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 6030S 统调

本地卡友 一台 TEAC V6030S,委托我给打理一下,参考SM上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OUTPUT LEVER:410mV 50K。

根据电平表上Dolby 双D标记 的位置,就知道此机用250Wnb/m的315Hz/0dB测试带de 0dB 的位置。

根据电平表上Dolby 双D标记 的位置,就知道此机用250Wnb/m的315Hz/0dB测试带de 0dB 的位置。

统调需要的测试带,带速可以用MTT113调整。

统调需要的测试带,带速可以用MTT113调整。

开始折腾。先清洁磁头

开始折腾。先清洁磁头

再消磁,用消磁器。

再消磁,用消磁器。

磁头通路很养眼吧

磁头通路很养眼吧

使用MTT212播放,关闭Dolby,发现电平显示不平衡

使用MTT212播放,关闭Dolby,发现电平显示不平衡

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查线路输出的电平,两声道也有误差

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查线路输出的电平,两声道也有误差

调整放音通路上的两个微调电阻,

调整放音通路上的两个微调电阻,

使两声道的0dB315Hz输出电平达到410mV+-5mV

使两声道的0dB315Hz输出电平达到410mV+-5mV

调整显示电平微调电阻

调整显示电平微调电阻

使电平显示达到0dB,0dB显示方块刚好点亮为止。

使电平显示达到0dB,0dB显示方块刚好点亮为止。

检查方位角,播放MTT113,微调方位角小螺丝,看示波器上的图形,近似一条直线。

检查方位角,播放MTT113,微调方位角小螺丝,看示波器上的图形,近似一条直线。

以上放音部分已经统调完毕。调带速就偷懒了,用万用表检测播放MTT113的线路输出的频率,6306Hz,就没有拍照了。
下边,调整录音通道。使用的磁带,MTT 551
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出315Hz 信号到V6030S的输入,选择监听位置,调整录音电平旋钮,使线路输出电平在410mV+-5mV

image017.jpg

然后,将CAL有关的旋钮全部置中间位置,归零。

image019.jpg

放入MTT551,录音开始。微调录音版上的REC LEVER,使两个声道的输出电平都达到410mV+-5mV

image020.jpg

再用MTT551,检查CAL状态下的 BIASLEVER,都在零标记处BIAS

image022.jpg

到此,TEAC V-6030S,统调完毕。过程中,仅仅参考了Service Manual上的线路输出的规格数值。没有照搬上边的内容和步骤。

需要的工具:
双踪示波器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
数字万用表(含频率计,交直流毫伏表)
TEAC MTT113,MTT212,MTT551
还有螺丝刀等。
电平显示,还是低了一点,又调过,现在完美了。

调试卡座的仪器,示波器可用基于电脑声卡的模拟示波器代替,频率计和信号发生器也可以用基于电脑声卡的软件来模拟,但是精度就不是令人满意的。

换个思维角度:40MLCD数字示波器,的采样精度都不是很好,比20M的模拟示波器都要逊色,别说一个小小的声卡了,仅仅是个玩具而已。要求不高的话,也将就着可以用。
万用表,最好是4位半以上的,国产的廉价三位半显示的数字表,呵呵呵,不多说了。

LEVER

试了一下使用MTT551,录制20KHz的正弦波信号,只能达到-20dB。

试了一下使用MTT551,录制20KHz的正弦波信号,只能达到-20dB。

 

AKAI 95mk2

说世界上的工业强国当年用那么些机器钉钉铛铛敲出那么些的什么铁片,连杆,什么钹啊铙,什么刷啊,齿轮啊啥玩意之类的给这么糊巴糊巴粘一起就成了如此精致“卡座”,引无数发烧友心动的玩物儿!今天这段子就且用一款典型的常规布局的机器说说那一回事。

1963年荷兰菲利普的小型盒式录音磁带,在诸多厂商大小不一的各式盒式磁带的竞争中胜出,这种原先仅为政府临时采购的磁带系统原先设计仅为会议语音和犯人口供为主的用途,在设计的初衷上并未考虑到音乐的欣赏,问题是这种磁带竟然出乎意外地演变成了风靡世界几十年之久的民间非专业音乐欣赏的主流媒介体。
出于对原先糟糕的电器和机械性能,盒式录音磁带及其系统经过多种演变以提升性能。而录音和放音磁头分离,录音磁头缝隙宽,线圈阻抗小,播放磁头缝隙细,线圈电感量大,对应录音任务和播放任务的不同电性能的要求,大幅度提升了磁带录放体系的性能。
另一方面,在机械构造上,双主导轴闭环走带体系的建立也在中高端卡座中普及和应用。

本文对雅佳GX95/75MKII卡座,也可延伸到7100,9100及诸多改型的机器做些系统性分析,也同时对机芯和电路做了必要性的改装,如果对机芯的设计上的问题引起的通病进行必要的改装有兴趣的话(倘若你机器随着年久也渐渐开始显现如下文所述的情况),可以先准备几样东西。
1,    需要2毫米截面粗的,对折长为6.5厘米的方形皮带一条。(可以去老夏那里弄)
2,    需要到电子商店购买4.4V齐纳二极管(又称稳压二极管)一只,插件的玻璃二极管。外观和1N4148很像。
3,    需要6800UF,25V的超低ESR的电解电容一只(上好品质的品牌电解,比如正品松下的开关电源用电容也行,正品日化蓝壳音响用电解也可以)。


目录

第一章,    常规布局三磁头闭环直驱卡座以雅佳GX75MKII为例剖析基本构成。
第二章,    双主导轴闭环走带系统到底是增大磁带对磁头的张力还是减小了张力???
第三章,    在调节方位角等诸元之前应该完成的一些基础前提调整。
第四章,    机芯是怎么驱动的,雅佳机芯对位以及状态位校准的方法。
第五章,    通过改装,雅佳卡座磁头架持续性发抖通病的完美解决。
第六章,    GX75/95MKII音频电器性能全面调整.


第一章,    常规布局三磁头闭环直驱卡座以雅佳GX75MKII为例剖析基本构成。


通常在构造上,为了方便系统设计以及生产,制造,维护,保养等,磁带卡座的走带机构都会独立制成一个机械总成,俗称为“机芯”,通过螺丝锁定在机壳框架上。内部的电驱动部分以及信号传输部分通过引线出来和电路板相连接。
以下是蛋疼的雅佳机芯,其磁头引线从机壳里穿绕的方式叫做“蛋疼钻孔法”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1.JPG (139.88 KB, 下载次数: 45)

下载附件

2017-2-17 20:45 上传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非常方便,揭开磁带仓内部的保护罩上方的两个挂钩,向外一提就可以将真个保护罩揭开,注意磁带LED灯的引线。通常常规布局的三磁头闭环卡座的基本机械配置就呈现在眼前。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这个什么叫“常规布局”呢?指的是抹音头位于两个主导轴的内侧,且同时录音磁头和放音磁头组合在一个整体的大磁头壳之内的布局,称为“常规布局”,这种布局为大多数三磁头闭环卡座所使用。除开“常规布局”之外,还有一些“非常规布局”的卡座,这并非本文所叙述的重点,因此放到以后其他文章讨论。闭环卡座多是单向走带,不能AB面翻带,类似中道那样的少数变态机型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虽然不同品牌卡座,不同系列的产品也许有些差异,但是八九不离十,大体的配置和构造都是相仿,该有什么基本都相差不多。
构成闭环走带系统的卡座,必须有两卷带轮两主导轴两压带轮(这不废话吗?别飞砖头,且听后面的),一般在机芯后上部中央,都是进倒带(卷带)电机的位置,卷带电机必然会牵动一套摆动靠轮,当需要进带或者录音放音的时候,卷带电机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因为摆动靠轮支架的弹性机构将靠轮紧贴在卷带电机摩擦齿轴上,因此靠轮臂被拖带着紧靠在卷带轮的轮盘上,导致电机旋转力被靠轮传递到卷带轮盘,卷带轮运动。卷带轮电机顺时针运动,则同理倒带轮顺时针旋转。有的卡座使用橡皮材料作为靠轮靠在粗糙的塑料卷带轮盘上,为了实现较大摩擦力有的卡座的电机轴是金属的带有摩擦纹路,有的则是塑料套上建立细齿轮,这种构造的一般倒带噪音很小,但是一旦橡胶靠轮硬化则容易打滑。有的卡座,比如SONY的卡座,干脆就直接用齿轮对齿轮,这种构造倒带噪音稍微大些,但是只要齿轮不裂成几瓣是永远不用维护的,永不打滑的。

