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

多阶段生产决策的 “全局最优” 问题

一、动态规划的核心原理与适配性

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DP)的本质是 “利用问题的‘无后效性’和‘子问题重叠性’,通过存储子问题解避免重复计算,实现高效寻优”。这一特性与电子产品生产流程高度契合:

 

  • 无后效性:生产某一阶段(如成品检测)的最优决策,仅取决于当前阶段的状态(如成品次品率、检测成本),与前序阶段(如零配件检测)的决策历史无关,无需追溯过往信息;
  • 子问题重叠性:生产全流程可拆分为 “零配件检测→成品装配→成品检测→不合格品处理”4 个阶段,每个阶段的 “成本 - 收益” 计算可视为独立子问题,且不同决策路径可能共享同一子问题(如 “成品检测” 子问题在多种零配件检测决策下均需计算),可通过存储子问题解减少重复运算。
阶段 1 零配件检测 零配件 1 检测 / 不检测、零配件 2 检测 / 不检测 零配件 1 次品率 p₁、零配件 2 次品率 p₂、两种零配件检测成本 C₁/C₂
阶段 2 成品装配 装配(使用经阶段 1 处理后的零配件) 阶段 1 输出的 “合格零配件比例”、装配成本 C_装配
阶段 3 成品检测 成品检测 / 不检测 成品次品率 p_成品、成品检测成本 C_成品检测、次品流入市场的调换损失 L_调换
阶段 4 不合格品处理 不合格成品拆解 / 丢弃 阶段 3 输出的 “不合格成品比例”、拆解成本 C_拆解、丢弃的残值损失 L_残值

 

posted @ 2025-09-13 22:07  Annaprincess  阅读(1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