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关于测试的分类和用例设计方法

测试的分类:
1.按照阶段分类: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
验收测试
2.按照是否覆盖源代码:
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 ---「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
灰盒测试
3.按照是否运行程序分类:
静态测试 --->> cr代码 review 文档
动态测试
4.其他类型
冒烟测试
回归测试
随机测试
探索性测试
5.是否自动化
人工测试
自动化测试
 
二测试用例设计的常用方法:
等价类设计法: 输入具有代表性数据的子集
有效等价类: 满足条件的子集
无效等价类: 不满足条件的子集
例: qq限定:6-10位自然数
1.明确需求:6-10位自然数
2.确定有效和无效等价类:
2.1 有效等价类: 6-10位自然数
2.2 无效等价类: <6
>10
非自然数[中/英文, 特殊字符, 小数, 空格, 空]
例2: 地区码: 空白或者3位数字
前缀: 非0且非1开头的三位数字
后缀: 4位数字
 
有效等价类:
地区码: 空白或者3位数字
前缀: 非0且非1开头且是三位数字
后缀: 4位数字
无效等价类:
共同: 非数字
不同:
地区码:非空且不是三位数字[<3,>3]
前缀: 以0,1开头或者非三位(数字)
后缀: 非4位数字
 
例3: 注册功能:
需求: 用户名(昵称)长度:3-19且以字母开头
登陆名: 非空
密码: 非空
确认密码: 值和密码相同
有效等价类:
用户名: 3-19,以字母开头
登陆名: 非空
密码: 非空
确认密码: 值和密码相同
无效等价类:
用户名: 非字母开头
<3,>19,特殊字符,中英文,小数等
登陆名: 空
密码: 空
确认密码: 和密码不一致
 
适用范围: 当测试对象具有输入性质时,可考虑使用等价类法
 
二.边界值法: 相对于等价类而言,取其稍高于边界的值, 稍低于边界的值及边界值自身
使用步骤:
明确需求
确定有效和无效等价类
找到等价类中的边界值,设定好上离内点
 
1+100的和:
上点: 边界值自身: 1, 100
离点:
稍高于边界值: 2,101
稍低于边界值: 0,99
内点: 9,50
例1:
标题长度大于0且小等于30
上点: 0,30
离点:1,31 29(标题长度不存在-1之说,所以-1去掉)
内点: 7, 29(内点选择上,最好还要考虑下位数的影响, 比如单个位数检查一个,十位数检查一个)
例2:
6-10位自然数组成的qq
上点: 6,10
离点:5,9 7,11
内点:8
例3: 修改手机银行登录密码,密码必须由字母和数字组合
密码长度必须在8-24位之间(含8-24)
 
有效等价类: 8-24位字母+数字
无效等价类: 8-24位纯字母
8-24位纯数字
字母+数字<8,>24
8-24位不是字母和数字组合[字母+数字+中英文/特殊符号/空格,空,小数点]
确定有效等价类中的上离内点:
上点:8, 24
离点: 7,23, 9,25
内点: 5,19
 
三.判定表法--->>明确所有的输入输出, 将不同的输输入条件进行组合得到对应的输出
四.因果图法--->>通向判定表的一个过程
五.场景法
六.流程图法
 

 

 

七.正交排列法: 使用最小的测试过程集合获得最大的测试覆盖率
表示: ln(m^k)
n: 表示测试用例条数
k: 表示控件的个数
m: 控件下对应的取值个数
 
正交表一行就是一条测试用例
 
注意: 当没有完全匹配的正交因素表时,应当遵守目标因素表>=所需因素正交表的因素个数
注意: 当因素下的水平数不相同时,优先考虑水平数最多的因素数
八.错误推测法
 
 
 
 
 
 
 
 
 
 

posted @ 2020-01-16 19:40  修一  阅读(37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