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期货消息 6月1日-2日,由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举办的2011塑料产业大会在宁波召开。和讯网进行现场全程直播。杭州敦和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拥军在演讲时结合十大案例,阐述了他多年来的投资心得体会,他认为现货由时间和价格组成,是平面的;期货是立体的,时间、价格、比价(内外比价、期现比价、不同合约的价差)。期货在投资中主要作用在于三方面,替代现货 、套利和构建投资组合。

 

  以下为文字实录:

  张拥军:各位来宾早上好!大会给我的题目是讲一点商品期货或者是商品在投资组合中的应用。大*都知道,从2005年以来,商品进入主流的投资组合,已经开始很盛行了,国外的对冲基金、养老基金,都拿出了一点钱来做投资,但是他们组合的方式主要是一种方式,就是买一些商品的指数,在那里不动,等着涨价。对于我们的草根投资者来说,觉得是效率太低了一点,希望能够讲一点亮点的东西,做不到还是做得到,我不敢说,我来前穿衣服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点。一般来开会的时候,就要带上领带,我能不能穿个颜色鲜艳一点的衣服,不用带领带了,要解放思想。这里先给大*汇报一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的内容,要理解投资组合,要先理解这是什么东西?期货是什么东西?投资是什么东西?投资组合又是什么?这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三样东西的关键。我是1992年7月13日在上海做的第一笔生意,直到2005年我才开始明白期货是什么东西,中间经历了13年的东西,理解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不是特别的容易。一个基本的概念,理解到一个什么程度,决定了你如何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的,我认为在投资界最基本的概念是最重要的。大多数的投资并不是复杂的模型,而是加减都可以做,这是我的理解。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我第一方面的内容是讲这个内容。并不是说我这个概念就是对的,只是我在20多年的从业经验当中,我是这样理解的。

  第二方面的内容,有了第一方面的内容,第二方面的内容我认为比较好讲一点,是在最基本的概念的基础上做一些拓展和延伸的,汇报的是投资组合的视角和案例。

  什么是投资?老百姓认为炒房子,炒黄金白银,还有炒外汇,买个彩票,包括了炒期货,老百姓心目当中投资就是干这个事情。这个对不对呢?我认为也对,不管你是干什么,投资总是通过一定的资产媒介,一定的工具实现的。一个是资产媒介,一个是工具。不在乎两种,可以是现金,可以是股权,包括了上市公司的股权,几个朋友成立的公司,就是私有股权。第三个就是债权,借钱给别人,拿一点利息,也是一种债权。第四种就是大宗商品,第五种是不动产,就是房产。投资赚钱的方式,我想了一下,不外乎这样的三种:第一种是买入低入的方式,大*想在股票上赚钱,就是价格低的时候买,价格高的时候卖,最典型的人物就是股神巴非特。第二种就是高位的时候买,也在高位的时候做空,就是金融大鳄索罗斯。第三种就是老百姓去排队买的国债,买一些债券,所以股票的红利,都是属于这种。

  对于这几种方式来说,持有式是最稳定的,风险很低,利润也低。还有各种各样的组合,实际上是最后一种价差收益,是收益比较高,但是风险也可能很大。所以我们不管是低了买,高了卖,关键就是买低位的资产,卖高位的资产。怎么知道这个资产是高的还是低的呢?着重要追踪或者是研究的就是这个问题。

  作为投资的第一课,我们要理解资产是什么东西,我们要追求的是什么东西,每个人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我至少是99%是追求这个价差收益的,因此我必须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价差是什么变化的?价值的变化形成了价差,价差演变的方式有哪几种?

