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S 2025 总结

0.前言

感觉一直都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平时周练考得不怎么样,赛前集训阶段可以短暂维持一下酷炫状态,然后正赛的时候发挥一般。仔细想了一想发现这样貌似是有因果关系的,这个后面再说吧。

1.正文

感觉没什么好写的,先模仿 jzy 写一下流水账吧。

概述

首先,入场。发现 T1 是个比较简单的题,不过还是做了 \(15\text{min}\)。然后看了一眼 T2,没什么除了 \(O(m\log m+2^k nk \alpha(n))\) 以外的思路,犹豫了很久。不过自己算了算感觉能过,而且 MST 跑不满,并且听说 CCF 机子又更新了,所以还是写了。发现大样例跑得很快,又发现大样例不是极限数据,于是决定后面自己造一组,然而并没有造。不过好歹在 \(1\text{h}\) 之内通过了 T1,T2。

T3 感觉有点难度,不过还是想到了一个 Trie+Hash 的 \(O((\sum\limits_{i=1}^n |s_{i,1}|+|s_{i,2}|+\sum\limits_{i=1}^q |t_{i,1}|+|t_{i,2}|)\log n)\) 做法,算了算发现只有 \(10^8\),写起来感觉也很轻松,于是就写了。最后好像只写了 2.5K 左右吧,于是就在 \(2\text{h}\) 之内通过了 T3。

T4 居然是排列计数题,计数题中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排列计数了。不过还是想到了一个按值域从小到大的 DP。结果推组合系数推了很久,最后实现的时候只有一点时间了,而且还没调出来。于是最后 \(15\text{min}\) 在降智的情况下写了一个 \(n\leq 10\) 的暴力,可能只有 \(8\text{pts}\)。然后出考场了。

优点

  • 做简单题做得比较快。

至少比去年快了。留给 T4 的时间也相当充裕。

缺点

这可有得一说了。

  • 见过原题(几乎)的情况下仍然做不出来 T4。

当时 Counting Colorful Sequence 这题我是独立想出了一个大致做法的,然后进行了小组讨论,Aaron_Romeo 进行了细节处理(还有代表小组的补题)。

我认为写起来组合系数推导之类的太麻烦了,就没有补。于是就出了这样的事。

而且赛上我其实也没怎么往 Counting Colorful Sequence 上想,是自己又想了一个 \(O(n^4)\) 的 DP,虽说状态确实有点像就是了。最后出来听 jr_zch 说这题是原题才惊醒。总而言之就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为什么?

首先很显然的,是我没有补题,没有去关注细节问题,没有去关注代码实现。导致我赛上推组合系数之类的推了很久。再然后,是因为我没有把原题刻进脑子里,于是就没有做出来。像这样的 DP 状态应该是很显然的才对。

水平不足是硬伤。同为小组成员的 jr_zch 在没有补原题的情况下仍然场切了本场 T4,我应该多向他学习。

不过,真正困扰我的是,为什么我模拟赛(近期)发挥长期稳定,却仍然无法在正赛打出好成绩?

Aaron_Romeo(刚刚)说了一句话,“能稳定场切紫题的人不一定进的了省队。”看起来非常反直觉。不过仔细想一想,会发现 [省选联考 2025] 只有蓝题和黑题,好像也很有道理(但是当然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同样的逻辑,稳定是什么意思呢?

一些处于尴尬位置的题,即使能够场切,在正赛时可能也不能比别人高多少分,我想表达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jr_zch 说我好胜心太强了,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这很正常啊。

改进

  • 补题。

代码实现是绝对需要的。

  • 做计数题。

自己推式子是绝对需要的。

2.总结

所谓的因果关系就是说:比赛没打好 -> 情绪低落,周练打不好 -> 赛前集训,稍微恢复状态 ->(?) 比赛没打好。

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啊。想要将其断开就只能提升自己了,希望在 NOIP 赛前集训的模拟赛中,能不止发挥稳定,还可以挑战难题。然后 NOIP 正赛就能打好了。

往好的方面想,打得比去年好多了(存疑),出考场时也并没有那么绝望。

总而言之就是这样的吧,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posted @ 2025-11-02 18:48  Just_int_mian  阅读(89)  评论(13)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