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线程

1. 多线程(多线程的引入)
* 1.什么是线程
* 线程是程序执行的一条路径, 一个进程中可以包含多条线程
* 多线程并发执行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 可以同时完成多项工作
* 2.多线程的应用场景
* 红蜘蛛同时共享屏幕给多个电脑
* 迅雷开启多条线程一起下载
* QQ同时和多个人一起视频
* 服务器同时处理多个客户端请求

2. 多线程(多线程并行和并发的区别)(了解)
* 并行就是两个任务同时运行,就是甲任务进行的同时,乙任务也在进行。(需要多核CPU)
* 并发是指两个任务都请求运行,而处理器只能按受一个任务,就把这两个任务安排轮流进行,由于时间间隔较短,使人感觉两个任务都在运行。
* 比如我跟两个网友聊天,左手操作一个电脑跟甲聊,同时右手用另一台电脑跟乙聊天,这就叫并行。
* 如果用一台电脑我先给甲发个消息,然后立刻再给乙发消息,然后再跟甲聊,再跟乙聊。这就叫并发。

 

3. 多线程(Java程序运行原理和JVM的启动是多线程的吗)(了解)
* A:Java程序运行原理
* Java命令会启动java虚拟机,启动JVM,等于启动了一个应用程序,也就是启动了一个进程。该进程会自动启动一个 “主线程” ,然后主线程去调用某个类的 main 方法。

* B:JVM的启动是多线程的吗
* JVM启动至少启动了垃圾回收线程和主线程,所以是多线程的。

 

4. 多线程(多线程程序实现的方式1)(掌握)
* 1.继承Thread
* 定义类继承Thread
* 重写run方法
* 把新线程要做的事写在run方法中
* 创建线程对象
* 开启新线程, 内部会自动执行run方法

public class Demo2_Thread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 mt = new MyThread();    //4,创建自定义类的对象
        //mt.run(); //注意:如果这里是调用的run方法,则只是在main中执行一个类方法,并没有启动线程,只有stat才是启动。 
        mt.start();    //5,开启线程

        for(int i = 0; i < 3000; i++) {
        System.out.println("bb");
        }
    }
}

 

5. 多线程(多线程程序实现的方式2)(掌握)
* 2.实现Runnable
* 定义类实现Runnable接口
* 实现run方法
* 把新线程要做的事写在run方法中
* 创建自定义的Runnable的子类对象
* 创建Thread对象, 传入Runnable
* 调用start()开启新线程, 内部会自动调用Runnable的run()方法

public class Demo3_Runnable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Runnable mr = new MyRunnable();    //4,创建自定义类对象
        //Runnable target = new MyRunnable();
        Thread t = new Thread(mr);    //5,将其当作参数传递给Thread的构造函数
        t.start();    //6,开启线程

        for(int i = 0; i < 3000; i++) {
        System.out.println("bb");
        }
    }
}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1,自定义类实现Runnable接口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2,重写run方法
        for(int i = 0; i < 3000; i++) {    //3,将要执行的代码,写在run方法中
            System.out.println("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
    }
}

 

6. 多线程(实现Runnable的原理)(了解)

* 查看源码
* 1,看Thread类的构造函数,传递了Runnable接口的引用
* 2,通过init()方法找到传递的target给成员变量的target赋值
* 3,查看run方法,发现run方法中有判断,如果target不为null就会调用Runnable接口子类对象的run方法

 

7. 多线程(两种方式的区别)(掌握)
* 查看源码的区别:
* a.继承Thread : 由于子类重写了Thread类的run(), 当调用start()时, 直接找子类的run()方法
* b.实现Runnable : 构造函数中传入了Runnable的引用, 成员变量记住了它, start()调用run()方法时内部判断成员变量Runnable的引用是否为空, 不为空编译时看的是Runnable的run(),运行时执行的是子类的run()方法

* 继承Thread
* 好处是:可以直接使用Thread类中的方法,代码简单
* 弊端是:如果已经有了父类,就不能用这种方法
* 实现Runnable接口
* 好处是:即使自己定义的线程类有了父类也没关系,因为有了父类也可以实现接口,而且接口是可以多实现的
* 弊端是:不能直接使用Thread中的方法需要先获取到线程对象后,才能得到Thread的方法,代码复杂

 

8. 多线程(匿名内部类实现线程的两种方式)(掌握)
* 继承Thread类

new Thread() {    //1,new 类(){}继承这个类
    public void run() {    //2,重写run方法
        for(int i = 0; i < 3000; i++) {    //3,将要执行的代码,写在run方法中
            System.out.println("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
    }
}.start();

 

* 实现Runnable接口

new Thread(new Runnable(){    //1,new 接口(){}实现这个接口
    public void run() {    //2,重写run方法
        for(int i = 0; i < 3000; i++) {    //3,将要执行的代码,写在run方法中
        System.out.println("bb");
        }
    }
}).start();

 

9. 多线程(同步代码块)(掌握)
* 1.什么情况下需要同步
* 当多线程并发, 有多段代码同时执行时, 我们希望某一段代码执行的过程中CPU不要切换到其他线程工作. 这时就需要同步.
* 如果两段代码是同步的, 那么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段, 在一段代码没执行结束之前, 不会执行另外一段代码.
* 2.同步代码块
* 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加上一个锁对象来定义一段代码, 这就叫同步代码块
* 多个同步代码块如果使用相同的锁对象, 那么他们就是同步的

class Printer {
    Demo d = new Demo();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1() {
        synchronized(d){    //锁对象可以是任意对象,但是被锁的代码需要保证是同一把锁,不能用匿名对象
            System.out.print("A");
            System.out.print("P");
            System.out.print("L");
            System.out.print("E");
            System.out.print("X");
            System.out.print("\r\n");
        }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2() {    
        synchronized(d){    
            System.out.print("维");
            System.out.print("准");
            System.out.print("科");
            System.out.print("技");
            System.out.print("\r\n");
        }
    }
}

 

posted on 2017-11-22 10:55  maogefff  阅读(10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