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模型--Day01

数据库概述

数据库

概念和作用

特点

  1. 实现了数据的独立性

  2. 实现了数据共享

  3. 减少了数据冗余度

  4. 实现了数据的集中控制

  5. 维护了数据完整性

  6. 提高了数据的可恢复性

数据模型

概念

类型

概念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必须转换为逻辑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

每一种物理数据模型都对应一种逻辑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三要素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数据模型的基础

数据操作:用于描叙数据库对象的动态特征

数据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关系

概念

候选码(关键字)

一个关系中的某个属性或某几个属性的组合,若它的值唯一标识了一个元组(记录),...

主码(主关键字,主键)

一个关系可有(多个候选码),须选定一个为主码

外码(外键)

外键用来建立实体间的联系

如果字段A不是关系R(二维表)的主码,而是关系s的主码,则称字段A是关系R的外码。

如何找出外码
  1. 两者主键

  2. 共同字段

  3. 标识

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模型(E-R图)

实体: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

属性:实体的某个特性

联系: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联系用菱形,必须命名,兵勇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链接起来,同时在无向旁标上联系类型(一对一(1:1);一对多(1:n);多对多(m:n));

(E-R图)到关系模型(二维表)的转换
  1. 一对一(1端主码可以放到另1端,主码可以互换)

  2. 一对多(1端的主码放到多端)

  3. 多对多(将两个二维表中的主码组合构成一个以联系而形成的二维表)

posted @ 2021-03-12 14:14  MGLblog  阅读(9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