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
第一部分:
1.linux版本号(内核版本号):三部分组成:
A.B.C
A:主版本号
B:次版本号(奇数:开发版本 偶数:发行版本)
C:修订版本号(修订次数)
内核版本:3.6.28 3时主版本号 6:次版本号 28:修订了28次
先把3.6.28拷贝一份进行研发,并把版本号升级为3.7.01(在3.6.28基础上修复漏洞,开发新功能)
3.8.XX:下一个发行版本
开发--内测(修复漏洞,开发新功能)--公测--正式版本生成(正式上线)
[root@www ~]# 管理员登录
[zhangsan@www ~]$ 普通用户登录
root:当前登录的用户名
www:主机名
~:当前用户所处的目录(~代表用户宿主目录)
#:代表当前用户是管理员
$:代表当前登录用户是普通用户
2. shell的作用
shell:使用者,计算机交互接口(人机交互接口)
shell中输入命令,shell把命令传递给内核,内核把命令结果反馈给shell,人从shell中读取命令执行结果
内核:图形界面/字符界面
linux图形界面:
GNOME:linux默认图形界面,C语言开发
KDE:C++开发
xface:简化的图形界面
linux支持的shell:
bash:linux默认支持的shell
ksh
csh
Linux终端:多用户多任务系统
6个终端:ctrl+alt+F1-F6
Linux界面:
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接口(图形界面) 切换图形界面:ctrl+alt+F7
CLI: command line interface:命令行接口(字符界面)
命令格式等内容
命令提示符(prompt): [root@www ~] #
退出当前终端:exit
Linux使用凭证: 指纹/刷脸等 用户名和密码(用户获取资源权限的凭证)
root:linux默认管理员用户名
普通用户:
切换用户:su(switch user)
su命令:当root用户切换到普通用户时,不需要普通用户的密码;而当普通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时,需要提供root用户密码
root student
# su user_name
$ exit 退出当前用户
Linux命令格式:
命令字 [选项] [参数]:中括号表示可以省略
命令字:唯一的,实现某一项功能
选项:修改命令的执行方式(实现特定功能)
长选项:--引导,是一个单词(多个长选项不能组合)
短选项:-引导,是一个字符(多个短选项可以组合)
参数:命令作用的对象
3.Linux的3A认证:
认证机制:authentication
密码认证:
1.复杂性要求(数字,小写字母,大写字母,特殊符号至少三种)
2.密码长度(至少7位)
3.不要使用易记住密码(使用随机字符)
4.定期更改密码
5.重复密码的时间要长
授权机制:authorization
审计机制:audition(日志)
Linux登录信息:/etc/issue
4.Linux命令分类(type:查看Linux命令类型):
内部命令:shell自带的命令(pwd is a shell builtin:buildin关键字说明该命令是内部命令)
外部命令:在Linux文件系统中存在一个应用程序(mkdir is /bin/mkdir:有路径显示(外部命令) )
5.路径分类:
绝对路径:从根(/)开始的路径是绝对路径,linux系统中只有一个根
相对路径:以所处的工作目录为参照点 (.代表当前路径 ..代表上一级路径 ~代表登录用户的宿主目录)
6.ls(list):列出目录
-l(--long):以长格式显示
第一位:文件类型
-:代表普通文件(file)
d:代表目录(directory)
b:块设备(block):如硬盘,U盘等
c:字符设备(char):如键盘等
s:套接字文件(socket)
p:命名管道(pipe)
l:符号链接文件(symbolic link file )
第二到十位:权限位(rwx:读写执行)
234位:文件属主权限(owner)
567位:文件属组权限(group)
8910位:其他用户权限(other)
1:代表文件硬链接的次数
第一个root:代表文件属主(owner)
第二个root:代表文件属组(group)
1908226:文件的大小
2月 22 2021:文件最后被访问的时间戳(stat命令查看文件时间戳)
文件的时间戳:
access:访问的时间戳
modify:文件被修改时间戳(修改文件数据:添加删除数据等)
change:文件被更改时间戳(更改文件属性)
get-pip.py:文件名
-h:为文件大小添加单位
-a:显示目录下所有文件(包括. .. 以.开始的隐藏文件)
-A:和-a相同,但是不显示.和..
-R:递归显示目录中的内容(一并显示子目录中所有内容)
-r:逆序显示目录内容
-i:显示文件所在的inode节点(index node)
-d:显示目录本身的属性
环境变量:内存中的命名空间
PATH变量:存放系统命令路径,以冒号隔开
查看PATH变量:echo $PATH(Linux命令严格区分大小写)
如果在以上路径中没有找到相关命令(该命令为外部命令),提示用户command not found
如果一个命令在以上多个路径中存在,系统会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查找,查找到该命令后,后面的路径的不在查找
hash:查看命令缓存及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