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驳——周玄毅

论反驳(备课过程中的杂感) 2011-12-02 12:32 |

一、日常生活中的“否定”绝大多数只是在绕开、回避、拒绝、搁置别人的观点并且固执己见

1、对于他人而言,这种“否定”并没有深入其 观点内部(你真的听懂对方在说什么,并且理解对方有道理的地方在哪里吗?如果不知道对方有道理的地方在哪里,也不可能很准确地抓住对方致命的漏洞。有一种 很贱的问题能弄死大多数辩手:“对方辩手,我方观点的合理之处在哪里?总不能一点道理都没有吧?”之所以这么贱,就是这个原因,之所以咄咄逼人经常会失去 观众缘,也是这个原因)

2、对于自己来说,这种“否定”并没有形成一个贯彻到自身的原则(很多老人带队的时候第一步都是教小辩手“不要听对 方在说什么”,否则就会输了气场,于是辩论就只剩下比气势比操作。试想,有多少人直的试着否定过自己的否定?很多看似嚣张的观点一遇到精准反驳就挂掉,这 就叫没留“后手”,气势汹汹其实色厉内荏。这就是为什么陪练队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当然,说到这一步只是老生常谈,真正的高度,是敢于否定自己,先 行一步告诉大家“我们证明不了钱产生了一切恶,我们甚至证明不了跟钱有关系的恶的本质原因是因为钱”,然后再来谈为什么钱虽然是个好东西,但是我们永远不 能放松警惕,否则这个看似奴仆的东西一定会翻身做主子,这条万能的大狗一定会回过头来咬你一口,如是而已)

 

二、进一步来说,真正的反驳是接纳并升华而不是拒斥。

1、 一以贯之地对待他人观点,这本身就是在反驳(基本上,所谓反驳只需要把对方的逻辑顺下来,再推导一下,你就会发现谬误就在其中。黄西也是这么说的——政府 把烟草税用于健康机构,所以抽烟就是在保护我的健康,这可以编成一个脱口秀的段子,也可以在辩论场上引发对于对方而言很难受的幽默效果。比较一下我自创的 一个笑话:“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大家都不扛枪,难道是火星人侵略咱们国家?”)

2、一以贯之地对待自己的 观点,这本身就是在论证(敢于否定自己的否定,才可以凭借诚意得到观众的心。你得先骂自己两句,才能小骂大帮忙,现在的问题是辩手都不敢质疑自己的观点, 导致现场上你其实是在死扛对方+观众,谁扛得住?神仙也不行!比如金秋电气VS新闻,评委天然就认为社会养老是大势所趋,你能怎么办?你只能先骂骂自己的 观点:“我们也不想养老都靠家庭啊,我们也想舒舒服服地把老人都推给社会啊”,然后再转过来讲“可是现在这个社会现实,把父母交给社会你放心吗?反正我是 不放心的”——这样打就会顺得多)

posted @ 2011-12-04 13:38  madonion  阅读(113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