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社会工程卷2:解读肢体语言02手的语言

1. 手的语言
1.1. 在交流中对手的广泛而丰富的使用是人类独有的特点
1.2. 用双手来探索身边的世界
-
1.2.1. 外科医生会花费数百个小时训练双手,使之做到在拯救生命时精准无误
-
1.2.2. 音乐家则学习指位和击键的技巧
1.3. 人类是唯一能够用手进行有意义交流的生物
- 1.3.1. 无论你是一位多么熟练的演讲者,都需要借助双手让你的演讲更精彩
1.4. 手是大脑的镜子
- 1.4.1. 大脑所想不仅表现在面部,也表现在手上
1.5. 学会调整接近方式和非语言手部动作以适应你想加入的一方
-
1.5.1. 能够提升社会工程师的能力并让你成为充满魅力的沟通者
-
1.5.2. 看到别人温良羞怯,就让自己变得更温和安静
-
1.5.3. 看到别人自信满满,就调整自己的接近方式去适应对方
2. 用手交流
2.1. 当我们想到用手交流的时候,或许最先想到的就是手语
2.2. 在正常沟通的语境中,学习辨别、解读和使用这种形式的非语言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一名社会工程师来说也是如此
2.3. 起源
-
2.3.1. 非语言行为的起源在于该行为成为了人们交流风格中的一部分
-
2.3.2. 了解非语言行为的起源意味着,我们将通过他人(而非自己)的经历或起源来判断或观察非语言手部象征动作
2.4. 编码
-
2.4.1. 编码是指行为和含义间的关系
-
2.4.2. 无论象征动作看起来如何,通过行为可以判定是何种编码涉及其中
-
2.4.3. 固有编码的象征动作不仅仅是做出动作,还会把编码表现出来
2.5. 用法
-
2.5.1. 所谓用法是指何时使用非语言手部动作
-
2.5.2. 做出行为的外部条件、辅助性的语言行为,中转的信息内容,以及交流方式是交互式还是沟通式都会影响用法
2.6. 理解双手
-
2.6.1. 完美的练习造就完美
-
2.6.1.1. 不想让错误的练习助长了坏习惯
-
2.6.1.2. 观察得越多,就越注重线索含义的探究练习
-
2.6.1.3. 练习得越好,获取细小的线索对你来说就越容易
-
2.6.2. 通过使用自信度高但是平和的动作,能够缓和气氛,赢得双方的信任,进而建立密切关系
3. 象征动作
3.1. 一个包含了一个或两个词的简单短语的直接传译
3.2. 一个为团体、阶级或亚文化群所熟知的准确含义
3.3. 经常是有意地用来向他人传递特定的消息
3.4. 接收者知道其接收的象征动作是有意为之
3.5. 发送者对交流负责任
3.6. 大多数情况下,做动作的人是非常清楚自己使用的象征动作的
3.7. 了解起源可以帮助社会工程师在了解象征动作的基础上,理解人们说出的或者未说出的情绪状态
3.8. 对于象征动作及其起源的了解能够改变我们对他人情绪状态的理解
3.9. 通过使用基于他人所独有的象征动作,我们还可以有意或无意地改变别人的情绪状态
3.10. 虽然我们身体的很多部位都能做出象征动作,但是象征动作主要都发生在手部,其次是头部、脸部和躯干
4. 演示性动作
4.1. 演示性动作是指那些与演讲、措辞、内容、声调变化曲线及响度等时时密切相关的行为
4.2. 手势是一种能够强化我们所说的话的动作姿态
4.3. 它和象征动作有异曲同工之处,二者都是有意而为之,但演示性动作则更显得表面化一些
-
4.3.1. 演示性动作通常没有准确的语言意义
-
4.3.2. 演示性动作一般不会在没有对话的情况下使用
-
4.3.3. 只有说话者会做演示性动作,听者则不会
4.4. 演示性动作会因为使用者的心情、问题或者态度的变化而改变
- 4.4.1. 当人们在讲话或思考过程中感到尴尬时,演示性动作使用的频率会增加
4.5. 演示性动作类型和使用频率的突然改变,往往暗示着欺骗或者基准态的重大改变
- 4.5.1. 改变提醒社会工程师要对说话者给予更多注意
4.6. 类型
-
4.6.1. 发令动作,用来强调某个特殊的词或者短语
-
4.6.2. 表意动作,用来“速写”思路
-
4.6.3. 指示动作,用来指向物品、地点或事件
-
4.6.4. 节律运动,用来描述事件进行的步调
-
4.6.5. 空间运动,用于描述空间关系
-
4.6.6. 活动电影,用于描述身体运动或者非人类肢体运动
-
4.6.7. 象形动作,用于描述涉及的物体
-
4.6.8. 象征动作,用于阐明某事,甚至可以替代一句话或一个短语
