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介绍

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物理上的局域网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广播域的技术。

VLAN作用:

  • 隔离广播域: 没有VLAN,所有连接到交换机的设备都在同一个广播域里。一台设备发广播,所有其他设备都能收到,造成网络拥堵和安全隐患。VLAN可以将它们隔离开。
  • 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性: 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在二层(数据链路层)无法直接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这样就可以实施访问控制策略。
  • 灵活性: 可以根据功能、部门或项目来组建网络,而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

VLAN实现方法:

IEEE802.1Q是实现VLAN的官方国际标准协议。它定义了如何在以太网帧中“打标签”来标识该帧属于哪个VLAN。IEEE 802.1Q协议规定,在以太网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字段之后、协议类型字段之前加入4个字节的VLAN标签(又称VLAN Tag,简称Tag),用于标识数据帧所属的VLAN。

字段

长度

含义

取值

TPID

2Byte

Tag Protocol Identifier(标签协议标识符),表示数据帧类型

取值为0x8100时表示IEEE 802.1Q的VLAN数据帧。如果不支持802.1Q的设备收到这样的帧,会将其丢弃。

各设备厂商可以自定义该字段的值。当邻居设备将TPID值配置为非0x8100时, 为了能够识别这样的报文,实现互通,必须在本设备上修改TPID值,确保和邻居设备的TPID值配置一致。

PRI

3bit

Priority,表示数据帧的802.1p优先级

取值范围为0~7,值越大优先级越高。当网络阻塞时,交换机优先发送优先级高的数据帧。

CFI

1bit

Canonical Format Indicator(标准格式指示位),表示MAC地址在不同的传输介质中是否以标准格式进行封装,用于兼容以太网和令牌环网。

CFI取值为0表示MAC地址以标准格式进行封装,为1表示以非标准格式封装。在以太网中,CFI的值为0。

VID

12bit

VLAN ID,表示该数据帧所属VLAN的编

VLAN ID取值范围是0~4095。由于0和4095为协议保留取值,所以VLAN ID的有效取值范围是1~4094

因为IEEE 802.1Q中定义的VLAN Tag域只有12个比特,仅能表示4096个VLAN,无法满足城域以太网中标识大量用户的需求,于是产生了QinQ技术,拓展VLAN的数量空间。QinQ在原有的802.1Q报文的基础上增加一层802.1Q标签,使得VLAN数量增加到4094×4094。

在公网的传输过程中,设备只根据外层VLAN Tag转发报文,并根据报文的外层VLAN Tag进行MAC地址学习,而用户的内层VLAN Tag将被当作报文的数据部分进行传输。QinQ的内外层标签可以代表不同的信息,如内层标签代表用户,外层标签代表业务。

posted @ 2025-09-12 08:54  小小小学僧  阅读(2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