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相关

OSI模型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 TCP/IP 将应用、表现、会谈三层整合成一个应用层,在应用层上面可以实作的程序协议有 HTTP, SMTP, DNS 等等。 传送层则没有变,不过依据传送的可靠性又将封包格式分为连接导向的 TCP 及非连接导向的 UDP 封包格式。网络层也没有变,主要内容是提供了 IP 封包,并可选择最佳路由来到达目标 IP 地址。数据链结层与物理层则整合成为一个链结层,包括定义硬件讯号、 讯框转位串的编码等等,因此主要与硬件 (不论是区网还是广域网) 有关。

那 TCP/IP 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就拿妳常常连上的 Yahoo 入口网站来做个说明好了,整个联机的状态可以这样看:

  1. 应用程序阶段:妳打开浏览器,在浏览器上面输入网址列,按下 [Enter]。此时网址列与相关数据会被浏览器包成一个数据, 并向下传给 TCP/IP 的应用层;
  2. 应用层:由应用层提供的 HTTP 通讯协议,将来自浏览器的数据报起来,并给予一个应用层表头,再向传送层丢去;
  3. 传送层:由于 HTTP 为可靠联机,因此将该数据丢入 TCP 封包内,并给予一个 TCP 封包的表头,向网络层丢去;
  4. 网络层:将 TCP 包裹包进 IP 封包内,再给予一个 IP 表头 (主要就是来源与目标的 IP 啰),向链结层丢去;
  5. 链结层:如果使用以太网络时,此时 IP 会依据 CSMA/CD 的标准,包裹到 MAC 讯框中,并给予 MAC 表头,再转成位串后, 利用传输媒体传送到远程主机上。

等到 Yahoo 收到你的包裹后,在依据相反方向拆解开来,然后交给对应的层级进行分析,最后就让 Yahoo 的 WWW 服务器软件得到你所想要的数据,该服务器软件再根据你的要求,取得正确的资料后,又依循上述的流程,一层一层的包装起来, 最后传送到你的手上!就是这样啰!

根据这样的流程,我们就得要知道每个分层所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这样才算学习网络基础嘛!所以底下我们会依据 TCP/IP 的链结层、网络层、传送层来进行说明,应用层的协议则在后续章节中有对应的协定再来谈啰!同时我们也知道, 网络媒体一次传输的数据量是有限的,因此如果要被传输的数据太大时,我们在分层的包装中,就得要将数据先拆开放到不同的包裹中, 再给包裹一个序号,好让目的端的主机能够藉由这些序号再重新将数据整合回来!很有趣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层一层来介绍啰!

Tips:
一般来说,因为应用程序与程序设计师比较有关系,而网络层以下的数据则主要是操作系统提供的,因此, 我们又将 TCP/IP 当中的应用层视为使用者层,而底下的三层才是我们主要谈及的网络基础!所以这个章节主要就是介绍这三层啦!
原文链接:http://cn.linux.vbird.org/linux_server/0110network_basic.php
HTTPS加密原理:

对称加密:一把钥匙,若被盗,不安全
非对称加密:一把私钥一把公钥,若私钥在服务端手里则从客户端发往服务端安全,相当于单条线安全
为什么要用对称加密 + 非对称加密?俩个非对称安全,但是效率低,所以用非对称加密用于对称加密的密钥传输
为什么不能只用非对称加密?效率低下
为什么需要数字证书?相当于颁发身份证,里面有需要的信息 公钥 加密后的内容
为什么需要数字签名?证明是否是正确的 比如身份证和人是不是对应一个

posted @ 2019-01-11 16:49  长安某~  阅读(8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