4.7. 观察演示性动作不仅有趣,还能帮助社会工程师判定基准态,理解对方的想法并对情感触发点做出反应
4.8. 感情投资、厌倦、假装关切都可能让人们停止使用演示性动作
4.9. 在对话过程中,技术熟练的社会工程师会观察他们的目标对象的基准态以及任何与基准态相关的变化
5. 操纵性动作
5.1. 操纵性动作是指涉及对身体部位或衣着进行整饰的所有行为
5.2. 紧张、不适、习惯,或者对于放松的需求通常都会引发操纵性动作
5.3. 当你注意到一个人有操纵性动作时,不要机械地认为那一定代表欺骗
5.4. 寻找操纵性动作是观察对方基准态变化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 5.4.1. 观察对方的基准态变化能够帮助社会工程师发现对方情绪变化的迹象
5.5. 人们玩弄自己的头发、手或戒指的行为都是操纵性动作
- 5.5.1. 可以用来判断对方是在安抚自己还是感到非常紧张
5.6. 当人们感到紧张或者没把握时往往会搓手
-
5.6.1. 一名优秀的社会工程师可以判断出在此时是要进一步挖掘信息还是就此打住
-
5.6.2. 这都取决于所需要的情感层面是否到达
5.7. 另外一种能够体现紧张的手势是玩弄首饰、扣子或者其他衣着类物品
5.8. 操纵性动作存在于意识的边缘
-
5.8.1. 即便人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还是会因为潜意识的触发而开始做出操纵性动作
-
5.8.2. 在对话中,观察基准态及其变化能够对情绪内容变化的理解产生巨大的差异
5.9. 关注这些迹象能够帮助社会工程师在交流中占据优势,还能帮助我们判断自己的行为或者一系列问题是否让他人觉得不适
6. 高度自信的手部表现
6.1. 我们的双手是迷人的工具和沟通者
- 6.1.1. 同时也能暗示人们是否自信
6.2. 人们都喜欢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好,都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诉求
- 6.2.1. 适当地利用自我诉求能够让一个自信的人迅速建立起密切的关系
6.3. 尖塔形手势
-
6.3.1. 当人们用手指形成一个尖塔状时,就有了这个手部动作
-
6.3.2. 自信满满
-
6.3.3. 在某些情况下,尖塔形手势是表明领地的意思
-
6.3.4. 通常情况下,一旦觉得自己的领地受到威胁或者自信满满的时候,我们便会将指尖相抵的双手抬得越来越高直到双手背到脑后,手臂伸展开来
6.4. 拇指动作
-
6.4.1. 当某人觉得自己很重要,充满自信,感到很有把握或者想让周边的人安心时,往往会使用拇指动作
-
6.4.2. 拇指有时用来表示某人很自信或者某人试图表现高度自信
-
6.4.3. 会在商人、领导或其他重要人士的照片上看到这种情况
6.5. 腹部动作
-
6.5.1. 在解剖学中,“腹部”是指朝向下腹的身体部位,比如四肢之内的身体
-
6.5.2. 以开放的形式露出这些腹部部位能够让别人觉得你是值得信任且很好相处的人
-
6.5.3. 双手能够发出指令、提出要求或者公开邀请
-
6.5.4. 与开放腹部动作相对的表现是手指并拢的动作
-
6.5.4.1. 这类动作与命令和要求相对应,和开放毫无关系
-
6.5.4.2. 伴有此类动作的其他肢体语言往往更严苛和咄咄逼人
-
6.5.5. 穿衬衫的时候挽起袖子或者女生双手叉腰的动作都是开放性动作
6.6. 生殖器指向
-
6.6.1. 一种高度自信的手部动作是“生殖器指向”动作
-
6.6.2. 该非语言行为是自信和支配欲的表现
7. 低自信和按压手部的动作
7.1. 揉搓双手
- 7.1.1. 当人们感到紧张或不适的时候可能会握紧双手
7.2. 拇指动作
-
7.2.1. 竖起拇指表示一切顺利,而拇指向下则表明全是坏消息
-
7.2.2. 高举拇指是自信的表现,而放低拇指或者藏起拇指则是缺乏自信或安慰的表现
7.3. 缺乏自信导致的手部闭合
-
7.3.1. 手能够很大程度地表现人们的情绪状态
-
7.3.2. 鉴于手抬高的程度代表自信的程度,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手部闭合这种非语言动作
-
7.3.3. 迅速的一戳是不耐烦、强调,甚至生气的表现
-
7.3.4. 手心朝上,手指伸展,有助建立密切关系,还能增强我们在对方心目中的积极情感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