借用以前另一论坛老贴的图  GX95/75MKII,7100 9100的无声方式,最低噪音潜艇级别。较好的磁带倒带中机械声音非常非常顺滑和微小,类似科幻片中常见的一种音效声,恐怖!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借用以前另一论坛老贴的图  某其他卡座电机轴套上塑料细齿轴增加摩擦力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借用以前另一论坛老贴的图  JVC931机芯倒带摆动齿轮构造。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整个倒带,进带,录放卷带,令卷带,供带两个轮子旋转的过程皆是由倒带/卷带电机完成,和加载电机无关,有的机器特意增加了一个卷带电机通过独立靠轮以供录放时候卷带轮旋转,倒带进带时候弹开靠轮机构。也有部分机芯直接在卷带,供带轮上建立独立的电机,以实现所谓的“全直驱”。

我个人认为,看一个机芯的设计好不好,合理不合理,性能如何,先不要看磁头如何如何,最先看的一个是供带轮的阻尼系统,一个是主导轴的轴承座以及压带轮支架的构造,这个是构成稳定的闭环走带体系最核心的东西。雅佳这台卡座的主导轴的轴承基座是非常非常厚重的锌合金铸造而成,相当地厚实。有些品牌,有些机器的主导轴的轴承座居然是塑料的里面前后分别含着两个薄薄的铜轴套,在这点上还是雅佳厚道。雅佳的轴承臂设计有些问题,虽然也想厚实,但是感觉轴承臂内部的固定轴似乎过细过长,而且主轴金属似乎偏软有弹性,导致压带轮压上去的时候,难以有预见性的弹性角度位移,对压带轮的精确度造成致命的一击。
接下来,就是非常重要的供带轮阻尼系统。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非常欣喜可庆的是,看到一台把供带轮阻尼搬到面上来的,可以随时维护和调节的机器。不少机器是把这部分隐藏到很深的内部去,要大卸八块才能看到这机构,更不用说维护,在这里要狠赞雅佳的设计,仔细看弹簧架,有两个挂钩位置,可以调整两档位置,具体将在下文第三章中详细说明。

中后期的卡座,一般都抛弃了机械式的磁带计数器,而采用了电子传感式的时间计数器,从卷带轮和供带轮上面采样取得两个轮子旋转的信息,并且通过单片机的运算,估计成分钟和秒,雅佳和其他机器有所不同的是,雅佳卡座将光学传感器安装到了面上,卷带轮后面的大轮上直接长出了5个遮挡片,用以遮挡对射光学传感器(图中画紫圈处),不解的是,为何雅佳不采用红外传感,而是直接采用可见红光来传感?放在这里看起来怪吓人的,象科幻片里面的机械,闪出点点红光的机器。其他很多机芯将两个轮子的传感器做到了机芯内部,冲压钢板的靠内部或者是机芯后方,所以不少机芯不拆解开是看不到这部分的。雅佳这种叫对射性光学传感器,也有些卡座是采用类似超薄随身听的那种反射型光学传感器。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剩下的就是一些诸如刹车机构的玩意。这些跟磁带走带性能关系不大,就不分析了。

将整个机芯分解下来。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相比起超薄随身听之类的啥米碗糕的,靠!这大机芯的辫子可真TM多哇!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说实话,相比其它一些直接就是白白的锈迹斑斑满是黑指纹的镀锌钢板的机芯来说,雅佳这机芯是准备故意拆来给人秀着看的准备,金属表面处理可算是工艺品级别的了。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出仓盖的滑动轨道并不是向着轴心的标准扇形,其实这个是为了完成仓盖复杂的弹出动作的。这个仓门可不是简单的扇形张开。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接下来,就是造成雅佳机芯通病的致命原因了,超巨型的加载电机,吃饱了撑着整这么大块头的加载电机,多数品牌的此类机芯都大体使用位于机芯内部的一个状态行程齿轮连动的电位器来实现控制系统对机器当前状态的判断。于是就需要两个电位器来校准行程状态齿轮连动电阻的高端和低端电压值给主板上的控制电路回馈参考。所以拆机者没有整明白这电位器的作用,就不要瞎鸡趴乱整胡乱拧一气。这一瞎拧,搞不着说不定磁头架都不能抬起来,仓门只开一半等。具体校准和调节请看下面第五章。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鸡屁股是长这模样的。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说到电控卡座,加载皮带很多玩家随便换上一条“能正常开门关门的”就满足了,OK了,其实不然,加载皮带过细,不仅寿命无法保证,说不定每隔一两年就要换一次,更重要的是无法确保机械状态位置的锁定/锁死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之上,这玩意不同于录像机或者DAT机,磁带卡座一切都靠操蛋的可变电阻来传感控制,行程过程当中完全没有任何着力点,因此加载电机上的传动皮带同时也起到机械阻尼卡滞器/锁定器的作用,如果皮带没有粗壮和足够的力道,那是无法完成“锁定/锁死”的任务的,当然,必须要吃饱了撑地一样选用块头很大很大的电机来做加载电机,因为大型电机的磁极吸引导致的转动卡滞力加上粗短的皮带,正好可以成为锁定/锁死最简单最低成本最不动脑筋的机械方案,也是造成后面第五章所叙述的通病的病根。DAT或者录像机可是绝对不能用这方法来整的。后期的录像机以及计算机DDS机,以及SONY TCD-D8,是采用螺杆齿轮来带动状态齿轮,螺杆齿轮天生就是锁死的好东西。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两个压带轮的力矩就是由两个弹簧来决定的,一个大,一个小。扁平传动皮带虽然可以使用很久不必更换,但是并不等于随它个便,脏兮兮的就让它就这样下去,表面粘结的灰积累成硬壳的话,是会对磁带走带的抖晃率造成可听的影响的,不是危言怂听,皮带都起硬壳了,硬壳分布不均匀的话………,所以机器我后面用酒精玩命地蹭干净,变得黑黝黝刚出厂般乌黑。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下图就是机芯调整最核心的部分,两个对位缺口标示,两个状态齿轮必须对准。还有就是展示下机械状态/位置传感电位器,说日本的厂家也太逗了,这个古老的机芯控制方式早就过时很久了,而且可靠性很差,都说日本企业是一坑蹲终身,典型的大锅饭,末代超薄随身听的控制方式似乎更加可靠先进。录像机,DAT,DDS等机器不使用电位器,而是采用了金属触点盘来作为状态到位的依据,可靠性高。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电位器,就是这个可变电阻,必须要保证状态完美,机芯才不至于抽风,保养还要注意平常的工作环境,这个电位器还有开放式的缺口,在图中指示的位置,可以往里面注入菲力普清洁润滑剂。(千万别用WD40)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从底部查看这厉害的磁头,在三磁头系统中,录音磁头可以调整相对于放音磁头位置和角度的机型真的不多见,中道,JVC,还有就是这个雅佳了,还有其它的吗?从这个角度看下去,这个金属片的内部固定可非常复杂,有螺丝座,板簧等,可以调整方位角,整体平行移动位置。在大磁头座里面建立了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小录音专用磁头座,这一部分精致细腻,内部零件小巧。要从底部往里才能看地到。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第二章,    双主导轴闭环走带系统到底是增大磁带对磁头的张力还是减小了张力???

之前看过无数文章,观点,论调,都说两个主导轴的机器,磁带在两个具有速度差的主导轴内被夹紧,张力变得很大很大,以及“磁带会因此紧绷在磁头上”,以及诸如“比起单主导轴机器更绷紧磁带到磁头”之类的观点云云!

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直接把一盘SONY EF60磁带给钻出一个大大的缺口,正好露出磁头和磁带,当它在播放的时候,一根牙签伸进去到磁头左边的小空隙处(抹音磁头到录音磁头之间的一段),轻轻往下方压一压正在运行的磁带,你就知道究竟绷地紧不紧。更重要的而是,如果在同一时刻,你另一只手用一把一字螺丝刀,把副压带轮往下压,让副压带轮丧失作用,然后再用牙签试探下磁头左边空隙处(抹音磁头到录音磁头之间的一段)的磁带,然后比较一下,结论是不是闭环走带系统内,实质上是降低了磁带对磁头的张力力矩。这是客观事实的验证结论。
实际上,闭环走带系统的设计目的,并非是为了建立更加绷紧的磁带对磁头的压力,相反,是为了建立了一个“恒定不变的弱张力”加载在磁头上。
这个要从单主导轴的机构说起,磁带在走带一开始,供带轮上的磁带盘直径最大,而供带盘提供的阻尼力是恒定的,因此磁带在头部开始的时候供带盘阻尼力造成的磁带对磁头的绷紧程度要远远比磁带走到最末尾的时候要小很多,磁带走到越末尾,磁带对磁头的绷紧度越高。并且单主导轴的机器,对那种带盒有问题,或者磁带在带盒内供带一侧总是不确定地摩擦带盒产生不确定性的随机阻力和颤抖,轻者影响走带稳定度,重者造成耳朵明显听到的抖晃率。
因此,建立闭环双主导轴机构,将在两个密闭的主导轴内的磁带上建立一个隔绝外部力学影响的密闭空间,在此段磁带上,相对磁头的张力是恒定也很稳定的小张力,无论磁带是位于头部,还是尾部。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第三章,    在调节方位角等诸元之前应该完成的一些基础前提调整。

