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 Linux的目录机构与目录管理

Linux的目录结构与目录管理

  Linux目录结构:
  1、目录创建的规则
  *FHS 文件系统层次化标准 *
  指定了Linux操作系统,那些目录是一定要具备的
  /boot /bin /sbin /etc /sys /proc /mnt /media /usr /option /var /home /root /tmp /dev

  2、目录的结构
  树形结构
  / -- rootfs 根文件系统
  在系统启动后,硬盘需要被使用就需要有驱动程序,驱动程序在grub1.5阶段进行安装(此时 / --> ramdisk);
  完成1.5阶段的磁盘驱动安装后,此时,就可以挂载真正的根文件系统;
  而这个文件系统,就是我们在系统安装时,指定的根分区;这个分区,就叫做根文件系统;
  有了根以后,其他的目录均在根下;
  这种结构,我们就叫做树形结构;

  3、常见目录
  /boot -- 存储启动程序,以及系统文件(可以单独分区)
  /etc -- 默认的程序配置文件的目录
  /etc/opt : 为安装在 /opt 目录下的软件程序的配置文件,现在用的不多
  /etc/X11 : 在Linux下显示的图形界面 C/S 架构 11 是他的版本号 X 是协议,这是基本的图形显示规范;
  /etc/sgml 网页标签语句
  /etc/xml 网页标签语言
  kvm http hadoop
  <x>参数=值</x>
  /bin /sbin -- 存放命令文件
  /sys /proc -- 系统进程文件(伪文件目录,虚拟文件目录)
  /mnt /media -- /mnt 挂载磁盘,长期需要挂载的设备文件挂载这个目录下 /media 临时的设备文件就挂载/media目录下面
  /home /root --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 root用户的家目录
  /var 动态文件存放的地方(会随时被修改的文件) -- 日志
  /var/log/ 专门用来存放日志
  /tmp 临时目录文件,供所有用户来使用
  在这个目录下的文件30天不被访问就会被自动删除
  /option 用来存放第三方软件程序(现在很少使用)
  /lib /lib64 库文件目录
  /dev 设备文件目录
  /usr/ 在Linux系统中另一个独立王国
  /usr/bin
  /usr/sbin
  /usr/local 本地层级结构(安装完成后是空目录)取代了早起的 /opt 目录,第三方的程序都安装在这个目录下面;

  4、目录的管理
  4.1、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的问题
  4.2、目录的相关命令
  mkdir -pv 同时创建多级目录
  rmdir 只能删除空目录
  rm -r //删除目录

  tree -d 仅仅只显示目录文件
  mv 可以修改目录名称
  cp -R 可以复制目录文件    

posted @ 2019-08-28 09:44  酒友az  阅读(9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