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314C] Rotate Colored Subsequence 题解
题意(说真的看样例都比题面好懂):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字符串 \(s\),以及一个类似于并查集的 \(fa\) 数组的一个长度为 \(m\) 序列 \(a\) ,这可以近似的将 \(a\) 数组理解为:若 \(a_i=a_j\) ,则 \(s_i\) 与 \(s_j\) 属于一个集合(我自己的理解),
现在,将为同一个集合中的 \(s_i,s_j,.....,s_p,s_k\) 变为 \(s_k,s_i,s_j,......,s_p\),这相当于将整个集合位移一下。
求最后的字符串。
新奇而奇怪的思路
看到这道题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是图论(不知道正解是不是),很显然,如果是同一个集合中的字符,则相当于这些字符连通,且是一个边数正好为集合大小的环。
由于需要位移,所以可以建图,再用 dfs 跑一遍,跑的过程中将答案记录到 \(ans\) 中,最后输出即可。
难点是建图,显然我们需要建一个向前的环,倒着枚举,设 \(q[a[i]]\) 为在 \(a[i]\) 这个集合中的前一个的下标,有点抽象,可以理解为:当前为 \(a[i]\) ,则 \(q[a[i]]\) 表示在 \(i\) 后面的第一个与 \(a[i]\) 相等的数下标,这样建的边便是 add(i,q[a[i]]) ,但是保险起见我建的双向边。
由于集合的最后一个要向集合的第一个建边,所以再处理一下,最后 dfs 跑一遍记录答案。
代码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int long long
#define endl "\n"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typename P>
inline void read(P &x){
P res=0,f=1;
char ch=getchar();
while(ch<'0' || ch>'9'){
if(ch=='-') f=-1;
ch=getchar();
}
while(ch>='0' && ch<='9'){
res=res*10+ch-'0';
ch=getchar();
}
x=res*f;
}
int T=1;
int n,m;
char s[200020];
int a[200020];
const int Max=200020;
struct edge{
int to,nxt;
}e[Max<<1];
int head[Max],cnt=0;
void add(int u,int v){
e[++cnt].to=v;
e[cnt].nxt=head[u];
head[u]=cnt;
return;
}
map<int,int> q;
bool vis[200010];
char ans[200010];
void dfs(int u,int k,int fa){
vis[u]=1;
if(k==1){
for(int i=head[u];i;i=e[i].nxt){
int to=e[i].to;
if(to!=fa) dfs(to,k+1,u);
}
return;
}
ans[u]=s[fa];
for(int i=head[u];i;i=e[i].nxt){
int to=e[i].to;
if(to!=fa) dfs(to,k+1,u);
}
return;
}
map<int,int> fir;
signed main(){
read(n),read(m);
for(int i=1;i<=n;++i) cin>>s[i];
for(int i=1;i<=n;++i){
read(a[i]);
}
for(int i=n;i>=1;--i){
if(!q[a[i]]) q[a[i]]=i;
else{
add(i,q[a[i]]);
add(q[a[i]],i);
q[a[i]]=i;
}
if(!fir[a[i]]) fir[a[i]]=i;
}
for(int i=1;i<=n;++i){
if(!vis[i]){
char w=s[i];
dfs(i,1,0);
ans[i]=s[fir[a[i]]];
}
}
for(int i=1;i<=n;++i){
cout<<ans[i];
}
cout<<endl;
return 0;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