看到不少有关调校7100 9100之类的贴,几年前这些老贴,老老贴很多,几乎一上来就是直接拧磁头架上的螺丝,教人如何调方位角,倾角,高度之类的云云。但是要知道别看磁带似乎很简单,在三磁头并且闭环走带系统中,是个力学的大杂烩,各种力以及接触点的关系错综复杂,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动手要搞方位角之前,其实是要先做足火力准备的,在没有前提条件下就胡乱调一通,练武不练功,调完一场空。

第一准备:供带轮阻尼力。
在之上的机芯总体结构介绍文章中,有提到供带轮的阻尼调节弹簧,这个机器上面有两档可调,出厂默认是把弹簧挂钩给钩到力矩偏小的位置,就是上面的那个档,我后来经过调整,确认是将挂钩给钩到下面的那个档,适当增大力矩为最合适。
有人会问了,闭环走带,闭环走带,把磁带闭在两个主导轴内前拉后扯,还需要什么劳什子的供带轮张力哇??我觉得很多人对闭环走带的理解有些失误之处,严格来说,闭环走带系统也是需要供带轮提供一个反向的力矩,这个力矩同单主导轴的非闭环系统所起到的作用和任务是本质不同的,它并不是为了形成一种对磁头的张力,而是为了给副压带轮上的磁带提供一个“正确的入轨力矩”。防止磁带在副压带轮上面因为副压带轮和主导轴微小的公差倾角造成磁带上的受力分布的不均匀。
看下图就明白了。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第二准备:磁头突出量。

   先前看过不少前辈发出雅佳维修手册的这张图片,大多讲了b,c,d三颗螺丝如何如何调整,却没有讲出螺丝a是干啥用的,其实在调机之前,最先要考虑的是磁头突出量的问题,什么是“磁头突出量”?就是在磁带运行的时候,磁头伸入到磁带壳里面的具体长度是多少,这个指标相当地重要,也非常容易被人忽视,问题是雅佳的糟糕的通病,再加上磁头突出调节机构设计过于简单草率,我敢说诸位十台雅佳,九台的磁头突出量已经不够了。因为这种简单的构造,就是后面一个杠杆机构翘一个铁片,铁片上搞颗螺丝孔,前面的磁头架铁片上留一个长活动的槽,通过螺丝锁紧在活动槽上,可以在活动槽的允许范围内决定磁头架的高度位置,可是雅佳这螺丝真没旋紧呢!虽然还装模做样上了螺丝胶,但是紧固力根本不够,时间一长,磁头架就沉下去了,其实根据我实际的检验,应该把磁头架升到最上的极限(就是把螺丝固定在活动槽的最底部),才能保证磁头伸入量达到一般卡座的通常标准。而下面第二张图,则是雅佳出厂调试时候所使用的标准磁头突出量检测带(AJ-751180)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如果有人又问了,磁头只要顶到绒片了不就能响了,要突进这么多干什么?可以稍微动头脑想一下可以不??这个又不是普通的“录音机磁头”,录放音一体磁头左右两声道全都由两条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两缝隙来完成,那录音机磁头的缝隙正正好对应磁带盒绒片的最最中央的位置,深一点浅一点当然能响!问题是咱们现在看到的是录音头和放音头分离式的结构耶!录音头缝隙在前面,放音头在后面,隔个老远的距离,磁带盒绒片最中央位置压不到缝隙上耶!你不突进深入点,磁带如果没有以一个大角度半包饶到磁头上,录放两磁头的缝隙能碰到个啥哇!况且前面也分析过了,闭环走带的闭环内部是小张力,轻压力的,磁带包饶角就尤为重要,否则磁带就贴不紧,甚至可以没有声音了。

第三准备:以磁头量规归零机械,再以镜带和僵硬的压带轮调整到理想的万带不绞,永不绞带的磁带通路。
这一部分文字量相当多,考虑到本文的文字信息量已经非常巨大,所以另立一独立文章来讨论。

做好以上三种准备之后,才能开始磁头方位角,倾角,高度等调节,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前提条件嘛!




第四章,    机芯是怎么驱动的,雅佳机芯对位以及状态位校准的方法。
从第一章,常规布局的三磁头闭环卡座的机芯构造中可以看到机芯上有两个状态齿轮是有对位标记的,正如同录像机,DAT机一样,状态轮必须和另外的连动机构的特定卡齿咬合,才能确保机芯动作正确,有些二手机器,因前人胡乱拆装导致状态齿轮错位,但是也能够勉强动作,执行录放/倒带等工作,但是对于机芯的性能发挥(磁头架可能没抬升完全,压带轮没压到位),寿命(可能某些部位使劲卡齿易老化损坏)都有不利的影响。
使用一只可变电阻(电位器)来执行对机芯状态的监控反馈,实在不是一个高可靠性的方案,也不够先进。但是人家就这么设计了,咱就这么将就吧。

第一节,    分析机芯状态回馈方式

通常采用可变电阻反馈状态的机芯,其可变电阻(电位器)一般都固定在一个特定的支架上,电位器的转动轴上安装有一齿轮,咬合一个大的状态齿轮盘,状态齿轮盘正反面上都存在特有的槽道和导轨,通过旋转这个状态齿轮盘到特定的角度,上面的槽道和导轨引导一些连杆到特定位置,从而按照顺序让机芯执行关闭仓门—--》关好仓门但是磁头架落底(停止,倒带,快进状态)----》半抬升磁头架但是压带轮松开(快速选曲状态)----》全部抬升磁头架且压带轮全力压上(录音,播放状态)。每当状态轮旋转都同时带动电位器旋转,因此电位器的电阻值跟随状态轮而变化,主板上控制电路加载在电位器上的电压随之变化,向主板控制电路传递回馈电压信号。

第二节,    雅佳卡座机芯机械对位的方法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照片中,可以看到状态齿轮对位缺口和电位器齿轮对位缺口。
先用手转动加载电机的皮带轮,将状态齿轮旋转出到如下图的状态。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同时再用手电照进去到电位器齿轮对位缺口位置,你应该看到如下图的样子,有个十字的箭头要指向对位缺口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如果你发现你的机芯确实对不上的话,那就是错位状态,只能通过拆卸和重新调整装配了。拆卸的方法按下图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拆掉后电路板架之后,拆出飞轮,然后使用专用的分解马蹄卡簧用的卡钳将套在主导轴座上的卡簧弄掉,这步骤小心别伤到状态齿轮,状态齿轮完蛋了估计你也难弄到替换品,整个机芯就嗝屁了。所以万分小心。对位完成后要给状态轮上些打印机用硅脂膏,不要用黄油,之后小心装配好。



第三节,    校准雅佳卡座机芯回馈电压的方法

这个机器拿回家到手,任何有心的玩家都会担心害怕以前的主人是否会瞎鸡趴乱整调乱了内部的参数,你不能按照原厂出厂的性能把玩这机器,这个人与人之间不信任哇!…………于是整日茶饭不香,神魂颠倒。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1,    首先要关闭卡座电源,然后用烙铁焊开加载电机的随便一根引线,目的是别让加载电机跑起来,然后看上图所示意,将加载皮带轮往A方向拨动到底,拨到轮子不能动的地步,打开卡座电源,将万用表打到电压档,黑表笔用鳄鱼夹连接到机壳,红表笔点在机芯屁股的电路板VR1,VR2电位旁边的一个三芯插座的中央引脚上。调整VR2电阻并且读取数值,调整到1.13V(GX95/75MKII)(如果是GX95/75则是1.145V)。
2,    关闭电源,将加载皮带轮往B方向拨动到底,拨到轮子不能动的地步,打开卡座电源,调整VR1电阻并且读取万用表数值,调整到9.08V(GX95/75MKII)(如果是GX95/75则是9.19V)。
3,    重复上述第一,第二步骤,因为VR1调整完后又会影响到VR2,VR2调整完又会影响到VR1,所以要反复调整,直到向两个方向转动到底,不用调整VR1和VR2都可以量出精确的两个数值,这样子才能停手(累吧)。
4,    关闭卡座电源,焊接回拆掉的电线。
5,    卸下磁带仓盖,以及卡座的前面板。
6,    a打开卡座电源。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B,看上图,非常小心地缓慢调节VR1电位器,会发现加载电机会自己转动状态齿轮,这时候要小心地调节VR1,直到状态齿轮的一个小缺口B和机芯铁皮的一个小缺口A点处于对准的状态。要在停止模式下调整(这个图是你眼睛往下盯着机芯的底部的样子,具体看第一章机芯构造就可以找到这个部位)
C,摁动面板上的IPLS开关,点亮屏幕上的IPLS标志。
D,在STOP停止模式下转动两个卷带轮来检查刹车机构工作是否正常。当刹车是正常的时候,转动卷带轮是不能往顺时针方向转,而供带轮是不能向逆时针方向转。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第四节,    控制主板对机芯的驱动电路分析

