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哥量化:缠中说禅(缠论)走势中枢

声明:看到研究非常细致深入的文章,转载到我的博客园,以便学习和研究。

(转载自知乎的DennisWin)

走势中枢是缠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 念,缠论的买卖点定义都与走势中枢密切相关。因此彻底理解走势中枢的定义、划分及其性质,对掌握和理解缠论各种买卖点犹为重要。

1.走势中枢的定义及划分

缠论中的原定义: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走势中枢。换言之走势中枢就是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部分所构成。根据走势中枢的定义,要弄明白走势中枢,首先得弄明白什么是“走势类型”,否则一切就无法再继续下去。要谈走势类型,必须先谈走势。缠论中所谓的走势,就是股价上上下下的运行过程。走势包含三种不同的走势类型。所谓走势类型,指的就是上涨、下跌和盘整这三种情况。任何股票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这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缠论中又将上涨和下跌这两种走势类型统称为趋势。所以也可以说任何股票的走势,都是由趋势和盘整这两大走势类型构成的。那么走势类型所包含的趋势和盘整具体又如何确定呢?如果不弄清楚何谓趋势, 何谓盘整,就无法准确找出这些走势类型,从而也就没法确定走势中枢。

缠论中对趋势是这样定义的: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趋势。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缠论中对盘整是这样定义的: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盘整。缠中说禅在实际操作中划分走势中枢时,用到的最小单位不是走势类型而是线段。毕竟只有线段才是不需要依靠走势中枢即可以确立的已知概念。
用线段作为划分走势中枢的基础。

走势分不同的级别。比如打开的是日K线图,那么看到的走势就是日线级别;同理打开的是30分钟K线图,那么看到的走势就是30分钟级别。所谓次级别就是与本级别相关联的下一级别。由于构成笔最少需要5根K线,所以级别与次级别之间的关系,可以参照下列对应关系:年一月一周一日一30分钟一5分钟一1分钟。找到1分钟级别的三条连续线段,标岀它们的共同区间,其区间就是5分钟级别的走势中枢。缠中说禅认为笔是不能构成中枢的,理由是笔不稳定。能构成中枢的至少是线段,因此线段是构成最小中枢的零件。缠论认为走势中枢的形成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回调形成的(下一上一下型走势中枢);一种是回升形成的(上一下一上型走势中枢)。如图所示阴影部分是在上涨中回调形成的下上下型走势中枢。中枢区间为下上下三段的重叠部分,区间的高点称ZG区间的低点称ZD。注意:上涨中形成的走势中枢,从向下的线段开始算起。

有了走势中枢的定义,就可以据此在任何一个级别的走势中找到缠论 中的走势中枢了。有了中枢,就可以对盘整和趋势这两个走势类型给出一个精确的定义。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盘整。如图所示,AB为走势中的盘整,只包含一个走势中枢。

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趋势。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如图所示AB为趋势中的上涨,其含有两个以上依次向上的走势中枢。

如图所示,虚线所指范围内含两个依次同向的走势中枢,走势中枢向上新生,即趋势中的上涨。

2.走势类型与走势中枢的关系

走势终完美的理念是始终贯穿于缠论中的,如同分型、笔、线段产生后最终要终结一样,缠论认为任何走势中枢最终也要终结,任何走势类型产生后终究也要终结。走势终完美这句话有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任何走势无论是趋势还是盘整,在图形上最终都要完成。另一方面,一旦某种类型的走势完成以后,就会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走势。缠论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根据上述原理,无论上涨、下跌还是盘整,所有的走势类型一经产生后,随时终结都是完美的,但也可以暂时不终结,使该走势类型继续延伸下去。对于趋势来说,形成两个依次同向的走势中枢后,任何趋势都可以随时结束而完美,但也可以不断地延伸下去,形成更多的中枢。如图所示,走势中枢A和B产生后,上涨走势随时结束都完美,但也可以继续产生同向的中枢C和D。

对于趋势来说,走势类型延伸就是同级别的同向走势中枢不断产生。对于盘整来说,走势类型延伸就是不能产生新的走势中枢(如下图所示)。趋势中若不能产生新的同级别同向的走势中枢,该趋势就完结;盘整中若产生新的 同级别走势中枢,该盘整就完结。正由于走势类型可以延伸,上涨之后可以继续上涨,所以有些大牛股可以涨了又 涨,让最初逃顶的人懊悔不已;下跌之后可以继续下跌,所以有些大熊股可以跌了再跌,让最初抄底者痛不欲生。盘整可以继续盘整,所以有些要死不活的横盘股,会磨得持有者毫无脾气。

