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1 20221302《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第五周学习总结
作业信息
这个作业属于那个班级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besti/2022-2023-1-CFAP作业要求 https://www.cnblogs.com/rocedu/p/9577842.html#WEEK05
作业目标
- Pep/9虚拟机
- 机器语言与汇编语言
- 算法与伪代码
- 测试:黑盒,白盒
作业正文 https://www.cnblogs.com/ljc040628/p/16748599.html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计算机科学概论》第六章介绍了、Pep/9虚拟机。通过pep9学习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伪代码等。
《C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单个字符的输入与输出,函数printf和函数scanf等。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问题1:在学习伪代码时,对伪代码这一概念不理解
解决过程: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
伪代码(Pseudocode)是一种非正式的,类似于英语结构的,用于描述模块结构图的语言。人们在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同一个算法时意识到,他们的实现(注意:这里是实现,不是功能)很不同。尤其是对于那些熟练于不同编程语言的程序员要理解一个(用其他编程语言编写的程序的)功能时可能很难,因为程序语言的形式限制了程序员对程序关键部分的理解。这样伪代码就应运而生了。伪代码提供了更多的设计信息,每一个模块的描述都必须与设计结构图一起出现。
使用伪代码的目的是使被描述的算法可以容易地以任何一种编程语言(Pascal,C,Java等)实现。因此,伪代码必须结构清晰、代码简单、可读性好,并且类似自然语言。 介于自然语言与编程语言之间。以编程语言的书写形式指明算法职能。使用伪代码, 不用拘泥于具体实现。相比程序语言(例如Java, C++,C, Dephi 等等)它更类似自然语言。它是半角式化、不标准的语言。可以将整个算法运行过程的结构用接近自然语言的形式(可以使用任何一种你熟悉的文字,关键是把程序的意思表达出来)描述出来。
了解渠道:伪代码_百度百科 (baidu.com)
问题2:在学习for时,对教材所举的例子不是很理解
解决过程:多看看书,仍未解决,等待老师讲解
上周考试错题总结
1,The following equation is an example of which Boolean algebra property?
A. CommutativeB. AssociativeC. DistributiveD. IdentityE. ComplementF. De Morgan's law
正确答案: B
我的作答: E
2,The equation A(B + C) = (AB) + (AC) represents which property (or law) of AND gates?
A. CommutativeB. AssociativeC. DistributiveD. IdentityE. ComplementF. De Morgan's
正确答案: C
我的作答: F
3,The equation (A + B)’ = A’B’ represents which property (or law) of OR gates?
A. CommutativeB. AssociativeC. DistributiveD. IdentityE. ComplementF. De Morgan's
正确答案: F
我的作答: C
4,A NAND gate and a NOR gate produce opposite output.
4,A NAND gate and a NOR gate produce opposite output.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作答: 正确
5,Which type of touch screen has a laminate applied over the glass that conducts electricity, which flows to the finger or stylus when touched?
A. ResistiveB. CapacitiveC. InfraredD. Surface acoustic wave (SAW)
正确答案: B
我的作答: A
其他(感悟、思考等,可选)
1.第六章学习有点困难,正在调节自己
2.英文课件难以理解
学习进度条
-
计划学习时间:20小时
-
实际学习时间:16小时
|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 博客量(新增/累积) |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 重要成长 | |
|---|---|---|---|---|
| 目标 | 5000行 | 30篇 | 400小时 | |
| 第一周 | 0/0 | 2/2 | 10/10 | |
| 第二周 | 100/200 | 2/2 | 18/20 | |
| 第三周 | 200/200 | 2/2 | 14/20 | |
| 第四周 | 200/200 | 2/4 | 15 /20 | |
| 第五周 | 200/200 | 2/2 | 16/20 |
参考资料
- 《计算机科学概论》
- 《C语言程序设计》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