前面已经粗略分析了机芯的机械部分工作的情况,状态齿轮是非常关键的机械部件,那么是什么导致状态齿轮盘旋转的呢?是加载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一个大变速齿轮来带动的。主板上的驱动电路,只能说是“半数字”控制,主要任务就是知晓这个状态轮的旋转角度和位置,并且通电驱动这个状态齿轮到指定位置,以及促使倒带/快进/卷带电机的正反转,以及控制到合适的旋转速度。并且监视两个卷带/供带轮的旋转计数,并计算换算成时间并且显示在屏幕。
看下图所示。


电路图中,黄圈所指为处理器指令输出,处理器对各种状态都由独立的引脚输出,开关相应的三极管来控制切换到哪个基准电阻开始工作。比如说STOP引脚为高电平,则2.87K电阻和R416电阻组成分压器,给IC302的第六脚反向输入端建立一个基准电压源,来自机芯的状态电位器输出电压输入到IC302的第5脚正向输入端,则在IC302的第7脚输出相应的比较结果,由于是负反馈型的比较器,所以其电压翻转过程没有那么剧烈(它必须这么设计)。
后面的深蓝框内的差值锁定器还有个R423,R424,R425三个电阻组成的两端式分压器,R424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运放的正向输入端,这么搞的目的是什么?打个比方,说某选美比赛,这个选美女的要求是必须要1米7到1米8之间的,于是选美的报名处的经理拿了个两个棍子立在那里,一根棍子1米7,一根棍子1米8,碰见个子比1米7的矮的女人,一边去。碰见个子比1米8的还要高的女人,一边去,其余的美女恭喜你入选比赛资格了!
就是说,碰到了在一定容许范围内的电压,IC303的第1脚和第7脚将分别输出一个高,一个低的电平,第7脚输出逻辑电平被TR406三极管给反向了,因此等同于输出两个相同的同高或者同低的电平。
这就是说,当状态齿轮旋转到一个特定位置,打个比方说旋转角度到65.3度到66.2度这个跨度之间,容许偏移角度为0.9度,容许偏移误差角度范围大小由R424,R420两个电阻大小决定,两个运放给电机驱动模块LB1649输出同高或者同低的逻辑信号,根据LB1649的资料,第2脚和第11脚是逻辑输入脚,真值表表明当这两个脚输入同是高电平或者同是低电平的时候,电机输出端子关闭,不输出任何驱动电压,电机停止运转。因此STOP引脚为高电平,状态齿轮处于静止不动状态。IC302的第1脚还专门采样输出给处理器做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处理器就会紧急保护,保护方法是直接把第12脚拉低到地。

一旦PLAY引脚为高电平,处理器也会让STOP脚为低电平,PLAY引脚导致5.36K电阻和R416电阻组成分压器,IC302的第6脚和机芯输入的状态电位器的比较电压明显存在不同,因此IC302的第7脚彻底失衡,IC303的第7和第1脚输出逻辑彻底翻转,给LB1649的逻辑输入脚一个高,一个低,导致电机驱动模块内部输出驱动电压,驱动电机旋转,旋转方向正好是让状态齿轮朝着PLAY状态的方向跑,等到跑到了PLAY的角度,内部锁定器又平衡了,选美比赛又筛选出美女了,皆大欢喜了,电机停止了,蹦大的电机磁极和粗壮的皮带锁死了状态轮(小心,下文所说的该死的通病就在于此),卡座开始PLAY的工作。

LB1649的电机输出的电压驱动强弱是有伺服输出功能的,加载电机的快慢调节可以由第12脚的外接齐纳二极管的反向电压值来确定。快进/倒带/录放走带电机的快慢,由第6脚的外接齐纳管决定。

切换到其他工作模式与此类似。快进快倒走带的卷带轮驱动也在这个LB1649模块上,驱动原理大体相同。





第五章,    通过改装,雅佳卡座磁头架持续性发抖通病的完美解决。
不知道有多少人感觉到在雅佳卡座里倒带的时候,会听机芯里传出几秒或者十几秒钟不等的轻微的“供供供供”的声音?或者在刚刚打开电源的时候机芯也偶尔会出现这种轻微“供供供供”的声音。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机芯这种莫名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如果有人卸下磁带外盖的时候,会发现机芯在传出这种声音的时候,尤其是倒带,快进的时候,磁头架子居然在反复地上下小幅度颤抖!我滴娘耶!!原来声音是从这里来的。有兴趣打开机箱上盖,会发现每次出现这种声音的时候,加载电机会反复反复正反正反的小角度转动,发抽一样!
综合第一章雅佳卡座机芯的通常构造,以及第四章卡座机芯的驱动来说,可以看出雅佳机芯设计上的一个问题,为了执行锁定/锁死的任务,加载电机的块头简直是异常巨大,那你知道里面的转子重量是多少,可以产生多么巨大的惯性?刚刚生产出来的机芯,由于内部的机械部分还没磨合,运转比较干涩,尚可阻挡加载电机的惯性,一下子从90年代中页到了现在,二十几年过去了,机芯内部经过了无数磨合,简直润滑透顶,加载皮带早就老化了,后面替换皮带的人说不定随便捡一根细细的给你套上去。接下来就给你分析为何这样磁头架就发抖发抽了。
第四章说了,控制电路输出指令之后,都是模拟电路了,之所谓“半数控”。二十多年的老机芯润滑过了头,每当LB1649接收到停止的指令,问题是,电停了,加载电机巨大的转子不听话啊,卖你机器的人随便套上的细皮带也牵不住,随着惯性任性继续给你转啊!转过头啦!完蛋啦,机芯状态电位器反馈回来的电压也过头了,这下咋办,赶快往反方向拉回吧!妈呀,又过头了!这下咋办?再反过来再拉一拉吧@@@@@如此反反复复,直到停止在容许角度差值范围内。额滴神啊!!

反复发抖造成的危害:磁头架反复上下窜动,首当其冲是磁头突出量调整螺丝固定的磁头突出量,磁头架整体下陷,导致磁带无法包饶磁头上部分到需要的必要角度。三角定位磁头螺丝受损,位置偏移。以及磁头滑板的固定/限位装置磨损。塑料状态齿轮磨损。

问题的解决方法:由于老机芯经过了二十余年的磨合,已经过于润滑,无法通过内部的增大阻尼来限制电机,加载皮带必须是2毫米粗,6.5或者6的对折长度。另外,鉴于雅佳卡座进出仓的速度过猛,磁头加载响应速度相比其它品牌的同类产品来说过快了,对机件的寿命也没有好处,综合各方面考虑,最佳的方案乃是大幅度降低加载电机的转速。这样就降低了惯性,电机冲过头的现象可以有效杜绝。
看下图,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于是,我就替换了LB1649旁边的D304 齐纳二极管,原厂的是7.5V参数,我换的是4.4V,经过实际检测,我之前担心加载电机减速后,仓门是否会关不上乃是多余,因为LB1649乃是电压伺服输出,遇到阻力会自动加压以确保电机转速,所以即便仓门关上速度慢下来,所有动作都非常恒速。给了意外的惊喜是,机器用起来变得异常“优雅”,“安静”。原先开关仓门象猛张飞,发出“哐哐”的噪声,现在非常缓慢地柔和的无声无息地关闭仓门,给人以用破卡车升级高档轿车的感觉。而且执行播放,倒带等状态切换的时候,声音无声无息,静谧空间,再无“供供供供”的声音滋扰,给人踏实的可靠的感觉。真不错!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当我无意识随便量一下LB1649的电源电压的时候,不量不知道,一量吓一跳,电路图标称是14V,实际测量是15.8V,而电源板上面的黄壳电容是耐压仅16V的4700UF电解,简直就是一颗隐性的定时炸弹,要命哇!啥时候爆炸了可完蛋了,赶快连接上示波器查看电机启动的时候电源的情况,一量眼都吓眯了,电机启动瞬间,反冲到电源上的逆向电压竟然高出电源4到5V的瞬间扰动,赶紧一个字“换”!
必须用低ESR的牛B电解吸收两个电机的反冲电压阶跃。耐压25V即可,当然我买的是35V。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第六章,    GX75/95MKII音频电器性能全面调整.
卡座重要的是录磁带的标准性,严肃性。电器性能不可不校准好,否则录出的磁带无法达到厂家原先设计的性能水准。

