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第一次作业:自我介绍+“分析软件”

  各位好,我是陆馨怡,来自“长寿之乡”——南通如皋。我是信科院大数据191的一名学生,目前刚刚踏入大三的行列。在大一大二的两年,我们初步接触了一些有关大数据的课程,更多的还是学习了有关计算机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知识,为接下来更专业、更精进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对于我自己而言,在编程、算法这些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在学习期间没有做到多加练习,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努力做到勤加练习,对本专业的课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查询有关软件构建的资料后,软件构建大致上可以划分成五个阶段: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发布与维护。在狭义上,软件构造第一步是构建系统,编译代码、打包和测试解释型语言、编译和打包web应用程序、执行单元测试、进行静态分析得到BUG报告、输入不同格式的输入文件,得到人可读的文档,然后是编译语言,在编译后可以得到目标文件,后续被连接入类库或者是可执行程序中,最终得到可部署到目标机器的发布包。这基本上是一个软件的构建过程,但是前期的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后续的测试与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看来,软件的价值要素最为突出的是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一些软件一开始吸引了一些目标受众,但是在后续的更新时,并没有做好对原先功能的延续,反而加了很多没有必要的功能。我用的一些软件在后来都陆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让我不得不放弃。了解需求并且一直延续下去,才能保持用户的使用黏性。

  随之而来的就是长期使用性,即可扩展性,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完善一些功能,对缺失的功能做补充。在用户大规模提出对某功能的优化时,软件可以在不大规模改动的基础上完成优化,实际上就是基础架构要做好,把“地基”建好。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是软件的易操作性。毕竟我们的目标受众是大众群体,用户们更希望能够简单的使用软件,不想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如何使用软件,可以逐步地了解到软件的功能。在一些游戏中,程序员要尽可能做到引导时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玩家。

  以上是我比较浅显的一些想法,希望接下来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更深层次的理解。

 

 

posted @ 2021-09-01 17:06  大数据191陆馨怡  阅读(103)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