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 CPU + 内存 + IO
为啥讲IO?
原因是要弄清楚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流动和处理过程
-导线上点位任何时间都相等,在总线上的所有部件都会收到相同的信号
-带来的一个不便是:半双工(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部件在发送或接受信号)
-如何决定谁来做操作呢:产生仲裁总线或者中断电位(CPU或其他设备)
-众多总线中的不同角色
- 数据总线:部件之间交互数据
- 控制总线:部件之间交互控制信号
- 中断总线:部件之间交互中断与仲裁
- 地址总线:部件之间确认通信时的目标设备
总线的位宽 VS. CPU位数
- 数据总线的条数 =>总线或设备的位宽
(32位PCI总线,则表明这条总线共有32根导线用于传递数据信号)
- CPU内部寄存器到运算单元之间的总线数目 => CPU位数
什么是PCI总线呢?
- PCI: 外设组件互连标准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 PCI总线是目前台式机与服务器所普遍使用的一种南桥与外设连接的总线技术。
具体的PCI的运作机制这里略过
网络的三个要素: 连 找 发
-北桥 VS. 南桥
CPU与北桥连接的总线叫做系统总线,也称为前端总线
- 总线传输频率 VS. CPU的频率
计算机总线网络是一个只有物理层、网络层和上三层的网络(省略了链路层)
实例解读:分析在CPU向磁盘要数据过程中的“连找发”。
总线 => 连
IO端口 => 找
读/写(什么操作) + 硬盘逻辑快号(对象1) + 放在内存中哪个地址(对象2) => 发
那么控制器对磁盘发出的指令时如何标准化的呢?
- ATA指令
- CSCI指令(更高效)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