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uHfQqn7Sc1dWxH2KrFAaQ
01
在我们蓬勃学院的课程中,我注意到有一位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始终非常紧张,而她的学习过程也是磕磕绊绊。
我把看到和感受到的反馈给她,我说:“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似乎一直比较紧。”
当这句话说出来后,一切仿佛被施上了魔法。
这位情绪紧张的同学,在一瞬间便松了下来。
而当她进入了松的状态后,她的学习也开始变得容易了,顺利了。
为什么?
因为,“松”的状态,才是精进的法门。
大家都以为只有握紧拳头,才能努力、才能用力,但其实,只有真的松了,才能做出最有效的努力,才能在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带来最想要的结果。
02
不知道你在自己以前的学习、工作中,是否有过这样一种感受:你很努力,但却常常感觉到累,不仅是头脑累,精神和身体也倍感疲惫,最后,结果往往不太好。
为什么?
其中一个非常可能的原因就是:你在学习、工作和成长的过程中,经常处在一种紧绷的状态 - 这种状态的持续积累,给你带来了累与疲惫,不仅是你的头脑,还有你的身体和精神。
我把人的学习/工作/成长状态,甚至是人生状态,按照两个维度进行划分 - 一个是付出的行动,一个是内在的精神状态,于是就得到了这样一幅四象限图。
这幅图代表了四类不同的人、他们的状态以及与之相应的结果。
付出的行动:横轴的这个维度说的是你在成长学习的时候是努力的,还是不努力的。
内在的状态:纵轴的这个维度说的是你在成长学习的时候是紧绷的,还是放松的。
于是,所有人在面对学习、工作、成长时的状态就能被分为四大类,分别是:
-
努力,且紧绷
-
努力,且放松
-
不努力,且放松
-
不努力,且紧绷
03
1、处在“努力且紧绷”这个学习/工作/成长状态中的人
如果你在这个象限,就意味着,你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或是很想马上得到最终的结果,或是一直在担心自己能否达成所愿,或是一直在怀疑自己究竟行不行......
这时,你看似非常努力,但整个人是紧张的,你的身体也时常是紧绷的,好像碰一下就会断了。
这时,你的注意力根本不在工作或学习本身,而是停留在了对于自我的怀疑,或是对于结果的过分追求上。
从本质来讲,你想要的只是一个结果,以及那个由结果带来的确定性。
然后,你的头脑中又会产生:“我是不是不该学这门课?”、“我是不是学不会这门课?”念头,很快,它们便将你带入了新一轮的紧张与紧绷中。
你的注意力被头脑中一轮又一轮的内在对话拉走了,你的能量被那些紧张消磨了,你能真正投入在学习/工作/成长中的注意力和能量,最后只剩下了一点点。
因为你投入给工作、学习、成长的注意力与能量太少,于是没能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这又让你感到自己最初的预言是正确的 - “我果然是不行的。”
而这一切,又再一次加剧了你的不自信,以及对拿到结果的急迫感,那种感觉就像你的脖子与身体被扼住了,你蜷缩在那里,只想要一个结果和确定性。
至此,你就成功进入了一个越来越糟的恶性循环。
2、处在“努力且放松”这个学习/工作/成长状态中的人
如果你处在这个象限中,则意味着你在学习的时候很投入,对要完成的事情也很认真的去做。
同时,你对投入之后是否有回报、何时能有回报、是否能够立即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不着急;你对自己也有基本的信心,你知道只要自己跟着专业的老师,或是走在正确的路上,那么好的结果就会自然而然的来。
因此,这样的你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因为一时受阻而气馁,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放弃。
你总是在以自己的节奏,走在成长的路上。
在这种状态中学习/工作/成长的人,不仅不容易感到累,还很容易体验到学习的快感,并时常很有收获。
3、处在“不努力,且放松”这个学习/工作/成长状态的人
如果你在这个象限,就意味着,你在成长学习的时候是躺平的,完全被动的。
学习/工作/成长中该做的事情,该思考的问题,以及平日里该有的修行都不做,而且由于心态完全放松,导致你也完全不在乎结果究竟如何。
这种状态的本质,很可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为什么?
因为在这种状态中,如果做的不好,你只会被说不用心,而不会被说不行。
这样一来,你就能如此安慰自己:“我只是不用心,我要是用心谁都阻挡不住我,我要是用心什么都能做好,什么都能学好。”
如果我问你为什么不用心,你就会说“这有什么好用心的;这不值得我用心;我在寻找自己热爱的和值得的东西,等我找到了我自然就会用心的。”
于是,“不用心”就成为了你逃避自己的理由。
俗话说,知耻而后勇 - 知道自己哪里不足,然后才能奋起直追,可是不努力且放松的人则很好的逃避了对自己不足的面对,从而逃避了知耻而后勇的成长,是一种真正的荒废。
4、处在“不努力,且紧绷”这个学习/工作/成长状态的人
这类人是怎样的呢?
他们,只要看到身边的人都在成长和精进,就会感到异常焦虑,整个人就很紧绷。
但是,焦虑归焦虑,紧绷归紧绷,他们也不会去做什么,只是焦虑而已。
这样的人,通常会有比较明显和严重的情绪问题,与此同时,却并不努力。
每当看别人读书读得快,自己进度跟不上,看到别人思考得多且深而自己却思考很浅的时候,他们就会陷入情绪,觉得自己不行,觉得紧张、觉得自己跟不上,可是,他也只是感到紧张,并不会去做更多追赶的动作,也不会对学习有更多的投入。
可见,他们要的不是别的,他们要的是:身边的人不要进步 - 大家都不要进步、不要成长。
就像我们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自己不学习还常常阻挠别人学习的人。
他们想的不是该怎样让自己进步,他们想的是该怎样让别人停滞不前。
为什么?
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感到紧张了,而这就是他们缓解自己情绪的方式。
最后的话:
在这四种学习/工作/成长状态中,哪种状态最好呢?
显然是:努力且放松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我们对过程有200%的认真和投入;同时,我们对结果,没有执著,不太在意。
这样一来,我们反倒更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过程之中,非常认真且享受的投入。
很有意思的是,虽然不在意结果,然而在这种状态下的结果往往却是最好的 - 这就是人生的悖论之一。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