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1. 第一次登录系统,设置root密码:先用自己的账号进入,然后输入:sudo passwd。输入自己账号的密码,就可以为root设置密码

 

2. 用户切换:在当前自己的账号中切换到root用户:输入 su  -   root

  同理从root权限切换到自己的用户,su -  xx

3. mkdir aa    

    cd aa

    touch 11111

    ls -l aa  查看文件夹aa里面内容的信息

    ls -ld aa查看aa文件夹本身的信息

    ll  查看所有的文件,包括隐藏的   ll 等与ls -l 命令

4. file xx   查看xx文件的类型

5.  相对路径

  . 表示当前路径

    .. 表示上一层路径

     cd ../../bb/       相对路径切换目录

     cd usr/a/bb/      绝对路径切换目录    

6.  目录的权限默认是755  可以创建三个目录查看,mkdir aa bb cc 

     文件的权限默认是644

  这是umask的作用,因为创建文件的满权限是666(rw-rw-rw-),,目录的满权限是 777(rwxrwxrwx),umask为022,即----w--w-,相当于满权限被umask过滤后的权限。

     命令:umask   是要过滤的权限值

              umask -S 是要保留的权限

注意:umask的默认值是root用户是0022,其他用户是0002

 

7.which passwd   查看passwd命令的路径

   或者  ls -l ·which passwd·   反引号 (与 ~同一个按键)

 

8. id xx  查看xx用户的id

 

9. du /etc  查看etc文件夹的大小,会列出里面每个文件的详细大小

    du -s /etc 只查看etc文件的大小,不列出里面文件的大小

    du  -sh /etc  

10. df  

    df -h

  df -hT

      查看文件系统的命令

 11.  fdisk -l  查看硬盘及分区

      fdisk  -l  /dev/sda   查看某个具体的分区信息

12、对分区的操作

   fdisk /dev/sda  然后回车,按m查看帮助    注意这里一定要写sda,这里是硬盘,不能写sda1等等,sda1这样的是分区,fdisk这里要求是硬盘

      mkfs -t ext3 /dev/sda5 把sda5格式化为ext3文件系统

      mkfs -t ext3 -b 4096 /dev/sda5   格式化,每个block指定为4096b,默认是1024b

 

13 挂载:   mount  外部设备   目录      注意这个是临时挂载,关机后就没有挂载了

      把外部设备挂载到目录上

    例如 ,mount /dev/sda5  /mnt     把/dev/sda5分区挂载到/mnt目录上

        使用df -h  即可查看是否挂载成功

   卸载:mount  外部设备   或者 mount 目录

           mount /dev/sda5 或者 mount /mnt

 

上面是临时挂载,关机后就没有了,如果要让开机后自动挂载,要把挂载信息写入到/etc/fstab中.

 

 

14. cp  /etc/services  .   把/etc/services复制到当前文件夹     . 代表当前文件夹

 

echo $PATH查询环境变量,字节写的脚本,可以加入到$PATH中

rm -rf xx  强制删除,包括里面的文件夹

 

文件的默认权限都是644(-rw-r--r--),目录的权限默认都是755(drwxr-xr-x)

因为linux系统存在umask,即权限过滤符

即默认的权限都是经过umask过滤的权限,

文件的满权限是666   umask 值为022,过滤后即是644

目录的满权限是777,umask值为022,过滤后为755

 

posted on 2017-04-07 17:24  lxboy  阅读(18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