  说起价差的方式,就是几种,但是价格的变化,实际上可以分成有两个要素,四个组合。两个就是价格驱动,大概是现货1万多一点,期货是一万零七百,期货相对现货的价格就是高估的。原油是100多元,塑料的价格又比较低,这就是价格低估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是高估的,另一方面就是低估的,我们把它变成了一个价格驱动的因素。静态来讲,价格就是两种形态,一种是低估,一种是高估。比如说2008年10月份的时候,那时候塑料的现货是6500、6800,而现货就是5000多,静态来讲就是低估的。价格的两种形态就是低估和高估。动态的形态,就是围绕这四个象限进行的,就是投资组合。先从价格高估的情况下看,驱动是两种情况,一种是驱动向上,一种是驱动向下,当价格比较高的时候,就是最佳的做空的时候,这个时候做空的利润是非常大的。最典型的代表,在塑料上,就是去年的塑料1万4千多,是大概1万4千2左右,而原油是90美金都不到,所以在价格高估,价格驱动向下的情况下,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做空。如果价格是高估的,驱动又是向上的,这时候怎么办?比如说塑料现在的价格,现货是1万零100左右,但是跟历史比一比,又是低估的,也就是说从长远的角度上讲,假定原油的价格不变,塑料向上修正价格的机会是比较大的。这时候该怎么办?我先提出一个问题。

  同样的道理,当价格低估的时候也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价格驱动力向上的,很简单的是08年的11月份的塑料,现货是6000都不到,期货是6500,做多是有很大的回报。但是这个时候,价格驱动力是向上的怎么办?碰到的是两个确定的区间里面的次数很少,自从塑料开出来以来,一个是08年,一个是去年是高估的时候,是驱动向下。如果是做了这两个东西,从08年到现在为止只能做两次交易,对于我这样的痴迷者来说,哪怕不赚钱也要去折腾。大部分的精力都是放在问号的区间里面,都是希望玩一点花样出来,能够赚一点钱,有一点小孩子玩游戏通关的成就感。在整个的投资过程当中,什么东西最重要?我认为第一点就是资产配置,投资风险第一大就是资产配置,资产配置得好,就不会有风险,就有利润。我们认为08年11月份,买原油还是塑料,有没有比较?那时候的塑料价格期货价格是6000都不到,而原油是45元-50元之间,而之后原油是跌到了30元,5000多的塑料价格,同样的产业链和价格,买这个收益就很大。如果是放在今年的年初,如果是买原油,最高的时候是80多元,涨到100多,原油是120元,而塑料是1万多,现货也是同样的道理,也是从1万2跌到了1万,为什么差异这么大,说起来也是产业链的上下游,塑料也是从原油出来的,不同的阶段,它的资产配置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

  第二,是我们要控制风险,因为我们投资,大多数的时候,是从风险启动一个相互矛盾的东西,期货这个东西就变得大有用武之地,从这个方面来找期货的。我特意举一个利益,08年的11月份,那时候是福伯基金有一个话题,就是“盛世十年,谁执股市牛耳”,那时候我们提出了个“盛世元年,黄金中国”,意味着中国的期货市场向金融产品的大门已经打开一半了。那时候的黄金期货和现货有很大的差异,那个时间点上,我们以股票为例,A股的价格是29.66,港股是28.8,这两个东西很接近,同样的一个东西,后来该回来的还要回来的。如果没有做空的机制是不可能赚到这个钱,所以我觉得期货在投资组合的时候,这个用起来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投资都是追求价差差异的,都是找到价格驱动朝着我们有利的方向去,这是我们做投资组合,或者是做投资的一个根本的出发点。

  我们简单的举两个例子,一个人买股票,前两年翻一番,第三年是50%,第四年的时候资产是多少钱?是一块钱,变成了4块钱,如果每个人是平稳的增长,第四年的时候是1元变5元了。再看一组数字,投资者前三年是50%,第四年是30%,每年是增长30%到第5年的时候差异是多少?一个是2.36,一个是2.85,巴非特最厉害的就是可以平稳的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的头发变成灰白的时候,我们投行的灰是非常的厉害,黑金变白金。

