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技术 冗余阵列独立磁盘
RAID(冗余阵列独立磁盘)是一种将多个物理磁盘组合在一起以提供数据冗余或性能增强的技术。
1. RAID 0
-
数据条带化,将数据拆分成一份一份的,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磁盘上。
![image]()
-
特点:
- 至少需要两块硬盘;
- 读写速度是普通硬盘的n倍,n为磁盘数量;
- 安全性差,没有冗余,任何一块硬盘损坏会导致所有数据丢失损坏;
-
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但是对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景可以使用;例如:个人影音娱乐;RAID一时爽,数据火葬场。
2. RAID 1
-
数据镜像化:数据会同时存放在多个硬盘上,实时备份,只要有任意一个硬盘完整,数据都能保留下来;
![image]()
-
特点:
- 至少两块硬盘
- 能够使用的容量大小只有1/n;
- 不会增加读写速度;
- 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财务数据,数据库,重要客户的信息数据等;
- 需要增加一定的成本;
3. RAID 5
- 既要容量增加、读写速度增加、还要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成本不能太高;

-
特点:
-
至少三块硬盘;
-
使用奇偶校验技术,任意一块硬盘损坏,数据都可以被还原;
-
使用场景:普通数据存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
4. RAID 1 0
-
既要读写速度增加、还要保证安全性,RAID 10是RAID 1+0;
![image]()
-
至少需要四块硬盘;
-
不同组的两块硬盘哪怕同时损坏也可以保证数据不丢失;
-
先按RAID 0分成两组,再分别对两组按RAID 1方式镜像;
-
兼顾冗余(提供镜像存储)和性能(数据条带形分布);
-
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常用;
布置软RAID 10
#安装mdadm
yum install mdadm
mdadm命令的常用参数和作用
| 参数 | 作用 |
|---|---|
| -a | 检测设备名称 |
| -n | 指定设备数量 |
| -l | 指定RAID级别 |
| -C | 创建 |
| -v | 显示过程 |
| -f | 模拟设备损坏 |
| -r | 移除设备 |
| -Q | 查看摘要信息 |
| -D | 查看详细信息 |
| -S | 停止RAID磁盘阵列 |
流程:
1.添加四块硬盘设备
2.创建一个RAID 10阵列卡
mdadm -C创建一个RAID阵列卡v /dev/md0 -n 4 -l 10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
3.用-D参数进行查看或者-Q参数查看简要信息
mdadm -Q /dev/md0
4.把制作好的RAID磁盘阵列格式化为Ext4格式
mkfs.ext4 /dev/md0
5.创建挂载点,将硬盘设备进行挂载操作
mkdir /RAID
mount /dev/md0 /RAID
df -h
6.再来查看RAID10磁盘阵列设备的详细信息
mdadm -D /dev/md0
7.设置开机自启
vim /etc/fstab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