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职业发展方针

思维清晰是克服焦虑的有力法宝。


总体视角

基本逻辑

社会、企业需求与个人特长的契合。

  1. 社会、企业需要什么? 行业市场调研。
  2. 我知道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能提供什么服务? 领域特长与技能规划。
  3. 我需要学习和掌握什么? 新视野与新技能拓展。

长期有价值的事情

  1. 探索和培育理性与美,播种于人间。
  2. 交流,倾诉,聆听。
  3. 知识科普,编程与设计探索。

发展方针

立足科技信息产业,深入安全、教育行业、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以技术为基,拓展技能树和全局视野,提升综合实力。

选定一个方向,持续深入钻研,形成行业、业务、技术、管理的视野、技术、方法、工具和经验,持续积累经验和势能,建立可靠的职业护城河体系。

立足点与方向

编程、软件开发领域的知识付费服务。

知识创造价值。

职业匹配度:85%

职业发展要素

职业发展两要素: 领域认知 + 技能方法。

  • 领域:软件开发、安全、教育、云计算(IaaS、SaaS)、电商交易;
  • 技能:编程 + 写作 + 软件设计与开发 + 表达与分享 + 团队建设 + 演讲教学(录视频)
  • 四维:行业、业务、技术、管理
  • 五力:视野、技术、方法、工具、经验

技术深研方向: 系统设计

视野与思维

建立行业视野和经济思维。

  • 行业和市场调研能力
  • 边际成本思维和投资思维
  • 系统与规划思维
  • 长期主义

方法论

竞争策略

  1. 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顶尖级,极高原创性)
  2. 只有很少人能做好的事情(高效优质决策、特定领域、稀缺经验)
  3. 做得比别人更好(优质低成本)

从 3 到 2。

经验积累

  1. 高战斗力团队建设。
  2. 设计可复用、可扩展的、高性能、高可用的系统。
  3. 持续积累原理机制,排查和解决疑难问题。
  4. 行业经济分析。

护城河建设

  1. 门槛:科技互联网行业,有专业技术门槛。
  2. 信息:了解环境与形势,获取行业与市场信息,掌握主动权。
  3. 复利: 理性与美,经验与技能,每日进步一点点。
  4. 信誉: 做好编程大观园公众号和博客。
  5. 视野: 大局观、系统思考方法与实践、行业与业务视野、经济财务视角。
  6. 质量:简洁清爽的设计,高质量程序和系统。
  7. 特长:系统设计,性能与稳定性、可复用、可扩展实战经验;写作与演讲。
  8. 资源:建立和融入职业与行业人脉圈。
  9. 引力:发现和解决疑难棘手问题,总结经验,主导推进项目完成。

不妄求不可被替换,但求主动权始终在手。

护城河基础视角:

  1. 门槛差: 进入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
  2. 信息差: 高效搜索优质信息,提前知悉并结合知识和信息,享受知识与信息红利。
  3. 资源差: 有厚实的资源基础。
  4. 效率差: 高效学习和解决问题。
  5. 成本差: 以更低的代价解决问题。
  6. 质量差: 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7. 替换差: 替换自己的代价高。
  8. 特长差: 掌握特定方向和领域的技术。
  9. 信誉差: 具备良好的业界口碑。
  10. 视野差: 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11. 创造差: 发现和解决问题,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
  12. 引力差: 能够聚合人才和资源干大事。
  13. 复利差: 坚持长远有价值的事情。

现状分析

我的优势与劣势

我所经历的领域: 软件开发、电商交易(SaaS)、云计算(IaaS)

正在熟悉的领域: 入侵检测安全

我所擅长的技能:编程、写作

我所习得的技能:演讲、技术分享、组织演讲与分享会议、录项目课程视频

我的特长和优势

  • 编程、写作、表达
  • 综合能力均衡型,而非单项突出型。
  • 兴趣偏于写作和思想。

我的劣势

  • 高阶沟通能力不足,亲和力不够
  • 对环境形势变化敏感弱

面临问题及对策

当前从事程序员职业所面临的问题:

难以拥有技术上独特原创性

  1. 难以有领域原创性(多是二次加工),难以充分释放自身优势,不甘心跟随和搬运。
  • 软件开发领域的基础技术和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库框架工具几乎由国外掌握和引领,国内多是跟进和应用;

  • 从业较晚,根基不够扎实。

对策:

  • 实际问题解决,输出优质方案
  • 创建有益的方法论和独特风格
  • 技术写作/科技类写作
  • 编程教学

耗费很多时间却难以形成势能

排查环境问题耗费时间太长;经验比较零散,难以持续积累,形成势能。

  • 疑难杂症:原理理解和细节实现不深入

  • 简单问题:调试很不方便

对策:

  • 思考和学习原理来解决问题
  • 打印关键日志

技术更替快,难以深入

新技术更替频繁,且保质期不长,有断层;国内多是操作性质的活。

对策:

  • 掌握基础原理机制,新技术学习适度原则。

posted @ 2022-10-16 12:45  琴水玉  阅读(20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