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Q35uMAUWNWmC6nQ9Zgr2VQ
为什么熊市逼仓会特别多呢?当货比钱少的时候就会发生逼仓现象,而熊市结构通常下游的常备库存都会维持较低的水平,而有些期现可能提前从盘面套利润,这样就会导致超仓,从而被对手利用一些期货规则绞杀。
而熊市逼仓的逻辑的细节是怎么样的呢?一个品种常年维持contango结构,那么一定是过剩的,而这种现象一定会给期现商存在套利机会,只要超过fullcarry成本,仓单在有效期之内,那就会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而这种现象背后就会发生一个现象,就是库存的转移,当你发现一个品种社会库存以及仓单库存非常高的时候,那么这批货几乎就是套保过的。此时期现商承受的风险就是基差风险,以及超仓风险。
基差风险指的是正套价差走反套逻辑,比如现货走弱幅度大于期货,又或者是期货价格涨幅强于现货,从而导致基差走弱。针对这两种情况的发生逻辑和被动方应对的结果,做一些推演。contango结构下基差走弱发生的条件背景一定是现货非常差,导致企业存在较强的挺价心态,然后就可以看到企业会各种封单惜售,以及提前检修时间,以满足预期的价格开始走强,利用期货价格的正反馈冲击现货市场。这是多头的逻辑,背后对应的主体是企业。而空头方的逻辑是基于高库存,而contango库存结构矛盾最大的还是社会库存和仓单,背后对应的主体是期限商。
按照目前某个品种来看,企业封单惜售之后,然后推盘面价格,背后的逻辑是成本端涨价,企业无法忍受现金成本价格的折磨,而采取减少损失的一种措施,其动作背后也多少牵扯一些逼仓行为,因为现货实际成交涨幅不及盘面,基差走反套逻辑,社会库存难以去化,那么就会导致库存供给后置,期现商被迫移仓换月,又或者仓单无法转抛的话,干脆等交割月配对,在下游需求不景气的情况下,交割逻辑阶段空头最终占优。倘若最终双方都进入了交割月,那么一定是你死我活,多头认为中游不敢交货,交货就亏基差。那么空头还有退路么?显然可以选择移仓,只要满足注销仓单之前的注册时间限制,空头依然可以重新注册仓单,或者最终鱼死网破,空头亏点基差干脆交货,多头一定会如梗在喉,试想一下难道多头疯了嘛?之前低价货不买,非要高价接盘面,就想玩个硬逼仓游戏,在高库存的情形下是不现实的。所以就此类逼仓而言,最大的可能性还是以软逼仓结束战斗。
说了这么多,重点是为了铺垫我们面临这样的逼仓情形下,如果深陷其中,如何应对,我们一般交易者和贸易商区别在于,手里没有现货,而贸易商做的点价套保,我们是单边或者盘面套利,先把绝对价格变化先放在一边,就基差风险我们是完全可以参考期现商的玩法的,大不了移仓远月,因为供应压力还会在未来体现,只不过是逼仓后置了供应。在移仓结束之后,如果真的近月价格逼仓过高,远月价格涨幅也会降低,此时期现结构也会存在近端走强,期限结构将倾向于扁平的contango结构,现货价格真的起来了,期现将会以点价出货,此时企业报价失真,货权转移,同样是负反馈,所以最后高库存的情况下,加上绝对价格难有大幅起色,若多头驱动没有大幅改变,负反馈都是最终归宿。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