雅佳的服务手册搞地不错,不用罗鸡八说的一堆文字,直接用个拼图来形象地完成,就如同逛动物园看的那种简单易懂的招牌一样,咳!现代人都没耐性愿意阅读,看字了。
看下图

还是要讲下方便,左上角第一个框说明了测试条件,往下第二个框说明了每个格子内的格式和解释,每个格子分为4个内容部分,具体是什么看框说的。注意每个框左上角的序号,这是指导你第一步该干啥,第二步该干啥的,免的先穿好了外裤却发现内裤还在床上。
由于雅佳的所有手册均未写明一些关键前提参数,所以在这里公布,雅佳GX95,GX95MKII,GX75,GX75MKII,7100系列,9100系列的卡座的电平表头的参考电平是0.775V,雅佳卡座工厂内部的AT系列测试磁带的电平测试磁带参考磁平为250nwb/m。如果你不能找到如下所述的雅佳原厂AT测试磁带,可以从市面上寻找参考磁平为250nwb/m的类似测试磁带替代。但是具体信号强度的dB和卡座测试的电压换算得自行计算。GX95 GX95MKII,9100系列,第4步骤带速调节省略,其余同。
<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说世界上的工业强国当年用那么些机器钉钉铛铛敲出那么些的什么铁片,连杆,什么钹啊铙,什么刷啊,齿轮啊啥玩意之类的给这么糊巴糊巴粘一起就成了如此精致卡座,引无数发烧友心动的玩物儿!https://www.jdbbs.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augh.gif今天这段子就且用一款典型的常规布局的机器说说那一回事。

1963
年荷兰菲利普的小型盒式录音磁带,在诸多厂商大小不一的各式盒式磁带的竞争中胜出,这种原先仅为政府临时采购的磁带系统原先设计仅为会议语音和犯人口供为主的用途,在设计的初衷上并未考虑到音乐的欣赏,问题是这种磁带竟然出乎意外地演变成了风靡世界几十年之久的民间非专业音乐欣赏的主流媒介体。
出于对原先糟糕的电器和机械性能,盒式录音磁带及其系统经过多种演变以提升性能。而录音和放音磁头分离,录音磁头缝隙宽,线圈阻抗小,播放磁头缝隙细,线圈电感量大,对应录音任务和播放任务的不同电性能的要求,大幅度提升了磁带录放体系的性能。
另一方面,在机械构造上,双主导轴闭环走带体系的建立也在中高端卡座中普及和应用。

本文对雅佳GX95/75MKII卡座,也可延伸到71009100及诸多改型的机器做些系统性分析,
也同时对机芯和电路做了必要性的改装,如果对机芯的设计上的问题引起的通病进行必要的改装有兴趣的话(倘若你机器随着年久也渐渐开始显现如下文所述的情况),可以先准备几样东西。
1    需要2毫米截面粗的,对折长为6.5厘米的方形皮带一条。(可以去老夏那里弄)
2
    需要到电子商店购买4.4V齐纳二极管(又称稳压二极管)一只,插件的玻璃二极管。外观和1N4148很像。
3
    需要6800UF,25V的超低ESR的电解电容一只(上好品质的品牌电解,比如正品松下的开关电源用电容也行,正品日化蓝壳音响用电解也可以)


目录

第一章,    常规布局三磁头闭环直驱卡座以雅佳GX75MKII为例剖析基本构成。
第二章,    双主导轴闭环走带系统到底是增大磁带对磁头的张力还是减小了张力???
第三章,    在调节方位角等诸元之前应该完成的一些基础前提调整。
第四章,    机芯是怎么驱动的,雅佳机芯对位以及状态位校准的方法。
第五章,    通过改装,雅佳卡座磁头架持续性发抖通病的完美解决。
第六章,    GX75/95MKII音频电器性能全面调整.


第一章,    常规布局三磁头闭环直驱卡座以雅佳GX75MKII为例剖析基本构成。

通常在构造上,为了方便系统设计以及生产,制造,维护,保养等,磁带卡座的走带机构都会独立制成一个机械总成,俗称为机芯,通过螺丝锁定在机壳框架上。内部的电驱动部分以及信号传输部分通过引线出来和电路板相连接。
以下是蛋疼的雅佳机芯,其磁头引线从机壳里穿绕的方式叫做蛋疼钻孔法https://www.jdbbs.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face29.gif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550elp4ltnjdyneiejj.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非常方便,揭开磁带仓内部的保护罩上方的两个挂钩,向外一提就可以将真个保护罩揭开,注意磁带LED灯的引线。通常常规布局的三磁头闭环卡座的基本机械配置就呈现在眼前。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551jz8g8iljjd85p7nh.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552j5zhu3v65lwlvmm3.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这个什么叫常规布局呢?指的是抹音头位于两个主导轴的内侧,且同时录音磁头和放音磁头组合在一个整体的大磁头壳之内的布局,称为常规布局,这种布局为大多数三磁头闭环卡座所使用。除开常规布局之外,还有一些非常规布局的卡座,这并非本文所叙述的重点,因此放到以后其他文章讨论。闭环卡座多是单向走带,不能AB面翻带,类似中道那样的少数变态机型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552tagkl4nnebn3wefd.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虽然不同品牌卡座,不同系列的产品也许有些差异,但是八九不离十,大体的配置和构造都是相仿,该有什么基本都相差不多。
构成闭环走带系统的卡座,必须有两卷带轮两主导轴两压带轮(这不废话吗?别飞砖头,且听后面的),一般在机芯后上部中央,都是进倒带(卷带)电机的位置,卷带电机必然会牵动一套摆动靠轮,当需要进带或者录音放音的时候,卷带电机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因为摆动靠轮支架的弹性机构将靠轮紧贴在卷带电机摩擦齿轴上,因此靠轮臂被拖带着紧靠在卷带轮的轮盘上,导致电机旋转力被靠轮传递到卷带轮盘,卷带轮运动。卷带轮电机顺时针运动,则同理倒带轮顺时针旋转。有的卡座使用橡皮材料作为靠轮靠在粗糙的塑料卷带轮盘上,为了实现较大摩擦力有的卡座的电机轴是金属的带有摩擦纹路,有的则是塑料套上建立细齿轮,这种构造的一般倒带噪音很小,但是一旦橡胶靠轮硬化则容易打滑。有的卡座,比如SONY的卡座,干脆就直接用齿轮对齿轮,这种构造倒带噪音稍微大些,但是只要齿轮不裂成几瓣是永远不用维护的,永不打滑的。https://www.jdbbs.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face75.gif

借用以前另一论坛老贴的图  GX95/75MKII,7100 9100的无声方式,最低噪音潜艇级别。较好的磁带倒带中机械声音非常非常顺滑和微小,类似科幻片中常见的一种音效声,恐怖!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807nimumz0p2f3uov3p.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借用以前另一论坛老贴的图  某其他卡座电机轴套上塑料细齿轴增加摩擦力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833q03hxz3x3pbhzv0p.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借用以前另一论坛老贴的图  JVC931机芯倒带摆动齿轮构造。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923f6ltvfuljrrz2bzb.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整个倒带,进带,录放卷带,令卷带,供带两个轮子旋转的过程皆是由倒带/卷带电机完成,和加载电机无关,有的机器特意增加了一个卷带电机通过独立靠轮以供录放时候卷带轮旋转,倒带进带时候弹开靠轮机构。也有部分机芯直接在卷带,供带轮上建立独立的电机,以实现所谓的全直驱

我个人认为,看一个机芯的设计好不好,合理不合理,性能如何,先不要看磁头如何如何,最先看的一个是供带轮的阻尼系统,一个是主导轴的轴承座以及压带轮支架的构造,这个是构成稳定的闭环走带体系最核心的东西。雅佳这台卡座的主导轴的轴承基座是非常非常厚重的锌合金铸造而成,相当地厚实。有些品牌,有些机器的主导轴的轴承座居然是塑料的里面前后分别含着两个薄薄的铜轴套,在这点上还是雅佳厚道。雅佳的轴承臂设计有些问题,虽然也想厚实,但是感觉轴承臂内部的固定轴似乎过细过长,而且主轴金属似乎偏软有弹性,导致压带轮压上去的时候,难以有预见性的弹性角度位移,对压带轮的精确度造成致命的一击。
接下来,就是非常重要的供带轮阻尼系统。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553xz15izhumk5ffsui.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554bskwgfmzw806wka6.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555k26tz67d72mo22x6.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非常欣喜可庆的是,看到一台把供带轮阻尼搬到面上来的,可以随时维护和调节的机器。不少机器是把这部分隐藏到很深的内部去,要大卸八块才能看到这机构,更不用说维护,在这里要狠赞雅佳的设计,仔细看弹簧架,有两个挂钩位置,可以调整两档位置,具体将在下文第三章中详细说明。

