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萌狼说》2022年9月21日

《萌狼说》2022年9月21日

记录这几天的胡思乱想

今天是2022年9月21日,天空飘了雨,不明不暗的景色刚刚好。

游戏和工具

电子游戏会有引导,简单的引导后,便是玩家自由探索时间,探索、思考,这是玩家的乐趣,慢慢的,对游戏愈加了解,过关斩将,甚至产生游戏心得与技巧。

电子游戏作为一个娱乐产物,为了让玩家不容易产生腻倦心理,自然会花样百出,给出玩家创造更多可能的机会,显然,一、个好游戏对于玩家来说,想要玩好游戏,是有挑战性的。

有人会说:“我要学一下这个游戏怎么玩。”,这里的“学”指的对某个操作或者某个关卡攻略的学习,这是出于对通关或者取得胜利的渴望,而产生的学习需求,是主动的,具有强烈自我积极性的,因此不会产生抗拒心理,反而对这样的学习乐此不疲,正因为如此,成为电竞直播的兴荣的原因之一。

但是对于某个工具,如果有人说“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个工具吧!”,你会下意识的觉得这个工具很难,产生抗拒心理,从而在某种心里层面上增大了自己对工具学习的压力,间接地影响学习效率。

事实上,工具作为辅助我们工作的物品,它的花样、玩法比游戏少的多,它也就那么几个固定功能,对于某些专业软件,我们需要学习成本,例如学习软件操作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了解软件的功能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这些是我们对软件使用的学习成本。软件的功能其实已经注定了我们要在它上面花费的成本

例如Photoshop,单纯只讲使用软件的话,快速上手其实是很容易的,无非就是哪个工具,哪个按钮有些什么作用,有些什么快捷键可以配合着使用等等。也许在此会有人反对,说自己学了多久多久。其实认真想想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学习时间,都是在学习怎么去设计,怎么个操作流程实现个怎么样的效果,注意,这样学习的并不是软件操作本身,而是在去学习别人的思路。因为我们在学习这些技巧思路的使用在使用这个软件,便误以为在学习这个软件。

这种思想误区对于自己的学习是影响甚大的,当你在学习技巧,却误以为在学习软件操作的时候,潜意识上会影响你自己去创造发挥,而导致不能真正的学习。何谓真正的学习,学有所感,举一反三。当你觉得你在学的是软件操作的时候,会觉得就该是这样的,没有其他路子了,这个操作这个流程就是可以实现这个效果,记下就行了,从而忽略了“为什么要走这一步”,“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尤其是喜欢看着视频学习的同学,更容易被“牵着鼻子走”,一步一步跟着操作,模仿做了,过不了多久就忘记了。经典白学。

关于视频学习和文档学习两种方式,以前也有些思考,受篇幅限制,便不在此展开了。

也许你在阅读我的这篇文章的时候一目十行,对于需要去思考的东西,我并不建议阅读的太快。也许快餐文学兴起后养成的坏习惯,或者说我们所处的时代,“太快了”。阅读有时候需要粗读,有时候需要精读,不可一概而论。

思想和思维

话说回来,作为一个开发者,不要太去纠结“要学哪个编辑器”,也不要认为“这个软件就是写某个语言的,某个语言就是只能用这个软件去写”。或许你会觉得这种想法有一些可笑,但是这是确实存在的想法。如果你有这些想法,你需要知道的是,敲代码其实就和写作一样,你可以使用MS Word,你可以使用WPS Word,你也可以使用记事本、notepad++,SiYuan、Obsidian、VsCode……你有很多选择。也许上面我说到的有你没听过的,你是脑袋里闪了一下“没听过”,然后继续阅读本文,还是决定去百度看看没听过的这玩意是啥。去百度的肯定比不去百度的要多知道一些东西,拉开了一点点小小的差距。

曾经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有的啥我就用啥,就算版本很老也没啥,不敢去切换版本,更不用说使用其它的编辑器,害怕遇到问题。

其实这是在潜意识上的将编程语言和某个编辑器进行了强绑定。如果你不是软件专业的同学,学着玩,那也没什么(不过一般学着玩,增强自己能力的都不怕折腾的),但是如果你作为一个软件专业的同学、一个开发者,却畏惧”折腾“软件,”害怕“去接受新软件,这将会成为软件学习路上的一个枷锁,是对自己接受新事物不自信的间接体现。若是你现在用的Eclipse写Java,不敢尝试其他编辑器,出去工作后发现公司用的Intellij IDEA呢?

