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绘制流程

✅ 一、前期准备

  1. 元件库准备

    • 创建或整理原理图(SCH)和PCB封装库,确保封装与实物尺寸一致。
    • 注意隐藏引脚、极性和安装方式。
  2. 原理图设计

    • 绘制电路原理图,定义元件连接关系。

    • 使用网络标签(Net Label) 简化连线,注意命名一致性。

    • 标注元件位号(Designator)

      位号 元件类型
      U? IC芯片,比如38译码器,STC89C52
      R? 电阻
      C? 电容
      X? 晶振
      Q? MOS管
      H? 排针
      LED? 发光二极管
      SW? 开关

✅ 二、PCB结构设计

  • 确定板子尺寸、形状、层数(单/双/多层板)。
  • 放置接插件、开关、螺丝孔、装配孔等机械定位元件。
  • 划分布线区与非布线区(如螺丝孔周围禁止布线)。

✅ 三、PCB布局(Layout)

  • 导入网络表:将原理图网络关系导入PCB设计工具。
  • 布局原则
    • 分区布局:数字区、模拟区、功率驱动区分开。
    • 功能模块靠近放置,减少走线长度。
    • 发热元件与敏感元件远离。
    • I/O器件靠近板边。
    • 晶振靠近所用芯片,下方避免铺铜。
    • 电源去耦电容靠近IC电源引脚。
    • 布局整齐、美观,考虑散热和安装强度。

✅ 四、PCB布线(Routing)

  • 布线顺序:先电源/地线 → 关键信号(时钟、差分对等)→ 一般信号。
  • 布线原则
    • 电源/地线加宽,地线 > 电源线 > 信号线。
    • 避免90°角,使用45°或圆弧走线。
    • 高频信号线短而直,避免平行走线,必要时用地线隔离。
    • 差分对等长、等距、平行布线。
    • 避免信号环路,减少过孔。
    • 关键信号预留测试点。

✅ 五、优化与丝印

  • 铺铜:大面积铺地铜,提高抗干扰能力,注意模拟/数字地分割。
  • 泪滴添加:增强焊盘与导线连接强度。
  • 丝印调整:位号清晰、不被遮挡,底层丝印做镜像处理。
  • 缝合孔:多地孔连接不同层地平面,提高EMC性能。

✅ 六、检查与验证

  1. DRC(设计规则检查):检查线宽、间距、孔径等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2. 网络检查:对比PCB与原理图的网络连接是否一致。
  3. 结构检查:确认安装孔、元件高度与外壳无冲突。
  4. 电气性能仿真(可选):对高速信号进行SI/PI分析。

✅ 七、输出生产文件

  • 生成Gerber文件、钻孔文件、BOM表、装配图等。
  • 对PCB板厂说明工艺要求:板材、层数、表面处理(如沉金、喷锡)、阻抗控制等。

✅ 八、打板与调试

  • 交付PCB厂制板,进行SMT贴片或手工焊接。
  • 实物调试:检查电源、信号、功能是否正常,必要时进行返工或改版。
posted @ 2025-09-08 17:26  lwpigking  阅读(8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