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 CLOUD

——是往事?是幻想?是平行宇宙?

——是我。一直是我。

在梦境与现实的交汇处,美好转瞬即逝。

云浪冲刷着空滩,我在边缘行走,身后是一排笔直的脚印。一阵云风轻抚过来,很凉爽。看到下风向附近空间开始变得混浊,我顿时又紧张起来。

我又被蒸发了四分之一。

时间不早了,得抓紧了。

我的脚印在蔚蓝的空面上不断延展开来。我抬起头,望着地上的人们,他们也抬着头:有的在拍照,有的在称赞着我为这片空面增添的凌乱。但现在,我没时间管他们了。我继续将视线锁定前方,大步奔跑过去,留下的痕迹像丝带一样划过空面,划出细长的残影。

很快就要看到了,很快……


睁开眼,母亲又做好早饭了。

简单吃了几口,骑上自行车出门,在出了母亲视线之后摘下手套,戴上耳机。音乐是寒冷上学途中唯一的温暖。

2022 年 12 月 16 日,星期五,晴。

骑行翻越陡峭的弯道山,穿过狭窄的龙华步行桥,从家到龙泉中学 3 公里,我不时抬起头。

现在昼短夜长,东方的天际线刚刚投出一丝微亮,橙红侵入深蓝的天空,甚至在消逝殆尽的地方晕染出一片紫色。本该是万里无云的初冬,冷不丁地划过来一缕纤长的卷云,真是少有的奇景。

几天前《圆珠笔杂谈》刚刚被选全国最佳作品奖,余温还没退去。化学老师又在说我了:

“你看像王重阳这样的,考去唐一,再学个竞赛,那直接就保送清华了。”

我的眼前开始闪过幻灯片:父亲读技校从农村来到市区,和母亲的亲戚学习 “电器修理”,98 年斥一万巨资买下一台电脑,后来就当上了技术人员……

往事不断蒙太奇。

从那时起我开始认真看云。后来事情就不一样了。


“云”。

看见这个字,就能联想到夏天天空中那种富有立体感的浓积云,那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我和云之间好像有一些密切的联系。事情是这样的:我早上回去睡回笼觉,再睁开眼的时候,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倒悬的世界。


可能过于抽象了,我再细说一下。

大概就是,天空突然变成了脚下,而我是一朵不算庞大的浓积云。

我试着走了几步,云确实是动了,但大抵是速度过快,身后剩下了一块,我也随之变小了。

第一次与云的接触,以散成普通大气结束。

后来我大概明白了。当我在睡意中朦胧不清的时候,有机会成为一朵云,一朵不算庞大的浓积云。

天上是另一个瑰丽的世界。


这种现象从 23 年 8 月起就越来越常见,后来我玩的就更花了。

首先,在空面上躺着当然要试试。估计空面那纯净的蓝色冰冷而平整,我躺上去其实有点硌硌的。一躺下,我看到我头顶的世界了:那是大地。

我开始辨认这是什么地方。附近有一个像三叉戟的路口,也就是周围延伸出了两条辅路;长方形不规则的几何体建筑,蛮有设计感的;远处耸立着几幢颜色各异的高楼,截面差不多是正方形。

不对,那这就是唐一附近啊,友谊路,青少年宫,鹭港,全对上了。

接下来就好玩了,我开始尝试奔跑。不过当时还是太生疏了。我跑了几步,刚跑到唐一附近,我云就跑完了。

那天我来唐一,当看到远方有一缕特别特别细的卷云丝,我便相信了。我和云确是有联系的。

时间不断推移,我花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终于熟悉了云的世界。


气象学讲云分三族十属,那是云的地貌。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不少云和我一样是有生命的。不过这个世界的所有物质在外人看来都是一个样子——其实我一开始也分不清哪些是活云哪些是地貌云,后来慢慢发现他们是不同的。活云毕竟是有生命的,他们甚至会跟你打招呼,但是地貌云最多只会产生明显机械得多的运动。

在这些活云里面,大部分云和我一样,是人类因为某些联系得以限时化身的;而有一些云可以通过这个世界的考核,随后自如地掌握与云联结的能力。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作为一朵新手云快速入门了基本技能,比如更低功耗地奔跑,如何让自己的初始浓积云变得更大,从而获得更长的联结时间……都还挺有趣的。

我最喜欢的景色,是夏秋之交的流动空滩。一些地貌云会变得较为分散松软,一些会变成云浪,慢慢地拍打空滩,就像沙滩和海浪一样。经过后来的研讨我得出,所谓云浪拍打的空滩,呈现出来的就是层云卷云衬底的短暂而美丽的卷积云。

我突然想起了那副景象。

八年级建党一百周年,在我们的诗朗诵节目过审的前夜,那染红半边天的卷积云。

那是第一次,我抬起头审视起天空中的云彩。从此我人生中的重大时刻,定少不了几片令人印象深刻的云。

他们是否在祝福我?

或者,云端的我们,是否也在奔跑?