中后期的卡座,一般都抛弃了机械式的磁带计数器,而采用了电子传感式的时间计数器,从卷带轮和供带轮上面采样取得两个轮子旋转的信息,并且通过单片机的运算,估计成分钟和秒,雅佳和其他机器有所不同的是,雅佳卡座将光学传感器安装到了面上,卷带轮后面的大轮上直接长出了5个遮挡片,用以遮挡对射光学传感器(图中画紫圈处),不解的是,为何雅佳不采用红外传感,而是直接采用可见红光来传感?放在这里看起来怪吓人的,象科幻片里面的机械,闪出点点红光的机器。其他很多机芯将两个轮子的传感器做到了机芯内部,冲压钢板的靠内部或者是机芯后方,所以不少机芯不拆解开是看不到这部分的。雅佳这种叫对射性光学传感器,也有些卡座是采用类似超薄随身听的那种反射型光学传感器。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555mo0j005a4o5msc6s.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剩下的就是一些诸如刹车机构的玩意。这些跟磁带走带性能关系不大,就不分析了。

将整个机芯分解下来。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556o29qgzemyyjhfrqr.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相比起超薄随身听之类的啥米碗糕的,靠!这大机芯的辫子可真TM多哇!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557jzza5a2o32x4j4jp.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说实话,相比其它一些直接就是白白的锈迹斑斑满是黑指纹的镀锌钢板的机芯来说,雅佳这机芯是准备故意拆来给人秀着看的准备,金属表面处理可算是工艺品级别的了。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558hj9y3a3jgp0jjaye.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出仓盖的滑动轨道并不是向着轴心的标准扇形,其实这个是为了完成仓盖复杂的弹出动作的。这个仓门可不是简单的扇形张开。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559p4vr755qcccllcrr.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接下来,就是造成雅佳机芯通病的致命原因了,超巨型的加载电机,吃饱了撑着整这么大块头的加载电机,多数品牌的此类机芯都大体使用位于机芯内部的一个状态行程齿轮连动的电位器来实现控制系统对机器当前状态的判断。于是就需要两个电位器来校准行程状态齿轮连动电阻的高端和低端电压值给主板上的控制电路回馈参考。所以拆机者没有整明白这电位器的作用,就不要瞎鸡趴乱整胡乱拧一气。这一瞎拧,搞不着说不定磁头架都不能抬起来,仓门只开一半等。https://www.jdbbs.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jdbbs167.gif具体校准和调节请看下面第五章。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600qfyozawx9m66y1jf.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鸡屁股是长这模样的。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601kinimniaqommiikn.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说到电控卡座,加载皮带很多玩家随便换上一条能正常开门关门的就满足了,OK了,其实不然,加载皮带过细,不仅寿命无法保证,说不定每隔一两年就要换一次,更重要的是无法确保机械状态位置的锁定/锁死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之上,这玩意不同于录像机或者DAT机,磁带卡座一切都靠操蛋的可变电阻来传感控制,行程过程当中完全没有任何着力点,因此加载电机上的传动皮带同时也起到机械阻尼卡滞器/锁定器的作用,如果皮带没有粗壮和足够的力道,那是无法完成锁定/锁死的任务的,当然,必须要吃饱了撑地一样选用块头很大很大的电机来做加载电机,因为大型电机的磁极吸引导致的转动卡滞力加上粗短的皮带,正好可以成为锁定/锁死最简单最低成本最不动脑筋的机械方案,也是造成后面第五章所叙述的通病的病根。DAT或者录像机可是绝对不能用这方法来整的。后期的录像机以及计算机DDS机,以及SONY TCD-D8,是采用螺杆齿轮来带动状态齿轮,螺杆齿轮天生就是锁死的好东西。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602lgfm1b231bf0bxsz.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两个压带轮的力矩就是由两个弹簧来决定的,一个大,一个小。扁平传动皮带虽然可以使用很久不必更换,但是并不等于随它个便,脏兮兮的就让它就这样下去,表面粘结的灰积累成硬壳的话,是会对磁带走带的抖晃率造成可听的影响的,不是危言怂听,皮带都起硬壳了,硬壳分布不均匀的话………,所以机器我后面用酒精玩命地蹭干净,变得黑黝黝刚出厂般乌黑。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603x1qx8kdvrmxj1k21.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下图就是机芯调整最核心的部分,两个对位缺口标示,两个状态齿轮必须对准。还有就是展示下机械状态/位置传感电位器,说日本的厂家也太逗了,这个古老的机芯控制方式早就过时很久了,而且可靠性很差,都说日本企业是一坑蹲终身,典型的大锅饭,末代超薄随身听的控制方式似乎更加可靠先进。录像机,DATDDS等机器不使用电位器,而是采用了金属触点盘来作为状态到位的依据,可靠性高。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625vrqrtwem0wf2dvsd.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电位器,就是这个可变电阻,必须要保证状态完美,机芯才不至于抽风,保养还要注意平常的工作环境,这个电位器还有开放式的缺口,在图中指示的位置,可以往里面注入菲力普清洁润滑剂。(千万别用WD40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627bxkx24xxx5f5fs0p.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从底部查看这厉害的磁头,在三磁头系统中,录音磁头可以调整相对于放音磁头位置和角度的机型真的不多见,中道,JVC,还有就是这个雅佳了,还有其它的吗?从这个角度看下去,这个金属片的内部固定可非常复杂,有螺丝座,板簧等,可以调整方位角,整体平行移动位置。在大磁头座里面建立了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小录音专用磁头座,这一部分精致细腻,内部零件小巧。要从底部往里才能看地到。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4628kz58rrdfb3dz3hf6.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第二章,    双主导轴闭环走带系统到底是增大磁带对磁头的张力还是减小了张力???

之前看过无数文章,观点,论调,都说两个主导轴的机器,磁带在两个具有速度差的主导轴内被夹紧,张力变得很大很大,以及磁带会因此紧绷在磁头上,以及诸如比起单主导轴机器更绷紧磁带到磁头之类的观点云云!

还是那句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https://www.jdbbs.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jdbbs146.gif
直接把一盘SONY EF60磁带给钻出一个大大的缺口,正好露出磁头和磁带,当它在播放的时候,一根牙签伸进去到磁头左边的小空隙处(抹音磁头到录音磁头之间的一段),轻轻往下方压一压正在运行的磁带,你就知道究竟绷地紧不紧。更重要的而是,如果在同一时刻,你另一只手用一把一字螺丝刀,把副压带轮往下压,让副压带轮丧失作用,然后再用牙签试探下磁头左边空隙处(抹音磁头到录音磁头之间的一段)的磁带,然后比较一下,结论是不是闭环走带系统内,实质上是降低了磁带对磁头的张力力矩。这是客观事实的验证结论。
实际上,闭环走带系统的设计目的,并非是为了建立更加绷紧的磁带对磁头的压力,相反,是为了建立了一个恒定不变的弱张力加载在磁头上。
这个要从单主导轴的机构说起,磁带在走带一开始,供带轮上的磁带盘直径最大,而供带盘提供的阻尼力是恒定的,因此磁带在头部开始的时候供带盘阻尼力造成的磁带对磁头的绷紧程度要远远比磁带走到最末尾的时候要小很多,磁带走到越末尾,磁带对磁头的绷紧度越高。并且单主导轴的机器,对那种带盒有问题,或者磁带在带盒内供带一侧总是不确定地摩擦带盒产生不确定性的随机阻力和颤抖,轻者影响走带稳定度,重者造成耳朵明显听到的抖晃率。
因此,建立闭环双主导轴机构,将在两个密闭的主导轴内的磁带上建立一个隔绝外部力学影响的密闭空间,在此段磁带上,相对磁头的张力是恒定也很稳定的小张力,无论磁带是位于头部,还是尾部。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5349spym2ddt1b022d0a.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5350j3pgtmkedoaglewg.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第三章,    在调节方位角等诸元之前应该完成的一些基础前提调整。

看到不少有关调校7100 9100之类的贴,几年前这些老贴,老老贴很多,几乎一上来就是直接拧磁头架上的螺丝,教人如何调方位角,倾角,高度之类的云云。但是要知道别看磁带似乎很简单,在三磁头并且闭环走带系统中,是个力学的大杂烩,各种力以及接触点的关系错综复杂,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动手要搞方位角之前,其实是要先做足火力准备的,在没有前提条件下就胡乱调一通,练武不练功,调完一场空。

第一准备:供带轮阻尼力。
在之上的机芯总体结构介绍文章中,有提到供带轮的阻尼调节弹簧,这个机器上面有两档可调,出厂默认是把弹簧挂钩给钩到力矩偏小的位置,就是上面的那个档,我后来经过调整,确认是将挂钩给钩到下面的那个档,适当增大力矩为最合适。
有人会问了,闭环走带,闭环走带,把磁带闭在两个主导轴内前拉后扯,还需要什么劳什子的供带轮张力哇??我觉得很多人对闭环走带的理解有些失误之处,严格来说,闭环走带系统也是需要供带轮提供一个反向的力矩,这个力矩同单主导轴的非闭环系统所起到的作用和任务是本质不同的,它并不是为了形成一种对磁头的张力,而是为了给副压带轮上的磁带提供一个正确的入轨力矩。防止磁带在副压带轮上面因为副压带轮和主导轴微小的公差倾角造成磁带上的受力分布的不均匀。
看下图就明白了。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5629igt4q264c0m5bjm1.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第二准备:磁头突出量。

