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这只是对物理层的简单总结,里面省略了大部分内容

1.什么是物理层?

答:物理层主要考虑的是在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可以将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一些特性,即:

1.机械特性(接线器硬件) 2.电气特性(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4.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数字通信的基础知识

  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一个数据通信模型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

      发送器:源点生成的数字比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目的系统一般也包括两部分: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输过来的信号

      终点:从接收器获取传输来的比特流数据

  通信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消息。 数据是运送消息的实体,通常为有意义的符号序列。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表现形式;信号可分为两大类:模拟信号(连续信号)、数字信号(离散信号)

  2.信道(channel)

  信道用来表示向某一方向发送信息的媒体,一条通信电路往往包含一条通信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从信息的交互方式来看,可以有以下三种方式:

    1.单向通信(单工通信)

    2.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3.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

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1.导引型传输媒体

    1.双绞线

    2.同轴电缆

    3.光缆

  2.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如无线电、短波通信、卫星通信等

4.信道复用技术

  复用(multiplexing)是多个发送端通过一个复用器能够使用同一条通信信道

  分用是多个接收端通过一个分用器能够从同一条通信信道中接受不同的数据

常用的复用: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所有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始终占用带宽,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用户并不始终占用带宽,而是周期性占用,在不同的时间占用相同的带宽资源

统计时分复用STDM(Statistic TDM):改进的时分复用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光的频分复用(光纤技术)

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另一种共享信道的方法,每个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

5.宽带接入技术

  1.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数字业务。

  2.光纤同轴混合网(HFC 网)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Hybrid Fiber Coax)是在无线电视网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居民宽带接入网。

  3.FTTx技术

    光纤到户FTTx(Fiber to the Home)

 

posted @ 2015-11-24 10:03  千个太阳在手中  阅读(24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