  期货市场是什么情况?我相信做过期货的人都知道期货是怎么回事,但是对期货的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这里谈一谈我自己的观点。我这里列出了几个品种,第一个是塑料,第二个是布伦特原油,第三个是WTI的原油。从这个报价表上可以看到跟股票有什么差异呢?有差异,期货是有月份的,两个市场都不一样的。如果是去看现货,它就是一个平面的体系,就是时间、价格,如果是看期货,不光是有时间轴,还有价格轴,还有合约,比如说5月份的合约在什么位置上,6月份的合约在什么位置,同样的时间点上也有不同的东西。从产业链上,国内外的市场来看,期货又变得不一样了,从国内、国外不同的月份,还有上下游之间的价差,这是期货的东西。期货是现货市场发展出来的,但是一旦到了期货市场,除了有做空机制之外,还有把现货市场的平面体系拉成一个立体的体系。我有一个比方,大*都看过三国演义,关羽是何等的英雄,一把大刀是过五关斩六将,也砍不了几个人,而现在的美国打利比亚,就是天天轰炸,也不知道导弹什么时候来,这就是立体作战。我的理解,现货就是平面的,期货就是历史、价格、合约、比价差。

  期货在投资组合中的应用,我想是有三种,一种是替代现货,拿出基金当中1%-2%的钱去投资指数基金,就是替代现货,因为钱多,再做一个组合,再花哨也没有意义。第二个就是套利,就是价格低买进,价格高卖出。第三个就是做一个组合,使你的价格曲线很平稳,不管多少都可以赚钱。我们追求的就是第三种。从投资的方式来讲,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的几种:

  单向的多投或者是空投,是大*都在做的。第二个就是同一个品种,跨月份的投资。WTI跟布伦特的原油价格也是在变化。第三个是同品种的跨期套利。WTI跟布伦特不能说是完全一样的原油,但是本质上的指标上的差异并不是特别的大。还有品种之间的对冲,比如说原油的塑料,08年11月份的时候,买塑料和买原油,一个是赚很多的钱,一个是赚不到钱。你如果是今年买原油到现在还有很多的钱,如果是买塑料的到现在就亏很多的钱了。还有一个资产之间的对冲,虽然我是贸易公司,其实就是个“片子公司”,我就是一张名片,我们把商品的股票当成我们的现货,中海油跟股票之间的对冲关系,我们还可以找到塑料生产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占得很大的,我们找到了一个韩国的PPA的对冲关系。这里面很有意思,不同的资产,它的现金流、时间的波动、节奏是不一样的。当然,还有期权业务。中国市场的20年的期货市场发展到现在,还没有期权,期权很好玩,但是国外的很累,老是报价,信息传导过来很慢。

  投资的方式来讲,上面列出了六种,其实用什么方式,并不重要,我做每种东西,我知道标志是什么。相当于我们写文章一样,如果是主题突出的,用什么诗歌、杂文的形式都没有关系。我们的交易形式也是一样的,做对冲,还是做其他的,都是要有一个核心的思想,交易的关键点是什么?原来我们是有枷锁,原来我最早是做投机,一开始都是做投机,后来觉得投机不是很靠谱,做一些套利,做一些国内外的套利,做到后面发现钱都是虚,本质上是投资对象的关键点是什么,采取了哪种形式根据你的个性和市场的流动性来决定的。一个投机者、套利者和对冲者,影响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一模一样的,这样的情况我们是经常的看到。

  因此我觉得投资的方式并不重要,所谓的投资方式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特点决定的。我们关键是要知道我们投资的这种方式,背后的关键点是什么?我也希望,我下面的内容,能够举一些例子。

  再回到前面的表格,我们讲到这个表格的时候,就在第一个象限里面,价格波动的驱动向上, 另外一个价格是高估的,但是驱动力不强。这样组合在一起,是什么意义?就是做两个品种之间的驱动力的不一样。去是买PTA,做塑料,居然是高的收益率是差不多的,两个资产在当时的情况下,静态的讲都是高估的,我们有一个基本的投资原理,我们给自己定位就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有眼前亏的东西我是很不乐意的,我买一个PTA,卖一个塑料,眼前就可以对冲掉。本质上讲,是什么东西?是PTA的驱动力强?就是两个产业的驱动力。