走势中枢的延伸。这里必须要注意,走势类型延伸和走势中枢延伸完全是两码事,二者不可混淆。由定义可以知道,走势中枢由前三个次级别线段的重叠部分组成。当一个走势中枢 产生之后,若其以一个次级别的线段离开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的线段返回中枢,其过程就是走势中枢的延伸,又称走势中枢振荡,其表现形式为盘整。如图所示,图中A、B、C、D都是走势中枢的延伸,一个次级别的线段离开中枢,然后立即以一个次级别的线段返回。走势中枢的延伸实际上等同于盘整,即不能产生出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一旦盘整结束,走势中枢的延伸也同时结束。

当一个走势中枢产生之后,以一个次级别的线段离开中枢,跟着的一个次级别线段若不返回到中枢区间,就是走势中枢的新生,其表现为趋势。如图所示中枢1产生后,A离开中枢,B不返回到中枢1,就形成中枢2。这就是走势中枢的新生,又称走势中枢的上移,在图中表现为上涨。

在走势中枢的新生里,同级别的前后两个走势中枢的区间是不能有任何重叠的,这包括任何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任何瞬间波动之间的重叠。如果三个连续次级别线段的重叠区间虽然不和前面的走势中枢有任何重叠,但围绕该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触及前面走势中枢延续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这个时候就不能认为该走势是走势中枢的新生,而只是走势中枢的扩展,即在产生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也就是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如图所示,围绕中枢2的波动A触及围绕中枢1的波动范围,就形成走势中枢的扩展,产生高级别的走势中枢。

3.不同情况的中枢操作策略

中枢延伸的操作策略——在中枢延伸的过程中,既然走势是围绕走势中枢不停地上下振荡,向上离开中枢后要向下返回中枢,向下离开中枢后要向上返回中枢,那么很明显,走势向下离开中枢的低点就是买点,向上离开中枢的高点就是卖点。这样来回操作,可以利用中枢振荡赚足价差。如图所示走势围饶中枢振荡时,所有向上离开中枢的高点都是卖点,所有向下离开中枢的低点都是买点。

中枢振荡的操作价值:一是看中枢区间的大小,二是看中枢的级别。 一般来说,中枢区间越大,操作价值越大;中枢级别越高,操作价值越高。利用中枢振荡操作短线时,还应注意走势由中枢延伸转变为中枢扩展或中枢新生的风险。如果走势由中枢延伸转变为中枢扩展或中枢新生,卖出后应注意即时回补,买入后应注意即时清仓。

中枢新生的操作策略——中枢的新生意味着趋势的继续。当中枢不断地向上新生(即上涨) 时,操作策略就是继续持股;当中枢不断地向下新生(即下跌)时,操作策略就是继续持币。如图所示,中枢不断向上新生,操作策略就是持股。中枢的新生一般不具备操作价值。上涨中的中枢新生只要继续持股即可;下跌中的中枢新生只要继续持币即可。

中枢扩展的操作策略——中枢的扩展意味着生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在中枢新生过程中,前后中枢的区间不但不允许重叠,而且围绕前后中枢的任何瞬间波动亦不允许发生任何重叠。当围绕前后中枢区间的任何瞬间波动发生重叠现象,则不是中枢的新生,而是中枢的扩展。中枢扩展意味着正在生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中枢扩展可以看作是高一级别的盘整,操作策略宜按盘整的操作方法来对待。如图所示,当围绕中枢2的波动B触及围绕中枢1的波动A,则不能视为中枢的新生,而是中枢的扩展,意味着正在形成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这种情况当按盘整的操作方法来对待为宜。

4. 走势类型的连接方式

走势类型的种类所有的走势都可以分解成不同走势类型的连接。基本的走势类型只包括3种:上涨、下跌和盘整。最初级的连接方式有6种,其连接方式为:
A. 上涨+下跌。B. 上涨+盘整。C. 盘整+上涨。D. 盘整+下跌。E. 下跌+上涨。F. 下跌+盘整。

走势类型的连接方式中,不允许有上涨+上涨、下跌+下跌的。上涨+上涨实际上就是上涨的走势类型在延伸,可以归纳为上涨。下跌+下跌实际上就是下跌的走势类型在延伸,可归纳为下跌。但缠中说禅认为走势中可以允许盘整+盘整存在。比如说一个低级别走势中的盘整,若能分解成盘整+盘整+盘整这样三个走势类型的连接,就一定形成高级别的中枢。站在高级别的立场上看,上涨+下跌和下跌+上涨这两种连接方式,实际上就是高级别的一个盘整。

 

posted @ 2024-01-27 08:50  龙哥量化  阅读(7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