   
先前看过不少前辈发出雅佳维修手册的这张图片,大多讲了b,c,d三颗螺丝如何如何调整,却没有讲出螺丝a是干啥用的,其实在调机之前,最先要考虑的是磁头突出量的问题,什么是磁头突出量?就是在磁带运行的时候,磁头伸入到磁带壳里面的具体长度是多少,这个指标相当地重要,也非常容易被人忽视,问题是雅佳的糟糕的通病,再加上磁头突出调节机构设计过于简单草率,我敢说诸位十台雅佳,九台的磁头突出量已经不够了。因为这种简单的构造,就是后面一个杠杆机构翘一个铁片,铁片上搞颗螺丝孔,前面的磁头架铁片上留一个长活动的槽,通过螺丝锁紧在活动槽上,可以在活动槽的允许范围内决定磁头架的高度位置,可是雅佳这螺丝真没旋紧呢!虽然还装模做样上了螺丝胶,但是紧固力根本不够,时间一长,磁头架就沉下去了,其实根据我实际的检验,应该把磁头架升到最上的极限(就是把螺丝固定在活动槽的最底部),才能保证磁头伸入量达到一般卡座的通常标准。而下面第二张图,则是雅佳出厂调试时候所使用的标准磁头突出量检测带(AJ-751180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5736tv60vhiis9qmqm66.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5805luzu1uvnitu810p1.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如果有人又问了,磁头只要顶到绒片了不就能响了,要突进这么多干什么?可以稍微动头脑想一下可以不??这个又不是普通的录音机磁头,录放音一体磁头左右两声道全都由两条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两缝隙来完成,那录音机磁头的缝隙正正好对应磁带盒绒片的最最中央的位置,深一点浅一点当然能响!问题是咱们现在看到的是录音头和放音头分离式的结构耶!录音头缝隙在前面,放音头在后面,隔个老远的距离,磁带盒绒片最中央位置压不到缝隙上耶!你不突进深入点,磁带如果没有以一个大角度半包饶到磁头上,录放两磁头的缝隙能碰到个啥哇!况且前面也分析过了,闭环走带的闭环内部是小张力,轻压力的,磁带包饶角就尤为重要,否则磁带就贴不紧,甚至可以没有声音了。

第三准备:以磁头量规归零机械,再以镜带和僵硬的压带轮调整到理想的万带不绞,永不绞带的磁带通路。
这一部分文字量相当多,考虑到本文的文字信息量已经非常巨大,所以另立一独立文章来讨论。

做好以上三种准备之后,才能开始磁头方位角,倾角,高度等调节,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前提条件嘛!




第四章,    机芯是怎么驱动的,雅佳机芯对位以及状态位校准的方法。
从第一章,常规布局的三磁头闭环卡座的机芯构造中可以看到机芯上有两个状态齿轮是有对位标记的,正如同录像机,DAT机一样,状态轮必须和另外的连动机构的特定卡齿咬合,才能确保机芯动作正确,有些二手机器,因前人胡乱拆装导致状态齿轮错位,但是也能够勉强动作,执行录放/倒带等工作,但是对于机芯的性能发挥(磁头架可能没抬升完全,压带轮没压到位),寿命(可能某些部位使劲卡齿易老化损坏)都有不利的影响。
使用一只可变电阻(电位器)来执行对机芯状态的监控反馈,实在不是一个高可靠性的方案,也不够先进。但是人家就这么设计了,咱就这么将就吧。

第一节,    分析机芯状态回馈方式

通常采用可变电阻反馈状态的机芯,其可变电阻(电位器)一般都固定在一个特定的支架上,电位器的转动轴上安装有一齿轮,咬合一个大的状态齿轮盘,状态齿轮盘正反面上都存在特有的槽道和导轨,通过旋转这个状态齿轮盘到特定的角度,上面的槽道和导轨引导一些连杆到特定位置,从而按照顺序让机芯执行关闭仓门—--》关好仓门但是磁头架落底(停止,倒带,快进状态)----》半抬升磁头架但是压带轮松开(快速选曲状态)----》全部抬升磁头架且压带轮全力压上(录音,播放状态)。每当状态轮旋转都同时带动电位器旋转,因此电位器的电阻值跟随状态轮而变化,主板上控制电路加载在电位器上的电压随之变化,向主板控制电路传递回馈电压信号。

第二节,    雅佳卡座机芯机械对位的方法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05929ooufyd5i5xbii85t.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照片中,可以看到状态齿轮对位缺口和电位器齿轮对位缺口。
先用手转动加载电机的皮带轮,将状态齿轮旋转出到如下图的状态。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10006zqti7qki712bz81p.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同时再用手电照进去到电位器齿轮对位缺口位置,你应该看到如下图的样子,有个十字的箭头要指向对位缺口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10035uygbzwg8zpfkeviv.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如果你发现你的机芯确实对不上的话,那就是错位状态,只能通过拆卸和重新调整装配了。拆卸的方法按下图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10055uzjw788hhljgzsje.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拆掉后电路板架之后,拆出飞轮,然后使用专用的分解马蹄卡簧用的卡钳将套在主导轴座上的卡簧弄掉,这步骤小心别伤到状态齿轮,状态齿轮完蛋了估计你也难弄到替换品,整个机芯就嗝屁了。所以万分小心。对位完成后要给状态轮上些打印机用硅脂膏,不要用黄油,之后小心装配好。



第三节,    校准雅佳卡座机芯回馈电压的方法

这个机器拿回家到手,任何有心的玩家都会担心害怕以前的主人是否会瞎鸡趴乱整调乱了内部的参数,你不能按照原厂出厂的性能把玩这机器,这个人与人之间不信任哇!…………于是整日茶饭不香,神魂颠倒。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10127cmj01fz1cj8b02mz.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1
    首先要关闭卡座电源,然后用烙铁焊开加载电机的随便一根引线,目的是别让加载电机跑起来,然后看上图所示意,将加载皮带轮往A方向拨动到底,拨到轮子不能动的地步,打开卡座电源,将万用表打到电压档,黑表笔用鳄鱼夹连接到机壳,红表笔点在机芯屁股的电路板VR1VR2电位旁边的一个三芯插座的中央引脚上。调整VR2电阻并且读取数值,调整到1.13VGX95/75MKII)(如果是GX95/75则是1.145V)。
2
    关闭电源,将加载皮带轮往B方向拨动到底,拨到轮子不能动的地步,打开卡座电源,调整VR1电阻并且读取万用表数值,调整到9.08VGX95/75MKII)(如果是GX95/75则是9.19V)。
3
    重复上述第一,第二步骤,因为VR1调整完后又会影响到VR2VR2调整完又会影响到VR1,所以要反复调整,直到向两个方向转动到底,不用调整VR1VR2都可以量出精确的两个数值,这样子才能停手(累吧)。
4
    关闭卡座电源,焊接回拆掉的电线。
5
    卸下磁带仓盖,以及卡座的前面板。
6
    a打开卡座电源。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10157m09780hpbnd99ml7.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B,
看上图,非常小心地缓慢调节VR1电位器,会发现加载电机会自己转动状态齿轮,这时候要小心地调节VR1,直到状态齿轮的一个小缺口B和机芯铁皮的一个小缺口A点处于对准的状态。要在停止模式下调整(这个图是你眼睛往下盯着机芯的底部的样子,具体看第一章机芯构造就可以找到这个部位)
C
,摁动面板上的IPLS开关,点亮屏幕上的IPLS标志。
D,
STOP停止模式下转动两个卷带轮来检查刹车机构工作是否正常。当刹车是正常的时候,转动卷带轮是不能往顺时针方向转,而供带轮是不能向逆时针方向转。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10225nqq6dd615u1nyxwy.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第四节,    控制主板对机芯的驱动电路分析

前面已经粗略分析了机芯的机械部分工作的情况,状态齿轮是非常关键的机械部件,那么是什么导致状态齿轮盘旋转的呢?是加载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一个大变速齿轮来带动的。主板上的驱动电路,只能说是半数字控制,主要任务就是知晓这个状态轮的旋转角度和位置,并且通电驱动这个状态齿轮到指定位置,以及促使倒带/快进/卷带电机的正反转,以及控制到合适的旋转速度。并且监视两个卷带/供带轮的旋转计数,并计算换算成时间并且显示在屏幕。
看下图所示。


