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构架实践——阅读笔记06

寒假生活

读《软件构架实践》16-19章后感

    由于计算无处不在,因此使用外部开发的组件来实现某些系统目标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采用商业组件的原因包括:

    1、快速地构建系统

    2、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 

    3、节约开发成本

    商业组件的应用改变了对系统构架的设计,除了最简单的组件外,所有组件都有一个很难违反的假定的构架模式。构架需要满足组件的假定模式,因此,在理解选择组件的假定模式前,很难选择构架。

    可以维持系统中的质量属性,即使该系统主要是用其设计和交互机制不在设计师的掌控之下的商业组件构建的也是如此。然而,在这种类型的系统中实现质量属性要求的实践与定制开发的代码有很大不同。需求过程需要更加灵活,允许在市场中可以获得的产品修改需求,从而提供一个更加的总体业务解决方案。需要确定基本需求,并在可行组件整体的评估中将其作为一个关键的限制引入。需要考虑多个偶然事件,因为基本需求的数量会增多,难度会加大,因此必须将制定开发考虑为一种后退之策。

    从历史可以看到未来,编程的历史可以看作是为表达复杂的,而功能不断增强的工具的历史,未来的构架也是为了满足更加复杂系统的需要变得更加抽象。

    未来构架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质量属性场景和战术列表的完善、如何更好地耦合质量属性场景和战术、如何预测应用某个战术的结果、如何将战术组合为模式、如何将商业组件成功地添加到构架设计中。

posted @ 2017-02-18 14:36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阅读(9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