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赛小记

2025年电赛小记

楔子

  • 在七月初学校组织了电赛校赛,我和同专业的三个大一小登组队参加。在校赛,三个人准备控制类的21年送药小车,我负责软件部分,一个视觉,一个硬件。其实准备时间很长,但是因为团队协作问题考试和竞赛的平衡问题导致任务进度很难是正向的。最后的校赛结果是只有一个成车,单片机完成简单的轮子控制和循迹逻辑,单片机和视觉没有正常通信,结果自然是没能进阶,榜上无名。(这部分让我思考了三个人的团队问题和协作问题)
  • 在七月底临近电赛时,记得是21号,一个实验室大二的G学长给我打电话问我还想打电赛吗,我自然是想的。就这样正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加入了他的队伍,也足够有幸初涉信号题。信号题在没有学过模电数电的我看来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但好在有G学长的指点和我的单片机基础,只需要我负责ADC采集信号和片内信号处理,这样总比一周突击模电来的强。备赛的一周我在以前的基础上学了同步采样,更深入的了解的采样的各种参数,接手前软件的任务和Y学长做了19年的信号题,我更找到了在队伍中的定位和我能负责的部分(这部分我想了想之后备赛要怎么做)
  • 四天三夜开始。第一天拿到题后G学长完成了题目的选择,制定出了基础问的方案,确定难点在于发挥问的方案。接着Y学长开始做电路的仿真,计算和搭建,Y和G调试第一问的硬件电路,而我开始驱动各种DDS来验证基础问方案的一部分。第一天晚上Y和G基本上用信号发生器模拟DDS的情况下基本完成基础前三问。第二天有点卡在基础四和发挥问的方案上,我们一直不断修改方案,试错,但好像都在排除错误答案,第二天的进度受阻,就这样第二天熬了第一个大夜。第三天开始我们重现前三问,但是发现了第三问的问题,重读了专家组给的说明,重新理解了题目要求,开始修补前三问的漏洞,这样完成了第二个大夜。第四天还在选择第四问和发挥问的方案,到中午开始轮流写设计报告。最后只能是全开环完成第四问和发挥一。
  • 在信号题里做控制,除了我也是没谁了,哈哈哈哈哈。

给明年打信号题的我的一点思考和经验

组队建议

电赛是一项团队合作,没有谁能轻松一点,拒绝任何一个想躺赢的人。哪怕这一次的主力不是我,但也特别累。

  • 三个人的技术栈的并集越大越好。并集越大,得出来的方案越多,越有可能得到最合适的方案。
  • 技术栈的交集不能是0。只有技术栈有交集,交集越大,沟通越通畅。
  • 每个人都要有独立开发的能力,这样四天三夜才能倒班休息
    软件硬件不要区分的那么清楚,不懂软件的硬件不是好的硬件,不懂硬件的软件不是好的软件
  • 不只是考试成绩,要有动手搭建电路的经验。

备赛建议

  1. 找一个好的指导老师,能给你好多思路和便利。
  2. 从做往年的题中得出需要准备的模块,在解决做题中问题的过程中的到要注意的要点。从复刻别人的方案中思考,毕竟实战是自己拿方案。
  3. 赛前一定要三个人在一块儿,同作息,同题目,一起做一道真题。
    在一块儿很重要,这样才有交流,不要相信线上。你永远不知道屏幕那侧的狗在干啥
  4. 组队合作发现问题,多交流。小问题能改就改,大问题直接散伙,要有重新再来的勇气,不要耗费你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要妄想你能带飞。

四天时间

  1. 选题:根据做过的真题技术栈,选择一道有想法的题目,综合考虑题目简单还是难,选的人多还是少。
  2. 分析题目:通读专家组对题目要求的说明,理解题目,想好现场是怎么测评的
  3. 第一天出大方案,细节别着急,重要的是先验证每一问的方案
  4. 每天晚上要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保证进度正向进行。
  5. 把所有的方案都记录下来,跑通没跑通的方案,方便随时回溯旧方案
  6. 不到最后,不要通宵

一切顺利就不叫电赛
不断验证,不断猜想
希望明年依旧胜利


posted @ 2025-08-17 11:16  loong2525  阅读(2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