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收获(动手动脑三)
1、这两种方式定义的变量是一样的吗?
早期经常这样定义变量
        int value=100;
前面的示例中这样定义变量
        MyClass obj = new MyClass();
这两种变量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原始数据类型,例如int,float之类的变量,当声明一个原始数据类型的变量时,实际上并没有创建一个对象,此变量=null。
后者是引用类型变量,“引用”一个对象的变量称为“引用类型”的变量,定义一个原始类型的变量时,会马上给其分配内存,而对象变量的初始化中,该变量若不引用一个真实的对象,则必须声明为null。而且引用对象后的对象变量,且如果不再使用此变量,将会回收类定义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
2、以下代码为何无法通过编译?哪儿出错了?

注:如果类提供了一个自定义的构造方法,将导致系统不再提供默认构造方法。
3、如果一个类中既有初始化块,又有构造方法,同时还设定了字段的初始值,谁说了算?请依据代码的输出结果,自行总结Java字段初始化的规律。
public class InitializeBlockDemo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itializeBlockClass obj=new InitializeBlockClass();
        System.out.println(obj.field);
        
        obj=new InitializeBlockClass(300);
        System.out.println(obj.field);
    }
}
class InitializeBlockClass{
    //下面这句在初始化块之前与之后,会影响到field字段的初始值
    //public int field=100;
    
    {
        field=200;
    }
    public int field=100;
    public InitializeBlockClass(int value){
        this.field=value;
    }
    public InitializeBlockClass(){
        
    }
}

- 由结果可以看出,先调用构造方法,然后是字段的初始值,最后是初始化块,按着代码的顺序。执行类成员定义时指定的默认值或类的初始化块,到底执行哪一个要看哪一个“排在前面”。
 
- 在Java编程中,字段的初始化顺序是
 
- 
类加载时直接初始化静态字段;
 - 
类加载时调用静态方法初始化静态字段;
 - 
实例化对象时,在调用构造函数之前代码块中初始化字段;
 - 
实例化对象时,在调用构造函数之时初始化字段;
 
4、静态方法中只允许访问静态数据,那么,如何在静态方法中访问类的实例成员(即没有附加static关键字的字段或方法)?
public class stat {
    int a = 3;
    static int b = 4;
    public static void ceshiyi() {
        System.out.println("非静态变量a=" + new stat().a);
        System.out.println("静态变量b=" + b);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at.ceshiyi();
        stat i = new stat();
        System.out.println("a=" + i.a);
    }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