  低估驱动是向下的,现在来讲,我们的塑料跟PTA,在PTA的驱动价格,今年6月份就有200万的新产能要投产,这个毛利是很大的空间。但是这个时候又担心,如果是原油涨了那么多怎么办,卡扎非说120万吨的产能没有了,一会儿又是中东出了什么事情,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塑料品的原油底价在驱动力方面,我个人认为,今年往下驱动的时候,PTA也会受到向下的驱动力比较强。所以我们做了一些买塑料,卖PTA。

  刚才给大*简单的汇报了一下,我个人怎么看待投资、商品和期货。有了这些东西,其实下面的内容,就变得很简单了。我们怎么来看待商品?商品这个东西以前,我看的时候,也就“商品”来看商品。3月份的时候,我们老是觉得看到国内的价格每个都比国外的低,看每个供应都很弱,做空也不是,做多也不是,投来投去,觉得这个投资的主题是不明确的。我们后来就在交流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心理的压力了,因为没有赔什么钱。商品是怎么看?就商品看商品,还是就其他的角度也可以讲?就是通过原油和塑料,今年3月份的赔钱让我明白了一个问题,就是商品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分析市场的时候,可以知道宏观经济怎么样,前面讲的固然是对的,我讲的就是商品的宏观的角度从差异角度,08年的时候,11年的时候,这两个时间段,一个是赚钱,一个是赔钱,而且是差异特别的大。这里面宏观的因素很大,是商品本身的原因,还是宏观的原因,我现在是偏向于宏观的原因。宏观的原因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就是货币的因素,跟美国的经济体处在不同的发展周期内。不同的产业之间,行业的层次主要是从产业的上下游,原油、石脑油、乙烯和PTA,这是一个横向的产品,原料是烯烃系列,这是一个产业链的横向的关系。

  第三个层次就是物理层次,期货和现货之间,国内和国外之间,我们看商品,主要是三个层次来看,第一个是宏观的层次来看,第二个是行业的层次来看,分为上下游和关系。第三个就是物理的层次来看。简单的列一个能源化工产业链的图。这里跟期货交易有关的就是PTA、塑料和PVC,在中国不同的节点上有纽带的关系。我欣喜的听说,交易所会越来越多的品种。我想这样的服务会越来越丰满。

  首先说第一个案例,买塑料,卖原油。可以倒过来讲,就是从我们的投资形式来讲,08年10月份到09年2月份的时候,是买塑料,卖原油,股价是190进去的,如果是做单边赚不了什么钱,你任何的一个单边投资都不如对冲投资赚得钱多。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就是宏观的东西在起作用。

  再给大*看一张图,是上证指数和标准普尔的比价,大*有没有发现他们是惊人的相似,当时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当初发生了什么事情?金融危机一来,***总理说,那时候是几句话,要果断,要快,出拳要快,出手要狠,美国的参议院和上议院还在讨论,中国的四万亿一砸下去,跟中国有关的商品都呼呼的起来了,而美国这个时候还在讨论。当他们决定要怎么做的时候,价格就下跌了,他们的股票资产,原油和塑料都是惊人的相似。第二张图更是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今年的3月份赔钱了以后才发现了这个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讲,你不做空,做多投,还要贴贴,今年发生了什么事情?美国是货币宽松,而中国是控制通胀,加息,持续紧缩,货币发生变化的时候,产业的东西就退居第二位了。很好的理解,***的宏观政策是排在第一位,还是塑料行业的发展排在第一位,还是宏观的货币政策,是各行各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宏观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资产价格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出乎我们产业人的意料之外的。比如说今年的塑料,08年的塑料行业,所以当时觉得这么低的比价,怎么来做这个?时不时的做一点多投,持续的赔钱,明白了这个道理。美国人做什么,中国在控制通胀,要跟着党走才靠谱。

