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础
第二章:通信基础
数据:只有两种:模拟数据 与 数字数据。
信息:有格式的数据。
信号:具体物理表现,即包括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形状就像sin函数一样。(连续的)
数字信号:只有0 1 0 1 0 1 0 1 ........这样的类似的数据。(离散的)
其中二者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信道:发送信息的通道。
包括码元与码字。
码元:就是信号编码的单元(比如:1010),这就是4个码元。
码字:若干码元组成的字符串序列。(比如:1010),这就是一个码字。
三个率:比特率,波特率,误码率。
误码率:小于10^-6.(这里是有很多机制去协调的)
带宽:模拟信号(单位:HZ)
数字信号(单位:bps)
延迟:比如网页5s 或是0.1s。
抖动:即延迟会发生改变。
吞吐量:发送数据包的速率。
丢包率:丢掉数据包的最高比率,丢一个包,信息就会重传,从而导致网络堵塞变慢。
数字信号:费用低
模拟信号:传输远
重重重重:其中数字数据可以转换成数字数据,也可以转换成模拟数据。
模拟数据可以转换成数字数据,也可以转换成模拟数据。
1 数字数据通过数字信道:
首先能够把平均电压做成0v是最好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会有垂直分量,导致电磁干扰。
NRI:只有比如0v 和 5v,0v是代表0,5v是代表1,但是这样的电压>0伏。
BNRI:只有比如-5v是0,5v是1,但是这样的后果是平均电压也会大于0,因为有可能这次传送的1会很多,下次传送的0会很多。
BRI:曼彻斯特编码,即-5v代表0,并且从-5v跳转到0v也是代表0,而5v是代表1,从5v跳转到0v也是代表1.
2 模拟数据通过数字信道:
比如数字电话:
1 由于所给的数据是像sin函数一样的图像,那么就需要把整个函数离散化,比如每隔5s,就去记录一次,这样就能离散化,
2接着形成码字(通过映射,因为模拟数据就是所谓的0与1,有可能有24 90......等等数据),然后把他们转化成二进制,这样就能被对方还原。
3注:时间问题:这里最核心的就是时间间隔的确定,太大会传递信息丢失,太少会导致系统太过繁忙,导致资源开销太大,所以合理的时间是必要的。
3 模拟数据通过模拟信道:
通常是三种:1 调频(FM )2 调幅(AM)3 调相位
目的是:传输的更远
4数字信号通过模拟信道:
1 ASK
2 FSK
3 PSK
//学习这个都是需要协议这种抽象与物理结构相结合后的产物
5 传输方式:包括 并行传输 与 串行传输
1并行传输:
在多个并行的信道上去传输,相应的需要若干根传输线,一般适用于近距离,因为造价太高,比如计算机与打印机。
优点:速率高
缺点:费用高
2串行传输:
分类1:
1 单工传输: BP机
2 半双工传输:对讲机
3 全双工传输:电话
分类2:
1 同步:形成一个数据块,然后一起去发送
2 异步:一个一个字符传输,即比如敲键盘
6 为解决同时传,因为打电话和上网要一个网线,难道打电话时就不能上网吗?
1 频分多路复用:一个很宽的宽带,然后分成比如两份,一个打电话,一个上网。太费了
2 TDM:做时间片,时间片很短,但是这样资源浪费,因为需要来回切,如果此时就只有上网,没有电话,你还总是切
3 统计时分复用:
1有数据,才分配时间片
2 缓存一部分数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