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

http协议默认端口为80  https协议的端口是443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协议规定了浏览器和万维网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及用途规定了客户端给服务器发送内容的格式,也限定了服务器给客户端发送内容的格式

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的格式叫请求协议,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端的叫响应协议

特点:
  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
  http是无状态协议,请求数据发送后立即断开连接

请求协议的数据格式:

HTTP请求报文主要由请求行、请求头部、请求正文3部分组成。

请求行

由3部分组成,分别为:请求方法、URL以及协议版本,之间由空格分隔

请求方法有多种:GET、HEAD、PUT、POST、TRACE、OPTIONS,常用的有GET,POST

协议版本的格式为:HTTP/主版本号.次版本号,常用的有HTTP/1.0和HTTP/1.1

请求头部

请求头部为请求报文添加了一些附加信息,由“名/值”对组成,每行一对,名和值之间使用冒号分隔

User-Agent 发送请求的应用程序的名称

Host 接受请求的服务器地址,可以是ip:端口号 ,或者域名

Accept-Language  通知u服务端可以发送的语言

Accept-Encoding  通知服务端可以发送的数据压缩格式

Accep-Charset   通知服务端可以发送的编码格式

Connection    指定与连接相关的属性

请求体

请求头和请求体之间用两个换行符隔开

get请求:

http默认的请求方式就是get,它没有请求体,请求的数据放在浏览器的地址栏url后,大小必须在1K之内
使用get请求的场所:
  在地址栏输入url后,就是get请求
  点击页面上的超链接
  form,提交表单时,默认的就是get请求

post请求

post请求中,数据不会出现在地址栏中。数据的大小没有上限。post请求中有请求体。请求体中如果有中文,会使用url编码(避免发送特殊字符时产生歧义现象)
通过设置,可以使表单标签发送post请求
post请求的请求体中,有一个数据

refer,记录的数据是请求数据的来源,即请求数据是在哪一个url发送的,跳转到该页面前的url
content-length 请求体的长度
content-type 表单的数据类型,告知服务器以那种编码方式对数据进行编码

HTTP响应报文格式

HTTP响应报文主要由状态行、响应头部、响应正文3部分组成

状态码:

常用的状态码为:

200    响应成功

301   永久重定向,搜索引擎将删除源地址,保留重定向地址

302   暂时重定向

304   缓存文件未过期,还可以继续使用,无需再次重服务端获取

400   客户端请求语法错误,不能被服务器识别

403   服务器接受都请求,但是拒绝提供服务

404   请求资源不存在

500   服务器内部错误

响应头部:

为响应报文添加了一些附加信息。

server   服务器应用程序软件的名称和版本

Content-Type  响应正文的类型(图片or二进制字符串)

Content-Length  响应正文长度

等等。。。

响应数据:

响应数据和响应头部之间有一个空行

响应数据就是服务器发送的数据。

URI、URL的区别

URI全名为Uniform Resource In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用来唯一的标识一个资源,是一个通用的概念,URI由两个主要的子集URL和URN组成

URL全名为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通过描述资源的位置来标识资源

 

posted @ 2020-11-16 20:27  maday  阅读(14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