没有完美的软件,就好像声称完美的win10却有了win11,时代在进步,软件会愈加完善,同类软件也许会层出不穷,敢于接受新事物的”程序猿“越多,互联网越是“百花齐放”。人类都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思想也要跟上,思想跟上了,思维才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问题和答案

进取的思想让你乐此不疲的接触新事物,然而事实并非是如你想象般的美好,你也许会遇到很多问题。

比如下载一个软件找到的全是病毒网站,下载的全是流氓软件;打开一个软件频繁出错;想自己写个原创项目全是BUG……

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你的思维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它影响着你将会用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方法解决这个事情。

比如我经常在小红书看到软件安装求助贴,电脑问题求助贴;淘宝买远程重装系统、代下软件的服务;在各大技术群询问开发遇到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只要能解决问题的,都没错,这是值得肯定的。这句肯定,不看身份。

那下面我就要说道说道作为软件专业的同学了。

安装软件出了错,只知道麻木卸载重装,不去分析问题,最后一句“搞不来”便放弃了,从精神层面来说,没有探究精神,精神层面抛开不说,从思维角度来谈,这位同学便是缺乏解决问题的思维。

解决问题的思维,第一个就是分析:程序有没有提示错误,如果有,根据提示错误寻找解决方案,你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如果程序没有提示错误,便分析可能引起的错误例如程序与当前系统是否兼容(例如安装Eclipse遇上位数和当前电脑位数不匹配,例如该软件支不支持win10,例如这个程序是windows应用程序而你在linux上尝试打开……)?是否有卸载残留影响(例如MySQL没卸载干净又安装)……总之你可以从很多个方面去分析问题,总会寻找到解决方案的。

解决问题的思维,第二个是寻找:受到阅历和知识限制,我们或许分析出来了问题可能因素,却不知道怎么解决,那么就要去寻找相关的解决方案了。以最常用的的百度搜索来说,你能得到很多相关问题解决方案,也许别人遇到的问题和你遇到的问题有些差异,但你可以通过简单分析进行简单判断这个解决方案是否适合你,尝试会不会造成什么损失(考虑该解决方案可能带来的损失,提前做好备份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百度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遗憾有的同学宁愿干耗着浪费时间,也不愿意多百度,也有的随意百度后下了个找不到解决方案的定论安慰自己,这是“寻找结局方案”思维缺失,百度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但是搜索引擎是死的,所带来的信息数据不一定符合我们的需求,但人是活得,我们可以更改描述方式,改变关键词,在指定技术网站搜索以缩小范围等等,都是办法。除去百度,还可以发帖求助,在此提醒一点的是,当你发帖求助时,请尽可能的给出问题描述。我相信有的同学遇到过,比如代码报错求助,代码不截个图,就截红色的一句报错提示,这红色的报错提示,翻译后我相信提问者自己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还不如自己看着想解决方案。

我们怎么判断我们的求助帖是有效的?当你发布你的求助贴后,你光看你发的帖子,知道你的帖子内容是什么,在做什么,遇到了什么错误,那就是有效的。如果发了之后,光看帖子内容,自己都不知所云,又怎么让别人更好的分析得出更准确的解决方案呢?

解决问题的思维,第三个是尝试。然而夜深了,我该睡觉了,晚安。

posted @ 2022-09-21 23:37  萌狼蓝天  阅读(1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