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1.面试前,不妨直接在电话里面讲清楚 & 2.微软的面试经验
http://www.dotblogs.com.tw/mis2000lab/archive/2008/06/30/4405.aspx
想不到上一篇文章的反应不错,我接下来谈谈其它的。
说到面试,往往是第二关了。
通常一开始都会有电话、或是E-Mail通知我们。
为了避免浪费彼此的宝贵时间,最好在电话里面(或是主动拨电话)去问个清楚。
例如:接到电话或是E-Mail后,我会直接跟对方联络、或是请教对方(当然语气要很和缓、有礼貌)
请问工作内容大概是?
(因为我对于100%写程序的工作已经厌烦,所以我会事先问清楚。)
请问 贵公司的地址在哪里?大约有多少人?
(曾经有一家公司在红树林,人数只有三人,要我去面试。实在太远、太小,我也婉拒了)
请问长官,您看过我在履历上要求的薪资吗?
(与其浪费一堆时间,才发现薪资根本差距很远。那不如一开始就问清楚。当然,没工作经验的新鲜人,不要滥用这一招,以免......)
这三个问题,大概可以过滤掉七成的公司。为自己、为对方省下很多宝贵时间。
当然,如果对方一开口,就是大型知名企业。我只会询问第一个问题。
我愿意花时间去听听看这份工作、为何他会想挑选我?
...........................................................................................................
曾经有一家知名的连锁书店,可能是想作电子商城吧?
曾经打电话来面试,而且对方口气满强硬(强势)的,要求我直接在在线面试。
对方:「我看过你的履历了,我直接跟你面试,请问你对"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说真的,我有点愣住。因为那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我正在洗衣服,毫无心理准备。
我直接跟他说,我毕业一阵子了,工作了几年,与其直接跟您讨论"系统"的学术定义,不如跟您报告我做过了哪些系统?
接下来,我把做过的几个案子跟对方讲完。
对方觉得OK,又问了几个问题。(因为口气很强势,高高在上的样子。我根本来不及反问我的三大问题)
碍于礼貌,我还是耐心地接受对方的问题。
等到告一段落之后,我终于有空隙可以反问对方。
却被对方一口阻止,他说:「你不用问,我给你一个问题,你思考完之后,后天晚上来公司跟我面谈」
「印度的佳尔各答,是一个大城市,人口很多、交通繁忙。如果您是市长,你该怎么处理交通问题?」
「你要想办法疏通?或是把整个城市的路都打掉重建?」
「你能回答这问题,我就知道你能拿多少薪资?能作什么工作?」
靠!我听到这里,已经一肚子火。
这种面试实在很糟糕。言不及义!
如果拿这种问题来询问没工作经验的社会新鲜人,是有必要的。
因为刚毕业的新鲜人没有经验,大概只能问问这些「形而上」的观念题,作点心理测验之类的。
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从他过去几年的工作里,其实有追问不完的问题......
无法从面试者的经历里面,挑出问题,继续追问下去,这是「面试官」的能力不足。
这种人以后变成你的长官,一定会出包
我还是耐下这口气,尽量有礼貌地回答说:
「嗯!长官,很对不起,跟您沟通了这大半个钟头,我心里也有些想法。
我真的很感谢您打电话过来,不过我觉得我不适合你们公司,因为......」
对方不知道嘟浓了什么,很迅速地、很大声地把电话摔了。
其实我满高兴能当机立断地完成这场面试。
1. 对方口气与态度都很不好,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种主管将来大概也很难相处。
我去面试,并不是去乞讨、也没有低人一等。我们敢上门面试、或是能被挑选上,
就表示自己稍微有点料、愿意跟新公司一起奋斗。大家一起迎向未来。
公司一定是业务吃紧、缺人,才需要人家帮忙。
劳资双方都该是平等、互重的,没有谁是高高在上,跩个二五八万似的。更没有谁「养」谁的问题,因为劳资双方的结合,都是要解决工作上的问题!
2. 面对不同经验的面试者,该有不同的问题来判别。不是傻呼呼地用自己的问题问到完。
连重点都抓不住,问题的轻重无法区分....这种主管,你愿意跟他一起共事吗?
3. 对方虽然是家不算小的公司,但在这个领域已经太慢参与,落后竞争对手太多了。
(我可以感觉道:他问佳尔各达的交通问题,其实在影射他们的系统已经不知道要继续?或是砍掉重练?)
这种问题绝对不可能是「是非题」,一定是「申论题」。 答案,不是蠢人想得这么简单。
后来,这家连锁的黄色书屋,的确在网络书店上没有杰出的表现。实体通路上似乎也没有突破。
...........................................................................................................
接下来,要讲的是微软公司了,大名鼎鼎的 Microsoft。
我敢指名道姓,表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面试经验。
原本是猎人头公司帮我介绍的工作。说真的,跟我当初期望差很多,但因为公司很知名,我还是准时前往。
没办法,猎人头公司的人力顾问,对于IT产业的分类很外行,他们没办法区份这行业里面的工作细向。
我一共遇见四家猎人头公司,有三家介绍的工作都失去准头。
如果对方(人力顾问)很年轻,那更惨。他们完全没啥工作经验,就要靠介绍别人高阶工作来赚钱了,很夸张。
一进门,寒暄过后,对方给我一张 A4的考试卷。上面有十个IT问题,希望我作答。
我看了一下,写了一些重点。大概只能回答六题而已,因为其它题目,我从来没碰过。
原以为死定了。后来对方很礼貌地告诉我:「这是工作上,客户最常提起的十大疑问。
如果你来上班,每天都会遇见这些IT问题,并且要提供客户解答。你认为这样的工作,你有兴趣吗?」
天啊!真是厉害!
用十个问题,就把工作内容讲得很清楚,也让面试者心里有了底。
不愧是台湾微软啊~
因为薪资有不少差距,所以我很快地婉拒了这份工作。
后续又有一次到微软面试的机会,我也觉得不合适,也婉拒了。
但两次的面试经验,都让我对微软这家公司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
越是知名的大公司,对于面试者(新人)的态度,越是礼貌而恭敬。
我面试过几家大型的知名企业,每家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就算彼此不太适合,双方也都能有礼貌地完成阶段工作。
互敬互重,应该是面试的时候,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好的结尾。
面试,绝对不是傻呼呼地问一些固定问题。
也不是在公司呆久了,就有资格去面试新人。
面试,是一种攻防战。
自己没有丰富的战争经验(去面试),也很难有经验或想法去面试新人。
这是一体两面的事
「面试」也是要透过学习,才能拥有的能力。
想想看,自己要应征新人,该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工作内容讲清楚,让对方感同身受。
这能力的培养,一点都不容易。
更甚者,没有经验的话,连对方履历里面的缺失与漏洞,搞不好都挑不出来。
到头来,耗日费时,浪费了双方宝贵时间。
面试,是一种靠经验培养出来的能力。
面试,不管是在哪个方位?
谋职?或是应征新人?
都是需要「能力」才能作得好。
这份能力需要养成,不会凭空获得。
希望我分享一些经验,对大家有些帮助。
关于履历的写法,各位也可以参考这篇文章----[转贴]给求职者的忠告:一千份履历之后
另外一位网友,也是遇见了有趣的电话面试,请看他的经验谈--招募者的品格
http://www.homeoffice.idv.tw/archives/000915.html
....................................................................................................寄信给我 mis2000lab (at)雅虎.com.台湾 ........
ASP.NET案例精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MIS2000Lab)
http://www.china-pub.com/46063
2009/5/15上市
市场价 :¥59.80 RMB(人民幣)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