  我们卖的沪深300指数,后来报告老是等中国要反弹一下,3月份之前容易季节性的反弹,就是没有想到这个原油和塑料,其实原油和塑料是有机会的。当宏观的货币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塑料和原油的比重,与原油和标准普尔的比重是惊人的相似。我们可以跳出商品的本身,可以从大的金融背景下去考量。大*可以做出绝对价格的预测,这里只是讲一个相对价格的预测。

  案例三,买塑料。09年8月的时候,当时塑料的现货价格是7000多,我们期货价格是金融危机一片惨淡,非常低的价格。中国的四万亿一下去,资产就起来了。08年的11月份的时候,第一月的合约是6480,比现货高出了1200元。这个例子,刚才也讲到了,2010年的11月6日-11月30日,现货价格1万2到1万800,期货价格是1万4,无疑是高估的,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价格是高估的,价格驱动是向下的。

  案例四,产业的价格。当一个行业集中投产的时候,产业的毛利就被压缩了,上游的毛利也被压缩的时候,原油和塑料,2009年1月份,一直到7月份,比价也是可以的。大*有没有看到?这个产业调整的力量远远的小于金融调整的利率。当金融市场发生转变的时候,驱动力是最强的,第二位才是产业的影响。

  这张图上,可以看到2010新投产的产能,毛利率是2000元,达到去年最低的时候变成了零,今年变成了负的。这就是在画圈的这一块,从零到负的,就是中国持续在紧缩。我再看一个横向产业之间的关系,PTA和塑料产业的关系,这是PTA和塑料的比价,从1.50-1.0,变化了50%,这个力量来自于哪里?就是来自于去年的一个从塑料的角度上讲,是新产能的投产,PTA来讲,正好没有新产能的投产,而且化纤行业是10%左右的替代,所以用量又上去了,这两个横向的兄弟产业当中,一个是往上,一个是往下,两者的比重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今年又不一样,塑料相对原油来讲是低,相对现货来讲又高,这个东西很纠结。PTA的产量到今年还没有出来,最高比重达到了1.15,PTA比塑料低了900-1000,最高的时候是1700。塑料的生产利润很低,PTA的毛利很高。今年6月份以后,PTA将有300万的新产能陆续投产。还有一个库存的变化,我们再看第八个案例,我们在讲商品期限套利的时候,第一就是把这个现货变到交易所去。第二是拿到现货的标的物去做期货的功能。按照现在的健康的监管体系,一般到了交割的时候,期货现货都是合规的,用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该卖现货卖现货,该抛期货抛期货。当然,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我们的塑料PTA里面,有线性、高压、低压,三个主流的品种当中也有关系,当被低估的时候,买一个HTP去买线性不是更好吗?线性最高的时候是1500元,线性比HTP高400,现在是比HTP是低600,这两者就是相差1000元,如果是价差,这个仓储的费用更少一些,或者是物流的成本省一点,可以赚更多。

  最后一个案例是最简单的,现货现在又炒起来了,1万2左右,期货已经炒起来了,1105比现货高出了1500块钱,这很简单,就是买一个现货,卖出一个期货。最后讲一个案例,就是反向思想的买现货,卖期货的案例。我记得是在04年我到永康去调研,一个铜加工企业的老板说,那时候的铜,现货是2万8,期货是2万6,你怎么看,我有点看好,他说也有点看好。客户每天让我给他发货,我有点看涨,再放一个月就可以多赚一点。你的客户让你卖东西给他,你这个时候是卖给他关系不是更好吗?买一点期货就可以了。大*都去卖货,都不愿意卖货,想拿库存。这时候是有多少货全部的卖给你的客户,关系搞好了,把卖出去的那部分的价值,放在期货市场,这样赚到了两者的价差,省了仓储费,皆大欢喜的事情一定要做的。所以,在反向市场的时候,就是现货紧张,就是不愿意卖,最好的方法就是全部的卖出去,在期货市场上买一个对应的合约就可以了。

  这是最后一个案例表达的东西。我给大*汇报的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