电路图中,黄圈所指为处理器指令输出,处理器对各种状态都由独立的引脚输出,开关相应的三极管来控制切换到哪个基准电阻开始工作。比如说STOP引脚为高电平,则2.87K电阻和R416电阻组成分压器,给IC302的第六脚反向输入端建立一个基准电压源,来自机芯的状态电位器输出电压输入到IC302的第5脚正向输入端,则在IC302的第7脚输出相应的比较结果,由于是负反馈型的比较器,所以其电压翻转过程没有那么剧烈(它必须这么设计)。
后面的深蓝框内的差值锁定器还有个R423R424R425三个电阻组成的两端式分压器,R424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运放的正向输入端,这么搞的目的是什么?打个比方,说某选美比赛,这个选美女的要求是必须要1718之间的,于是选美的报名处的经理拿了个两个棍子立在那里,一根棍子17,一根棍子18,碰见个子比17的矮的女人,一边去。碰见个子比18的还要高的女人,一边去,其余的美女恭喜你入选比赛资格了!
就是说,碰到了在一定容许范围内的电压,IC303的第1脚和第7脚将分别输出一个高,一个低的电平,第7脚输出逻辑电平被TR406三极管给反向了,因此等同于输出两个相同的同高或者同低的电平。
这就是说,当状态齿轮旋转到一个特定位置,打个比方说旋转角度到65.3度到66.2度这个跨度之间,容许偏移角度为0.9度,容许偏移误差角度范围大小由R424R420两个电阻大小决定,两个运放给电机驱动模块LB1649输出同高或者同低的逻辑信号,根据LB1649的资料,第2脚和第11脚是逻辑输入脚,真值表表明当这两个脚输入同是高电平或者同是低电平的时候,电机输出端子关闭,不输出任何驱动电压,电机停止运转。因此STOP引脚为高电平,状态齿轮处于静止不动状态。IC302的第1脚还专门采样输出给处理器做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处理器就会紧急保护,保护方法是直接把第12脚拉低到地。

一旦PLAY引脚为高电平,处理器也会让STOP脚为低电平,PLAY引脚导致5.36K电阻和R416电阻组成分压器,IC302的第6脚和机芯输入的状态电位器的比较电压明显存在不同,因此IC302的第7脚彻底失衡,IC303的第7和第1脚输出逻辑彻底翻转,给LB1649的逻辑输入脚一个高,一个低,导致电机驱动模块内部输出驱动电压,驱动电机旋转,旋转方向正好是让状态齿轮朝着PLAY状态的方向跑,等到跑到了PLAY的角度,内部锁定器又平衡了,选美比赛又筛选出美女了,皆大欢喜了,电机停止了,蹦大的电机磁极和粗壮的皮带锁死了状态轮(小心,下文所说的该死的通病就在于此),卡座开始PLAY的工作。

LB1649
的电机输出的电压驱动强弱是有伺服输出功能的,加载电机的快慢调节可以由第12脚的外接齐纳二极管的反向电压值来确定。快进/倒带/录放走带电机的快慢,由第6脚的外接齐纳管决定。

切换到其他工作模式与此类似。快进快倒走带的卷带轮驱动也在这个LB1649模块上,驱动原理大体相同。





第五章,    通过改装,雅佳卡座磁头架持续性发抖通病的完美解决。
不知道有多少人感觉到在雅佳卡座里倒带的时候,会听机芯里传出几秒或者十几秒钟不等的轻微的供供供供的声音?或者在刚刚打开电源的时候机芯也偶尔会出现这种轻微供供供供的声音。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机芯这种莫名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如果有人卸下磁带外盖的时候,会发现机芯在传出这种声音的时候,尤其是倒带,快进的时候,磁头架子居然在反复地上下小幅度颤抖!我滴娘耶!!原来声音是从这里来的。有兴趣打开机箱上盖,会发现每次出现这种声音的时候,加载电机会反复反复正反正反的小角度转动,发抽一样!
综合第一章雅佳卡座机芯的通常构造,以及第四章卡座机芯的驱动来说,可以看出雅佳机芯设计上的一个问题,为了执行锁定/锁死的任务,加载电机的块头简直是异常巨大,那你知道里面的转子重量是多少,可以产生多么巨大的惯性?刚刚生产出来的机芯,由于内部的机械部分还没磨合,运转比较干涩,尚可阻挡加载电机的惯性,一下子从90年代中页到了现在,二十几年过去了,机芯内部经过了无数磨合,简直润滑透顶,加载皮带早就老化了,后面替换皮带的人说不定随便捡一根细细的给你套上去。接下来就给你分析为何这样磁头架就发抖发抽了。
第四章说了,控制电路输出指令之后,都是模拟电路了,之所谓半数控。二十多年的老机芯润滑过了头,每当LB1649接收到停止的指令,
问题是,电停了,加载电机巨大的转子不听话啊,卖你机器的人随便套上的细皮带也牵不住,随着惯性任性继续给你转啊!转过头啦!完蛋啦,机芯状态电位器反馈回来的电压也过头了,这下咋办,赶快往反方向拉回吧!妈呀,又过头了!这下咋办?再反过来再拉一拉吧@@@@@如此反反复复,直到停止在容许角度差值范围内。额滴神啊!!https://www.jdbbs.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dizzy.gif

反复发抖造成的危害:磁头架反复上下窜动,首当其冲是磁头突出量调整螺丝固定的磁头突出量,磁头架整体下陷,导致磁带无法包饶磁头上部分到需要的必要角度。三角定位磁头螺丝受损,位置偏移。以及磁头滑板的固定/限位装置磨损。塑料状态齿轮磨损。

问题的解决方法:由于老机芯经过了二十余年的磨合,已经过于润滑,无法通过内部的增大阻尼来限制电机,加载皮带必须是2毫米粗,6.5或者6的对折长度。另外,鉴于雅佳卡座进出仓的速度过猛,磁头加载响应速度相比其它品牌的同类产品来说过快了,对机件的寿命也没有好处,综合各方面考虑,最佳的方案乃是大幅度降低加载电机的转速。这样就降低了惯性,电机冲过头的现象可以有效杜绝。
看下图,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10306hxwwoxm75jy5y2im.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于是,我就替换了LB1649旁边的D304 齐纳二极管,原厂的是7.5V参数,我换的是4.4V,经过实际检测,我之前担心加载电机减速后,仓门是否会关不上乃是多余,因为LB1649乃是电压伺服输出,遇到阻力会自动加压以确保电机转速,所以即便仓门关上速度慢下来,所有动作都非常恒速。给了意外的惊喜是,机器用起来变得异常优雅安静。原先开关仓门象猛张飞,发出哐哐的噪声,现在非常缓慢地柔和的无声无息地关闭仓门,给人以用破卡车升级高档轿车的感觉。而且执行播放,倒带等状态切换的时候,声音无声无息,静谧空间,再无供供供供的声音滋扰,给人踏实的可靠的感觉。真不错!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当我无意识随便量一下LB1649的电源电压的时候,不量不知道,一量吓一跳,电路图标称是14V,实际测量是15.8V,而电源板上面的黄壳电容是耐压仅16V4700UF电解,简直就是一颗隐性的定时炸弹,要命哇!啥时候爆炸了可完蛋了,赶快连接上示波器查看电机启动的时候电源的情况,一量眼都吓眯了,电机启动瞬间,反冲到电源上的逆向电压竟然高出电源45V的瞬间扰动,赶紧一个字
必须用低ESR的牛B电解吸收两个电机的反冲电压阶跃。耐压25V即可,当然我买的是35V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10336j1nlbi8fnbaym83f.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第六章,    GX75/95MKII音频电器性能全面调整.
卡座重要的是录磁带的标准性,严肃性。电器性能不可不校准好,否则录出的磁带无法达到厂家原先设计的性能水准。

雅佳的服务手册搞地不错,不用罗鸡八说的一堆文字,直接用个拼图来形象地完成,就如同逛动物园看的那种简单易懂的招牌一样,咳!现代人都没耐性愿意阅读,看字了。
看下图

还是要讲下方便,左上角第一个框说明了测试条件,往下第二个框说明了每个格子内的格式和解释,每个格子分为4个内容部分,具体是什么看框说的。注意每个框左上角的序号,这是指导你第一步该干啥,第二步该干啥的,免的先穿好了外裤却发现内裤还在床上。
由于雅佳的所有手册均未写明一些关键前提参数,所以在这里公布,雅佳GX95,GX95MKII,GX75GX75MKII,7100系列,9100系列的卡座的电平表头的参考电平是0.775V,雅佳卡座工厂内部的AT系列测试磁带的电平测试磁带参考磁平为250nwb/m。如果你不能找到如下所述的雅佳原厂AT测试磁带,可以从市面上寻找参考磁平为250nwb/m的类似测试磁带替代。但是具体信号强度的dB和卡座测试的电压换算得自行计算。GX95 GX95MKII,9100系列,第4步骤带速调节省略,其余同。
https://att.jd-bbs.com/forum/201702/17/210514p153uy111dd18g1u.jpg<ignore_js_op style="overflow-wrap: break-word;">

 

posted @ 2021-07-26 15:25  merrynuts  阅读(1690)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