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介绍:
Linux是基于Unix的开源免费,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
由于Linux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几乎成为程序代码运行的最佳系统环境。
为什么需要学Linux?
Windows存在一些不足:
1.个人用户正版windows需要收费
2. 系统长时间运行后,不稳定,变慢,容易死机
3. 且windows经常招到病毒攻击等
相反,上述windows的不足,恰好是另一款操作系统Linux的优势所在,这里
也列举一些Linux的优点:
1. 个人用户正版Linux不需要收费
2. 系统长时间运行后,还是比较稳定,比较快,不容易死机
3. 且Linux不常招到病毒攻击等
做为一个后端JavaEE程序员,通常在windows/MAC中开发完程序后,需要部
署到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稳定的服务器中运行,这台服务器上安装的不是
windows操作系统,而是Linux操作系统。
Linux常用的发行版本:
Ubuntu、centOS、Redhat等;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Linux:
1.安装虚拟机VMware;
2.在虚拟机中安装Linux;
Linux的目录结构:
Linux不像windows那样有盘符的概念,它的最高目录为根目录(用/表示)
/:系统根目录
root目录:超级管理员所在的目录,用~表示
home目录:普通用户所在的目录
etc:配置文件
usr:存放共享文件的 (装的软件基本都是在usr目录)
Linux客户端工具:SecureCRT
使用:新建连接-->新建会话-->输入ip地址
注意:使用CRT软件连接的时候, 需要输入的是:
服务器(虚拟机)的ip地址, 不是localhost.
CentOS的默认端口号是22
目录操作命令:
cd + 目录的路径:进入到该目录下
cd app 切换到app目录
cd .. 切换到上一层目录
cd / 切换到系统根目录
cd ~ 切换到用户主目录
cd - 切换到上一个所在目录(上一个操作的)
列出文件列表:
ls 展示当前目录下资源(不包含隐藏的文件)
ls -a 显示所有文件或目录(包含隐藏的文件), 文件带点的是隐藏文件
ls -l 展示文件的详细信息, 简写成 ll (1TB=1024G 1G=1024MB 1MB =1024KB 1KB = 1024Byte)
ll -h 友好显示文件大小
ll -ah 友好展示文件的详细信息(包含隐藏的文件)
创建目录和移除目录:
创建目录:
mkdir 目录名;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目录(看前缀,有d表示文件夹,没有则是文件)
例如:mkdir app --->创建app文件夹
mkdir -p 目录名/子目录; 级联创建目录(创建多级目录)
例如:mkdir –p app3/test ---> 级联创建app3以及test目录
移除目录:
rmdir 目录名; 注意这个命令只能移除空文件夹,当文件夹下有目录或者文件时,无法删除
显示当前目录的绝对路径:pwd
文件操作命令:
输入命令是可以用 table键补全
创建文件:
touch 文件名; ---> 创建文件
cat + 文件名: 查看文件信息;
more + 文件名: 分页查看文件信息; 按enter键查看下一行, 按 空格键 查看下一页;
ctrl + c: 退出查看;
less:用法和more类似;不同的是less可以通过PagegUp、PagegDown键来控制;
tail:
tail -n 文件名:查看文件的末尾几行;
tail -f 文件名:滚动的查看文件;
文件目录通用操作命令:
mv 移动文件:
mv + 文件 + 目录:移动文件到指定目录
mv + 文件 + 目录/文件名:移动文件到指定目录且重命名文件
mv + 目录 + 指定的目录:移动一个目录到指定的目录下
mv + 文件名 + 新文件名: 将文件重命名
cp 拷贝文件:
cp 文件 目录:将指定文件复制到指定目录下
cp 文件 目录/文件名:复制且重命名文件
cp 文件 新文件名 :当前目录下复制一个并命名
cp -r 目录 新目录:递归复制目录(复制非空目录)
rm删除文件:
rm 文件; 询问删除文件;
rm -f 文件; 不询问,直接删除
rm -r 目录; 删除目录(递归删除)
rm -rf 目录; 不询问递归删除(慎用)
rm -rf * 删除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
文件编辑器:
vi编辑器介绍:
vi编辑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统下标准的编辑器,对Unix及Linux系统的任何版本,vi编辑器是完全相同的;
编辑文件流程:
vi + 文件名:进入命令模式;
输入i 或者a 或者o进入编辑模式,编辑文件;
按住esc键退出编辑模式,进入命令模式;
输入:wq ---> 保存并退出
命令模式:对行进行操作 移动光标. 常用的命令:
yy:复制当前行
p:粘贴
dd:删除当前行
编辑模式:对具体的字符进行操作. 切换到插入模式:按 i键
底行模式:退出. 切换到底行模式 常用的命令:
:wq 保存并退出
:q 退出(不保存)
:q! 强制退出(不保存)
压缩解压:
打包: 将多个文件打包成一个特定文件, 文件扩展名一般是.tar
压缩: 将多个文件打包成一个特定文件并且做压缩处理, 文件扩展名一般是.gz
压缩:
tar -zcvf 打包并压缩后的文件名 要打包压缩的文件/目录
例如:tar -zcvf app.gz app --->压缩app文件夹
解压:
tar -xvf 压缩文件名; 解压到当前目录
tar -xvf 压缩文件名 -C /usr/local 解压到/usr/local目录
其他命令:
关机:halt (服务器很少关机)
重启:reboot
查看网卡:ifconfig
查看进程: ps -ef 查看所有进程
杀死进程: kill -9 + 进程号(pid): 杀死指定的进程
管道:命令1 | 命令2 解释:一个命令的输出,可以作为另一个命令的输入,至少有二个命令参与执行。
ps -ef | grep vi #在所有的进程里面筛选出和vi相关的进程;
rpm软件包管理器:
rpm介绍:
一种用于互联网下载包的打包及安装工具,它包含在某些Linux(CentOs)分发版中。
rpm常见的命令:
rpm -qa : 查询所有安装过的软件包
rpm -e --nodeps 删除的软件包名: 删除指定的安装包
rpm -ivh 包名 :安装rpm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