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式

1、萨特名言 “存在先于本质”(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是存在主义的核心命题。
2、“存在主义式”的叙事/行为强调:人没有预设的“人性”或目的,必须通过自由选择创造自我价值。例:一个放弃稳定工作去流浪的人,可能被形容为“存在主义式选择”——他拒绝社会定义的“成功本质”,用行动定义自己。
 

一句话秒懂版

「存在主义式」≈ 人活着没有「出厂说明书」,你得自己边活边写,还得对自己的选择负全责。

拆解成生活场景

想象你的人生像在玩一个 「没有攻略、没有任务提示」的开放世界游戏:
没有预设目标
→ 没人告诉你“必须结婚”“必须赚大钱”才算成功(世界本无意义)。
自由到你害怕
→ 你可以躺平、可以奋斗、可以突然改行… 但选完后不能甩锅给“社会/父母逼我的”(自由=责任)。
经常感到“荒诞”
→ 比如:拼命加班赚的钱买了药治加班累出的病(人总在试图给荒诞生活找理由)。
焦虑是觉醒信号
→ 当你半夜琢磨“我到底为啥活着?”——这就是 「存在主义式瞬间」(越焦虑越说明你在认真活)。
 

举个栗子🌰

普通状态:
小明按部就班上班,父母说“人该结婚”,他就去相亲;老板说“加班才能升职”,他就熬夜干活。
存在主义式觉醒:
某天小明突然想:“这些破事儿到底是谁规定的?!”
于是他:
辞了讨厌的工作去学画画(自由选择)
承认“可能穷一辈子,但画画让我爽”(承担后果)
哪怕别人骂他不负责任,他说:“这是我选的,我认!”(本真性)
→ 这种“突然清醒+自己扛下所有”的范儿,就叫「存在主义式」!
 

关键词记忆卡

大白话解释
反义词
自由
你永远有选择权(包括不选)
“我没办法啊!”
责任
选完别甩锅
怪社会/父母/命运
荒诞
人生像没弹幕的悬疑剧
“一切都有道理”
本真
按自己的内心活,不是活给别人看
活成“别人副本”

再浓缩成三句鸡汤

  1. 世界是块空白画布,笔在你手里(别等别人替你画)。
  2. 没有标准答案,但交卷时别抄别人的(否则白活了)。
  3. 焦虑不是病,是提醒你“还活着”的闹钟⏰。
这就是「存在主义式」—— 清醒地面对荒诞,自由地选择,然后像战士一样扛起自己的选择。
就像明知咖啡会失眠,但今夜偏要喝——☕️ “我选的,我爽!”

 

posted on 2025-06-21 15:56  为主而活  阅读(68)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