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xiao

记忆 流逝

导航

地址总线的限制

32bit 地址总线   64bit 地址总线

今天整理一下公司的仓库,整理出来了好多的老CPU,就来网上搜集了一下CPU的资料
先贴一部分上来

前言 我们与111 款CPU有个约会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先生们,女士们,请系好你们的安全带,我们的观光快车就要启动了,在今天的旅途中我们将要全面了解英特尔和AMD这两大CPU豪门的家族史。为了给大家准备这次观光的内容,我们在德国的THG lab 已经做了12个星期的准备,为了使大家能够对CPU的家庭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我的同仁们日以继日的工作着,那次的准备活动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全面的一次有关CPU家族史的普查工作,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才能使我们在今天的旅程中可以看到目前世界上关于各大CPU豪门的最全面的家族发展史。看到这些介绍,大家是不是很期待这次迷人的观光计划? 

  在过去的11年里,CPU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这了使大家清楚的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才下了大力来组织这趟观光。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将首先了解英特尔CPU的飞速发展史,第二部分我们将会了解AMD CPU的成长经历。 

  在1994年,人们所渴望的终极配置是采用Pentium 100 CPU,具有 16 MB内存的 电脑系统,当时,一款这样的电脑售价高达3000美元。回想起来变化真是太大了。 

  今天的观光我们将会与从1995年开始。从1995年到现在我们一共与 111 种不同的处理器进行了亲密接触,大家将有机会仔细观察每一块CPU的相关细节,这可是平时很难有机会能够做到的噢。相信通过这次特殊的观光,大家一定会对CPU家族的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至少我们今后与朋友闲聊的时候也有东西可以拿出了助助兴! 

  闲话少说,现在我们转向正题吧,大家也许都知道,在电脑系统平台方面,英特尔已经从最初的在1995 出现的Socket 5 发展到最近的 Socket 775 了。同一时期, AMD则从Socket 7到Socket 939先后发布了五款平台 

  在过去的11年里,CPU的时钟频率已经增长了将近40倍,从最初1995年的100MHZ到现在的3800 MHz (以Intel 处理器为例) ,而缓存的数据带宽也97年的110 MB/s(AMD K6-III/450)提高到目前的 6000 MB/s(Athlon64),而在3D游戏方面的发展则更令人惊叹,在我们的一款游戏测试 AMD Duron 650A 的成绩17.1 FPS 而AMD Athlon 64的成绩则达到 171.7 FPS 增长率达到 1000%(在测试时我们关闭了所有的细节及特效) ,当我们将DV数据转成MPEG 2 格式文件时,我们会发现,采用英特尔 Pentium 4 3.8 GHz处理器完成了一段1G的数据采集工作需要2分半钟,而在1997用英特尔 l Pentium 233 MMX 处理器完成同样的工作至少需要1小时。同样,当我们用Pentium 233 MMX处理器 花费两小时去进行Divx encoding (MPEG 4)处理时,P4 3.8 GHz CPU只花了不到两分钟就完成了同样的工作。P4 3.8比97年的处理器要快 65倍。在1995年,当人们需要将一段17分钟的音频文件转换成MP3格式时,用当时先进的Pentium 100 CPU需要77分钟才能完成,而现在,用 AMD Athlon 64 FX-55 去做同样的工作只需要半分钟。 

  这里我们还可以为您提供一些更多的有趣的关于CPU的数据,在 1994年, Pentium 100 集成了330万个晶体管,今天最快的 Pentium 4 Extreme Edition处理器则有 1亿7800万条晶体管,换句话说就是11年前安放一个晶体管的地方,现在已经可以置入50个晶体管了。 随着 CPU集成的晶体管数量的巨增,相应的CPU消耗的电能也大大增加,一块最新的Intel Pentium 570 (3.8 GHz)运行时所需要的最小功耗是一块全速运行的Intel Pentium 100 CPU的9倍,而在这期间,集成的晶体管的体积也缩小了6倍,因此我们也就可以明白了为什么现在的CPU在运行是需要安装庞大的散热装置,现在,一台使用了所有高功耗的配件的电脑至少需要400W的电源才能稳定的工作,并且看上去今后这种需求还要增加。同期主板提供了电流也相应增加到了100安培 。 


一、 1978年-X86的时代开端

  1978年,也许是现在大多数玩电脑的朋友的出生年代。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它只是时间长河中一个并不起眼的小站,但对于电脑来说,它却具有一个里程碑意义的时间,因为一个新的电脑时代的就是从那年开始的,在1978年,英特尔首次发布了8086处理器,她是所有的X86处理器的鼻祖,她的诞生表明了电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X86时代,这块CPU出生在位于德国的Feldkirchen一个靠近墨尼黑的小城。使用这种CPU的电脑当被称为 “XT” PC,最初8086的进钟频率为4.77 MHz,后来提高到 8 MHz 可以处理1MB的内存。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x86 CPU的鼻祖: 8086处理器,它的时钟频率为 4.77 MHz


  在那时,内存的数量级还是KB,一套比较先进的电脑所使用的内存为256kB,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可以使用上 320 kB内存,因此可以运行 Windows 1.0系统。在那时硬盘还属于奢侈品的行列,价格异常昂贵。那时,只有富有的人们在才会他们的电脑上装上磁盘驱动器,也许还有人记得那时曾经有一种很大的8英寸的软盘,这种软盘后来逐渐被 5.25 inch 的软盘所代替。到了1982年,英特尔发布了 286电脑,在286系统上开始出现16位的ISA插槽,当时电脑最大能够支持的SIMM内存已经开始达到1MB 。三年后,也就是1985年,电脑所能够支持的内存已经飞跃到了4GB。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支持,事实上当时能够支持4GB内存的主板还没有出现。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386 处理器是X86架构中的第一块 32 位 CPU ,使用时不需要散热装备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虽然当时的 386 CPU 已经开始支持 32 位模式,但那时候还没有出现相应的支持32位的操作系统。当时典型的操作系统大约有4MB大,而MS Windows操作系统也是在那个年代首次在386系统上使用虚拟内存的技术。 首块386CPU的频率为16 MHz,四年以后,时钟频率为32 MHz 386 CPU问世了。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32位的386 CPU在运行时不需要散热设备

 

posted on 2006-05-21 20:04  龙巢NET刀  阅读(607)  评论(2)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