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 3

周三是一周中最轻松的一天,因为在前几周只有一节课。上午上了计算机网络,这门课讲了网络相关的知识,并且涉及到的概念比较多,所以上课听起来云里雾里的。今天主要讲了协议层次的物理层,由于总结前面的还有小测,老师也没有讲多少。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底层,负责在物理媒介上传输原始比特流。它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定义了电气、机械、过程和功能规范,确保数据通过物理介质可靠传输。
核心功能
比特流传输
将数据链路层的帧转换为比特流(0和1),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接收端将比特流还原为数据链路层可识别的数据。
物理介质管理
定义接口类型(如RJ-45、光纤接口)、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频谱)。
规定信号类型(电信号、光信号、电磁波)。
信号编码与调制
编码:将比特流转换为物理信号(如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如调幅AM、调频FM、调相PM)。
传输速率与同步
定义数据传输速率。
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同步。
物理拓扑结构
定义设备连接方式,如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等。

posted @ 2025-03-05 16:54  一如初见233  阅读(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