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只能到4个TMSI而不是更多?type3的消息长度只有23个byte呀?难道是由于交织的原因、每时隙的有效信息比特位57bits??哪位高人指点一下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Page Request里寻呼多个手机时,这些手机应当是同一寻呼组的。关于寻呼组的定义请参考3gpp的05.02。

posted on 2012-03-20 19:01  monicazff  阅读(179)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