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融合大模型架构Agri-QA Net的作物知识问答系统
基于多模态融合大模型架构Agri-QA Net的作物知识问答系统
吴华瑞, 赵春江*, 李静晨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79,中国)
摘要: [目的/意义]随着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大模型架构Agri-QA Net,旨在针对甘蓝作物的农业知识,设计多模态专业问答系统。
[方法]该模型通过整合文本、音频和图片数据,利用预训练的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模型提取文本特征,声学模型提取音频特征,以及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并采用基于Transformer的融合层来整合这些特征。此外,引入跨模态注意力机制和领域自适应技术,增强了模型对农业领域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研究通过收集和预处理甘蓝种植相关的多模态数据,训练并优化了Agri-QA Net模型。
[结果和讨论]实验评估表明,该模型在甘蓝农业知识问答任务上表现出色,相较于传统的单模态或简单多模态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更好的泛化能力。在多模态输入的支持下,其准确率达到了89.5%,精确率为87.9%,召回率为91.3%,F1值为89.6%,均显著高于单一模态模型。
[结论]案例研究展示了Agri-QA Net在实际农业场景中的应用效果,证明了其在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效性。未来的工作将探索模型在更多农业场景中的应用,并进一步优化模型性能。
关键词: 多模态融合;人机交互;农业知识问答;甘蓝作物;大语言模型
文章图表
图1 多模态融合架构Agri-QA Net框架
Fig. 1 Framework of multi modal fusion architecture Agri-QA Net
图2 Agri-QA Net甘蓝作物知识问答系统测试集样例及模型输出样例
Fig. 2 Examples of test set and the corresponding outputs of Agri-QA Net cabbage crop knowledge 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
图3 Agri-QA Net问答错误案例
Fig. 3 Q&A error cases of Agri-QA Net
表1 Agri-QA Net数据集类型和格式
Tabel 1 Data type and format of the collected dataset for Agri-QA Net
表2 Agri-QA Net问答判定标准与性能评判标准
Table 2 Question answering criteria and performance criteria for Agri-QA Net
表3 Agri-QA Net和单模型关于评估指标的实验结果对比
Tabel 3 Experiment results of Agri-QA Net and single models about evaluation metrics
引用:吴华瑞, 赵春江, 李静晨. 基于多模态融合大模型架构Agri-QA Net的作物知识问答系统[J].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 7(1): 1-10.
DOI:10.12133/j.smartag.SA202411005
WU Huarui, ZHAO Chunjiang, LI Jingchen. Agri-QA Net: Multimodal Fusion Large Language Model Architecture for Crop Knowledge Question-Answering System[J]. Smart Agriculture, 2025, 7(1): 1-10.
作者介绍
赵春江 院士
赵春江,男,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农业信息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智慧农业(中英文)》主编。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计划,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等。
吴华瑞 研究员
吴华瑞,研究员,科技部“十四五”数字乡村技术预测专家组组长、国家“十四五”重点专项“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总体组专家、农业农村部数字乡村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农村部特色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专家组成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农业专委会主任,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管理岗位科学家,《智慧农业(中英文)》编委,入选国家级人才。主要从事农业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蔬菜智慧无人农场相关研究工作。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励5项,发表论文85篇(SCI 25篇),授权发明专利37项,编制颁布标准8项,著作2部,软著34项。
来源:《智慧农业(中英文)》2025年第1期
本文来源于智慧农业期刊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生物信息与育种,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miyuanbiotech/p/18845372。若要及时了解动态信息,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生物信息与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