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面向对象
Python 被称为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核心原因是它全面支持面向对象编程(OOP)的核心思想与关键特性,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
万物皆对象
在 Python 中,几乎所有元素都属于对象,无论是数字、字符串、函数,还是模块等。每个对象都拥有自身的属性(用于存储数据)和方法(用于实现行为)。 -
类与对象的封装
Python 允许通过特定关键字定义“类”——类是对象的模板,包含了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定义;再通过“实例化”类的方式创建具体的对象,完整实现了“封装”特性(即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结合,对外隐藏内部实现细节)。 -
继承机制
Python 支持类的继承,子类可以直接复用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同时还能根据需求扩展新的属性/方法,或重写父类已有的方法,实现了代码的复用与灵活扩展。 -
多态特性
不同类的对象可以对同名方法做出不同的实现逻辑。在调用方法时,无需关注对象的具体类型,只需调用统一的方法名,就能触发对应对象的专属实现,体现了“多态”的核心思想。 -
动态特性支持
作为动态类型语言,Python 允许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为对象动态添加新的属性或方法,进一步提升了面向对象编程的灵活性。
尽管 Python 也兼容面向过程编程,但它的底层设计深度融入了面向对象思想,且标准库中大量核心功能(如容器类型、异常处理等)均基于对象实现。因此,Python 被明确归类为面向对象编程语言。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