活云里不乏有一些前辈,他们对我并不乐观。

人与云的联结是短暂的。即使是有意志力的人,成年以后也很难再与云联结了。如果我想继续保持这份联系的话,我必须通过考核。

考核大概分为三次,全部通过的人才能获得自由联结云的能力。前两次筛选都在冬季,基本会把大部分云都筛选掉,这就是为什么冬天云少的原因了。这两次筛选之后,能留下来的云都相当不容易了。

现在看来,前辈对我的担忧是对的。可我一直都是不慌不忙的,这次也不例外。我总是想,反正还有很长时间。然后,我慢慢地习惯不时与云联结的日子,在嬉戏玩闹中摸爬滚打。

和云联结的这一段时间,我几乎什么都干了。站在层积云上近距离观察地面;在空面上乱跑留下各种痕迹;安慰多愁善感的雨层云,还有和大家一起关心高层云的心理健康(讲真,来到这挺不容易的,高层云一不开心就变雨层云,把自己大把精彩云生都挥霍完了,蛮可惜的);还有各种各种 blabla……

当然,也闯过祸,比如跳鸡你太美被其他的云骂,说这样大幅度运动会打雷的;还有和别的卷积云闹别扭变成积雨云之类的……反正好事坏事都干过不少。

我也没有放弃学习啊,我学会了如何改变自己的形态,如何利用冷热空气,对流等等等等塑造自己,这些都超级有意思!当然了也有没意思的时候,比如考核的时候对着云图模仿形态模仿几个小时也模仿不出来之类的。果然可能不论学什么都是喜欢学新知识而不爱做重复工作吧。


不过我估计确实不算是意志力强的,有经验的云偶尔会讨论到我,我会偷偷听着。

他们说,我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顾虑和事务,可能上高三、甚至是高二下学期之后,联系可能就消失了。我当然也清楚,但是时间有限也不是我导致的,我知道我着急也没有用。不过话说回来,我确实有好多考核点没学呢……不过倒是学了也没有用。一个是太难了,不是资深云联结者没法灵活运用;一个是学了也不知道考核的时候考啥,考官出的考题都太随机了。

暑假是浓积云最常见的季节,也是新生代最初和云建立联系的时间(我不就是 8 月建立联系的嘛)。趁着天上云多行动方便,我狠狠地加了训,还认识了很多新联结上来的云。

他们和我讲他们的故事,真的很羡慕他们啊。他们有从初中就和云联结的,还有在做云的时间里也特别卷的……后来我偶尔看看天上的云,希望有一朵是他们跑过来看我了。

虽然说是加了训,但我的能力距离通过第二次考核还很远。我第一次联结的时间太晚了,练习时间太短,加之我又没有那么卷,没那么强的实力,几乎没机会通过第二次考核的。

这段时间我偶尔会有些难过,独自站在学校的连廊上惆怅。


最终的考核来了。

我们一起去到海边,那里的空气变幻莫测,是适合考核云的地方。

我又一次站在空滩上。

可能这是最后一次做云了吧,我想。

我行走在空滩的边缘,望着远处高层云架起的会议桌,任凭风在我身上吹出淡淡的卷云。

不论如何,考核开始了。

前面当然还是简单的模仿云图,我很快就通过,但后面的考核就很困难了。在后面比较难的几项中,能做出来一项基本上就可以名列前茅,我选择了空滩旁边的一项。

不管能不能做出来,再让我看一眼空滩吧。

失败的考核是以被风吹散结束的。若最后能化身卷积云旁的一缕卷云,为我心心念念的美景增添一抹色彩,也还算是不错。

项目是下午两点,在秦皇岛最猛烈的海风中,沿着流动空滩云浪拍打的云岸线,一直走到葫芦岛,汇入最新产生的一片层云里。

这个距离对于已经掌握沿风向滑翔技术和中国北部沿海城市常见风向的云来说还蛮简单的,但是我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只能硬着头皮走了。

前半程都很轻松,但出了河北,就不是我擅长的领域了。走到绥中县的时候,我对风向预测失败了,被吹出了大片卷云。

空面上呈现出纷繁杂乱的吹痕,我抬头看地上的人们,他们有的在拍照,有的在感叹于云的变幻莫测。我没时间在乎他们,低下头开始奋力地奔跑。急躁导致我的控制能力下降,大量的卷云又脱离于我。

应该走不到了吧。

尽管已经尽力了,我还是在葫芦岛市郊外,距离葫芦岛港口约 30 km 的地方散成了零零散散的卷层云。

我最后一次与云的联结,结束了。

如同噩梦初醒般,我睁开眼,映入眼帘的熟悉的宿舍、熟悉的舍友。


后来的生活就很乏味了。我还是那个普通男高,每天对着作业发愁。

我主打凡事不后悔,但对于和云联结这件事,我确实有些遗憾。倒不是说我后悔,而是现实太残酷了。

残酷在与云相处的时间是那么的短暂,以至于我终于明白我要如何才能高效地练习如何成为更好的云的时候,我的云生已经结束了。

残酷在明明还有很多更高阶更有趣的知识,我却没有机会再涉足了。

残酷在我与云的每一页都浪漫,但它还是漂浮在天空中的精灵,是大自然孕育出的明珠,我却又回到平凡普通的日子了。

我扶着栏杆,伸出一只手,想抓住天空中的那一片,虽然已不再可能了。


那天我睡醒,看见群里有人在招呼我,那是因为云而认识的人,他们让我向窗外看。

几朵厚厚的浓积云,近乎能划破苍穹的吹痕,出现在平日里绝无点云的冬季。

我知道他们来看过我了。

虽然说我与云的联系结束了,但我决心把和云的故事继续写下去。我偶尔会梦想再次与云联结的时刻,我和那些朋友们躺在平流层,望着飞机飞来飞去,望着人们仰望天空。在我的心里,属于我的那片云永远不会消失。

他们说成年之后偶尔会有机会通过能自由联结的人的邀请,再次成为云。

所以啊,我的朋友。当你再抬头的时候,若能看见一碧如洗的天空中翻腾起波涛汹涌的卷积云,而在这惊涛骇浪的周围,还有一缕卷云在悠闲地飞舞着,那么你就可以想起这幅画面了——

在梦境与现实的交汇处,云浪冲刷着空滩,我在边缘行走,身后是一排笔直的脚印。

posted @ 2023-11-12 09:18  二两碘酊  阅读(4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