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2工具使用
一、网页F12工具基本介绍
是浏览器自带的一个开发调试工具,因为可以用F12快捷键直接启动;
F12 作为浏览器的一部分,是数据收发的一端,抓取到的 HTTPs 报文分析排查故障。
1.1、启动F12
键盘按F12;
网页右击点击“检查”;
ctrl+shift+i 快捷键启动
1.2、F12快捷设置
可以选择停靠的位置;
可以选择语言;
可以切换手机模式;
二、element/查看器/元素
- 查看代码;
- 查看元素属性;
- 页面元素分析,可以选择箭头,定位页面;
- 查看和编辑网页的 HTML 结构 和 CSS 样式;
三、Network/网络
3.1、Network用途
- 记录所有网络请求(HTML、CSS、JS、API 等);
- 这个部分记录了前后端的交互;
- http请求消息:请求行(请求方法)、请求头、请求体 --客户端发送
- http响应消息:响应行(响应状态码),响应头,响应体 --服务器回应
3.2、Networ所包含的各元素的用途
- 抓到的报文分析:
- 状态:http的响应状态码:200 404 500 503 304 (重定向)
- 方法:http请求方法 - get post put patch
- 域名:服务器的域名或者IP+端口
- 文件和类型(启动器):html、css js png
- 发起者:请求怎么发起的,比如script:页面是由script脚本处理的时候发送的;
- 传输和大小:传输的文件及大小
详细报文内容:消息头,cookies,请求,响应,耗时
3.3、请求过滤
Fetch/xhr:
网站开发普遍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模式,数据交互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XHR 和 Fetch API 是两种最常见的方法,用于从 Web 服务器获取数据。XHR 是一种传统的数据请求方式,而 Fetch API 则代表了现代 Web 开发的新兴标准。
XHR
• 基于事件的回调模型(如 onreadystatechange)。
• 需要手动处理错误和超时。
• 代码较为复杂,尤其是处理异步流程时。
Fetch
• 基于 Promise 的现代语法,支持链式操作;
• 更易于读取和维护;
• 默认不抛出网络请求的错误(例如 HTTP 404 被认为是成功响应)。
WS:
全称 WebSocket,是 HTML5 开始提供的一种在单个 TCP 连接上进行全双工通讯的协议。
四、Application/应用面板
应用面板主要包含网站加载的所有资源信息,包括存储数据(Local Storage、Session Storage、IndexedDB、Web SQL、Cookies)、缓存数据、字体、图片、脚本、样式表等。
4.1、本地存储和会话存储
前端开发人员的前端设置,一旦数据保存到本地以后,就可以避免在向服务器请求数据,因此减少不必要的请求,减少数据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传输。提高浏览器的访问速度。
4.2、Cookie
下载到计算机上的小文件,比如访问过的链接,单击的按钮,登录信息机过去访问的页面。
五、Console/控制台
查看前端页面的报错。
通过JS代码或者命令行console.log()、console.warn() 和console.error()可以将日志信息输出到控制台
- console.log 显示一般的基本日志信息,当要显示的基本日志太多时可以使用console.group将相关的日志进行分组
- console.warn 显示带有黄色小图标的警告信息
- console.error 显示带有红色小图标的红色的错误信息
六、Performance/性能测试
监控网页的各种性能。
参考文档如下:
https://www.cnblogs.com/simpleness/p/17624412.html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Y4y1d73P?spm_id_from=333.788.player.switch&vd_source=a152087dca674715707126502292f55b&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